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群落的调查方法及其对乔木层的分析

生物群落的调查方法及其对乔木层的分析

样地生境要素调查记录总表样地编号:样地名称:样地面积:调查日期:调查人:地理位置:地理坐标:海拔高度: m 地貌类型:坡向:坡度: 土壤类型:水分状况:人类活动(事件描述、影响程度):动物活动(主要种类、影响程度):植被类型:群落名称:群落高度:郁闭度:主要层优势种:突出的生态现象:地被物情况:相邻群落类型:生物群落的调查方法及其乔木层的分析与研究摘要:生物群落是不同植物在长期环境变化中相互作用、相互适应而形成的组合。

它提供着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资源, 维系着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功能, 也为各种动物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地,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植物群落类型多样, 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但我国至今尚没有一次全面和系统的植物群落清查, 不仅影响了人们对我国植物资源的了解、利用和保护, 也不利于我国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低山丘陵区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是新形势下修复低山地区的一项重要实验,对于搞好我国的生态起着重要的作用。

引言:生物群落的调查是自然地理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对于修复地生态园林丘陵的一项重要实验。

关键字:基径胸径冠幅盖度正文:1、前期准备:1-1、实验器材GPS 3个、罗盘2个、作业本100本、铅笔30支,电子天平两个(200 g电子天平精度0.001、400 g电子天平精度0.01)、信封10000封,螺丝刀5把,橡皮锤2个、标签30袋、环刀250个、铝盒500个、环刀柄两个、透明袋15000个、自封袋30000个、铁锨3把、削土刀2个、马克笔20盒、土钻2个、100 m皮尺一个、50 m皮尺一个、卷尺5个、标本夹6个、雨具、药品等。

1-2、路线平顶山山顶公园—鲁山昭平台水库—尧山—宝天曼—白云山。

1-3、时间一期时间:7月10日—8月3日,8月9日-8月16日。

二期时间:9月24日—9月28日,10月17日—10月20日1-4、目标样地100个(包括鲁山实验基地的样地)。

2、实验过程2-1室外实验2-1-1选点选择海拔在600 m以下的地区进行,样方内未遭人工严重毁坏,土壤植被为自然原始状态,坡度较缓。

2-1-2方法总体要素:样地的经纬度、海拔、周围生态要素、地理情况(沟谷、河流)、方位角、坡度、郁闭度、土壤的湿润度颜色(1)选取一个20 m×20 m的样方,在20 m*20 m的样方内选取五个2米*2米的点,五个点分布在20 m×20 m的四个拐角和样方中心位置,在2米*2米的样方内选取5个1米*1米的样方。

如图1所示(2)在20 m×20 m的样方周围用油漆做好标记,20 m×20 m的样方内调查乔木层,记录乔木的树种、树高、①基径、胸径②冠幅③盖度④枝下高注记:①基径:地面往上30 cm处树的直径胸径:地面往上130 cm处树的直径②冠幅:树冠的长×宽③枝下高:树距离地面最近的一个树枝底部到地面的的高度④盖度:中午时树冠垂直投影到地面的面积占树冠面积的百分比。

(3)在2 m×2 m的样方内记录灌木层的树种、树高、冠幅、盖度。

(4)在1 m×1m的样方内记录草本层的草种名称、个数、草高、盖度,并将所有种类的草连根带土取出放入自封袋中做好编号。

(5)取5个九层土壤,在一个样地内不同地方去,有一定的梯度,沿着坡自上而下取,每个九层一共为9cm,一层1cm,自地表向下分为A层、B层、C层、A、B、C三层再分为三层,记法A1、A2、A3、B1、B2、B3、C1、C2、C3,将取得的土壤放入自封袋中,每层土壤大约取50g。

(6)取2公斤的分层土壤,分层方式:0-10cm、10-20cm、20-40cm、40-60cm、60-80cm、80-100cm,一般取到40cm左右,一个20m×20米样方内不同点的每层土壤混合在一起,每层土取2公斤。

(7)取环刀、铝盒。

一个样地内挖两个剖面,剖面长宽为60cm×40cm,深度达到母质层即可,在剖面上自上而下分为不同的层次:0-10cm、10-20cm、20-40cm、40-60cm、60-80cm、80-100cm,在每层上面去环刀和铝盒,标签注明在环刀铝盒上面,封装即可。

环刀加鲜土壤、铝盒加鲜土壤在样方内要称重(保证实验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8)取枯枝落叶。

在20m×20m的样方内,沿着坡自上而下取三个点,每个点取20cm×20cm的枯枝落叶放入自封袋中,实地量取所取得枯枝落叶层在地面上的厚度并且称重。

(9)取标本。

选取一些无病虫害的枝条和草本,进行压制标本。

全株植物采下后,先将花瓣整理齐后压放在草纸上,然后将茎叶整理好,每片叶要整平。

不能因为叶多把叶子摘掉,有一部分叶要放反,这样压好的标本叶的正反面均有。

如果茎根太长超过标本夹的长度,可将茎或根折压在纸上,尽快把整理过的放在几层容易吸水的纸上,使叶、花的正面向上展平,然后,盖上几层纸。

把标本夹层层摞起来,用标本夹夹好并缚紧,放在背阴通风处,植物标本不能再太阳下晒,以免变色。

标本夹压标本主要是靠吸水草纸,将植物水分吸干。

图1二期时间:(1)主题:鲁山实验基地植物复查时间:9月24日—9月28日地点:鲁山实验基地方法:在A,B,C,D,E样地采集草本植物,调查其多样性。

方法和7、8月的方法相同,不研究土壤(2)主题:调查苜蓿的生长情况地点:鲁山实验基地时间:2011年10月22日—23日两天方法:坡上坡下以上是15个样方中的一个小样方方法:1、在4m*5m的样方内选择一个1m*1m的小样方,各自称其中的苜蓿和荒草的重量。

(用镰刀将其割掉)2、然后在4m*5m的中称取剩余各自的重量3、一次类推进行。

4、坡上由于缺乏水分,所以苜蓿基本上都死掉了,进行了一次补种2-2室内实验(1)将信封放入烘箱里面,105℃烘六个小时,后用电子天平称其重量。

(2)将草本进行分离,根、茎、叶、花、果分别取下放入到不同的信封中,做好标号,根分别查每颗上面茎、叶、花、果的数量并记录在信封上面,称信封的鲜重。

在105度的情况下烘2个小时进行杀青处理,然后再80度下烘六个小时,最后称干重量,求出水分含量。

将根系土壤进行分为3g、5g和剩余的,3g、5g分别进行测微生物的种类及其含量。

(3)九层土分为10g、10g、20g三类,测量土壤的养分。

(4)两公斤土要进行自然风干,风干之后测量养分(5)铝盒放入烘箱,105 ℃烘6个小时,将烘干后的总重量记录在本上,求出土壤的含水量。

(6)环刀中放入滤纸,浸泡水中十二个小时后进行第一次称重,称其饱和水加土壤环刀的重量;将换到在吸水纸上2—4个小时,将饱和水基本吸干,第二次进行称重,求出土壤的田间孔隙度;将环刀放入烘箱中,105℃烘12个小时,进行第三次称重。

最后将环刀土壤倒出,洗干净之后在烘箱烘干即可再用。

3、后期处理:将实验结果录入电脑,汇总之后进行分析考证,最后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

在实验的过程中做了以下的调整:(1)在山区地形比较复杂,植物种类比较多,土层较薄。

乔木层未做变化,草本层和灌木层选在了样方内的不同点上,没有全部选在拐角和中心位置上面,草本层全部取后,直接放在透明袋子中拿回实验室进行分类。

土壤的土层较薄,铝盒改变为沿着坡自上而下取五个(0—10 cm),10 cm以下基本上为母质层,环刀取2个。

(2)在试验田,物种比较单一,一个样地乔木层灌木层都是单种,草本层每个样地基本相同。

乔木高度比较均一,分为几个不同层级进行高度测量,记录好每个层次乔木的数量,并且记录每两棵相邻树之间的基径间距。

不同地形选择不同的方法,大大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每个样地的工作时间,更加科学、准确。

优点:(1)人员分工比较明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项任务,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积极去帮助其他的工作人员,有一定的科学团队精神。

(2)调查的海拔高度较为全面。

从300米海拔往上,基本上每隔20米就能调查一个,相邻两个点不在一公顷的范围内,并且较远。

在不同海拔都有选取点,同一海拔(范围在20米内)有不同的样方选取点。

既能在同一地区进行不同海拔的比较,又能在同一海拔不同地区进行比较。

(3)不同地形选取不同的方法。

山区与较为平缓地区(包括实验基地)物种不同,土壤测量深度不同,选取不同的方法提高效率,并且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找出了更好的方法。

(4)实验器材准备充分。

每样工具都有一样备用的,做到了多备紧用,减少了实验的总时间。

乔木层的分析与研究:本次调查的乔木层物种为:侧柏、刺槐、油松、合欢样地生境要素调查记录总表样地编号:003 样地名称:样地面积:1公顷,矩形调查日期:2011.7.14 调查人:地理位置:平顶山林场地理坐标:N33°46′8.4″E113°19′00.9″海拔高度:229 m地貌类型:低丘陵,较缓坡向:21°坡度: 14°土壤类型:山地棕壤水分状况:潮湿人类活动(事件描述、影响程度):游客、放牧动物活动(主要种类、影响程度):山上有鸡场、野生动物(野鸡、松鼠)植被类型:刺槐、侧柏、油松等群落名称:温带落叶阔叶林群落高度:9.2m 郁闭度:0.73主要层优势种:乔木层:刺槐灌木层:刺槐更新草本层:广序臭草突出的生态现象:有一宽2.5m 土路位于林地东边地被物情况:3-4cm,分解一般相邻群落类型:侧柏为主,少量刺槐、油松群落结构及一般描述如下表:样方编号物种名称株数基径(cm)胸径(cm) 树高(m)冠幅(m×m) 更新苗备注3 侧柏19.7 16.4 8.33.6×3.43 侧柏 6.4 5.1 5.21.7×2.33 刺槐13.1 10.8 9.23.1×1.83 侧柏12.8 10.8 9.12.4×2.13 刺槐9.7 9.23.7m处断头3 刺槐 5.8 4.73.2m处断头3 侧柏10.1 9.8 7.62.1×2.23 刺槐12.4 11.4 9.2 3.1×1.83 侧柏16.8 14.3 9 3.1×2.63 侧柏10.8 9.1 7 2.1×1.23 侧柏13.3 11.7 8.5 2.6×1.83 刺槐15.6 13.7 8.5 2.9×1.23 侧柏10.9 9.9 7 1.6×2.43 刺槐8.8 8.8 4.2m处断头3 侧柏7.9 7.2 6.5 1.1×0.93 侧柏17.6 16.4 7 4.2×3.13 侧柏10.2 8.9 6.3 1.9×1.33 油松17.4 13.7 7 4.3×3.13 侧柏11.9 11.4 5.7 2.6×23 刺槐8.2 8.1 6.1 2.1×2.23 刺槐7.3 6.3 3.5m处断头3 刺槐 5.6 5.4 3m处断头3 刺槐7.4 5.8 3m处断头3 刺槐11.1 8.9 2.7m处断头3 油松12.1 9.8 5.7 2.1×2.53 刺槐8.3 9.6 主干被砍3 侧柏17.7 14.1 7.2 3.2×2.43 侧柏12.5 11.7 6.2 2×1.8 60°斜生分析:(1)平顶山林场物种比较单一,主要以刺槐、侧柏、油松为主构成的混交林,林场形成时间较短,乔木层高度较低,为人工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