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绿道案例ppt课件

国外绿道案例ppt课件


2 工业河流 这条河是国际级的船运转运点,据评估,
河流的资产高达13亿美元,每年创造近2000万 美元的财产税。
3 景观目的地 迈阿密河已成为游客和当地居民进行餐饮、
购物等各种娱乐活动的热点区域。该绿色通道 已经将迈阿密河从过去的城市败笔转变成为一 个主要的旅游景点。
4.河流的遗产 迈阿密河的考古记录向人们展示了从美洲
河道景区和 奥姆斯特德
公园
后湾沼泽地
阿诺德植物 园
富兰克林公 园
麻省林荫道
波士顿公园 1
项目概况:
公园位于波士顿市中心,面积达50英亩。 这里从波士顿公地到富兰克林公园绵延约16公 里, 由相互连接的9 个部分组成。
林荫道宽60米,中间有30米宽的街心绿带, 两侧的住宅都面向大道,使街心绿带构成社区 的活动中心。
① 波士顿公地(Boston Common) ② 公共花园(Public Garden) ③ 马省林荫道(Commonwealth Avenue) ④ 滨河绿带(Esplanade), 又称查尔斯河滨公园 ⑤ 后湾沼泽地(Back Bay Fens) ⑥ 河道景区和奥姆斯特德公园又称浑河改造工 程(Muddy River Improvement) ⑦ 牙买加公园(Jamaica Park) ⑧ 阿诺德植物园(Arnold Arboretum) ⑨ 富兰克林公园(Franklin Park)
有慧眼和缜密的
考虑,保证了一种崭新的吸引力同时也
减少旧风貌的流
失。
3
第四:将人们的被动欣赏与主动参与意识
案例2:迈阿密河绿道——工业河流的绿色 基础设施
背景:
位于佛罗里达州迈阿密 河市区的迈阿密河一直是一 条工业河流。迈阿密河给人 留下负面的印象:犯罪活动 的避风港、毒品交易地以及 社区后院的下水道。
案例1:翡翠项链——波士顿公园绿道系统
项目背景:
波士顿公园是一个公共园地,算得上是美国最早的公园。波士顿公园在波士顿初建时期已经 划定,供居民放养奶牛、士兵操练以及游戏、散步等户外活动。
1910-1913年,奥姆斯特德全面改造了波士顿公园,自然式布局的大树、大草坪,任人自由 漫步,一派田园风光。
牙买加公 园
绿道公共改进措施:
基于排水缓冲去的公园连接道路断面示意图
(1) 尽可能与交通廊道和公共空间整合发展, 提供更大的设计灵活度;
(2)布置配套的街道家俱,如标示系统、地图 牌、距离标志、垃圾桶、照明装置、雨棚等;
(3)沿途合理设置小广场和节点,以增加趣味 性;
(4)选取不同的栽植主题和配套设施,提高每
段绿道的特色及可识别性;
这些绿廊应至少20m宽,除布置绿化生动物在不同公园
间运动的通道,增加城市化环境中的自然元素。
7
绿道景观设计:
(1)基于排水道缓冲区的绿道 应该包括至少 4m宽的自行单车径及慢跑道,在排水保留地 的外缘布置2m宽的种植带。
(2)基于车行道保留区的绿道 选线还进一步 利用了车行道保留区。它一般由车行道及其两 侧的路侧带组成。路侧带宽度各异,但通常包 括排水暗沟上的步行道、行道树栽植带、服务 性边沿。
土著人到19世纪开始定居于此的现代移民活动。 沿河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
5.河流即是家园
迈阿密河沿岸居住着大量不同文化背景的 人。自从南佛罗里达州出现最早的人类定居点
5
以来,这条河流就开始成为生活中心。
经验借鉴:
(1)绿道行动计划的过程中通过广泛征 求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社区的意见,从而制 定了可行的沿河绿道发展计划。
(5) 加强绿道同沿途餐饮场所的联系,能提供
基于车行道保留的公园连接道路断面示意图
8
简易快餐、咖啡店、小吃档等选择。
绿道的生态设计:
(1)人行路径和娱乐设施尽量远离敏感的栖息地; (2)对于较敏感的地区采非侵入性的方式处理; (3)了解最需要保护的物种,以防止干扰野生动 物; (4)使用木板路、护根覆盖和天然透水材料来防 止损害敏感性土壤,尽可能保留自然边界; (5)合理设置生态洼地,用无化学试剂的天然方 式净化水,促进生物多样性和生境生长等。
项目介绍:
社区领导和居民们已计 划将河流从工业资源转变成 为充满活力的社会资产。
计划进一步提高河道的 可达性和实用性,使其更好 为企业、居民和游客服务, 提高土地价值。此外,新增 加的娱乐设施使得河流成为 目的地景观。
4
绿色通道工程的五大主题:
1.天然河流 迈阿密河一直拥有重要的水资源和野生动
物资源。一项由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疏浚工程 正消除污染的河底沉积物,并加深河道。
绿道的环线建设:
截止2012年2月底,新加坡已建成约 200km的绿道,它们深受公众喜爱,大多数居 民选择经由绿道上班或上学。公众的广泛认可 促使国家公园局不得不加快建设进度,未来5年 将再增加3条区域级环路。
第二:将科技尖端化的手法与生态化自然 化的目标结合起来。这也正是世界园林 景观的两大发展趋势,尤其在处理工业 化的种种显性或隐性破坏时,一切表面 的和谐常常有赖于高科技支持。
第三: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破坏性景观的
坚决改造结合起
来。内涵表征特色,保留和再现历史不
仅 是捷径,也
是对景观建筑师协调能力的挑战,须得
(2)该行动计划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 的数据为大众确定出了新的“绿道层”。
(3)此外,三维计算机生成的未来河流 廊道模型展示出了河流未来发展的蓝本。
(4)该行动计划还提供了完整的开发成
本评估、运作和管理建议以及项目发展的
6
战略。
案例3:新加坡公园连接道系统
项目背景:
新加坡土地资源紧张,但却有花园城市的 美誉主要源自于其绿化建设的成就。
绿道网络的构想始于1989年概念规划修编, 一方面,形成连接公园的网络,使公众能更容易 的到达公园用地。另一方面,在建成区营造自然 廊道,让鸟类能从一处自然保护区迁移到另一处, 帮助它们寻找食物或繁殖地。
项目设想:
主要公园与开敞空间应由源自绿色缓冲带
的绿色廊道相连接,共同构成综合的网络体系以
优化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绿道特点:
复合功能,集休闲娱乐、户外活动、文化 遗产旅游于一体,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 效益。
2
经验借鉴:
第一:他们已经将群体的需求与个体的需 求良好地结合起来。园林景观的服务主 体经历着个人——群体——个人和群体 兼顾的历程,波士顿不同类别的园林景 观是在以公众为服务主体的前提下,更 加重视个性化的关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