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的肌电图研究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的肌电图研究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的肌电图研究
发表时间:2016-09-02T15:37:16.9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4期作者:柴震刘春霞
[导读] 为研究分析肌电图检测在诊断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中的作用。

柴震刘春霞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肌电图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5年2月所收治的14例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做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研究肌电图的检测结果。

结果:在神经电生理检测下测定感觉神经22条,运动神经22条。

运动神经:所有病患都有对应参数小于MCVDML正常上限指标的现象出现,部分病患越限程度极其严重;同时CMAP波幅降低较为明显,都低于正常下限指标的78%。

感觉神经:正中神经SCV有3减慢,SNAP也有显著降低;剩余19条神经感觉波没有引出。

结论: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属于一种感觉神经和全身性的运动都有所受累的周围神经病,电生理改变一般为多发性周围神经脱髓鞘,同时会存在有程度不同的轴索变性。

故此,肌电图检查是此病的关键性诊断方法。

【关键词】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肌电图
【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4-0067-02
为研究分析肌电图检测在诊断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中的作用,此次研究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5年2月所收治的14例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做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研究肌电图的检测结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患共14例,女6例,男8例,年龄6~63岁,平均年龄39岁,病程1个月~12年,平均20个月。

14例中,急性起病者2例,亚急性起病3例,缓慢进展者6例。

复发型3例,之中1例复发2次,2例复发1次。

1.2 方法
神经电生理检测:采用日本NihonKohden公司生产的MEB-9200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进行检测,采用表面电极记录胫神经、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DML)、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以及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

对腓神经的感觉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SCV)以及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采用逆向方法做记录。

F波测定采取超强刺激,对F波潜伏期最短潜伏期进行记录[1]。

1.3 判定标准
神经电生理检测正常值根据国内相关数据和我院原测试的进行结果确定。

CIDP的电生理诊断标准必须依照AAN的电生理诊断标准。

2.结果
2.1 临床效果
14例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病患的双下肢肌力及四肢都有明显下降,腱反射变弱甚至消失,脑脊液蛋白有所上升,神经电生理出现异常。

11例患者出院后恢复较良好,其余3例有1~2次的复发现象出现。

2.2 神经电生理检测
本组病患测定感觉神经22条,运动神经22条。

运动神经:所有病患都有对应参数小于MCVDML正常上限指标的现象出现,部分病患越限程度极其严重;同时CMAP波幅降低较为明显,都低于正常下限指标的78%。

感觉神经:正中神经SCV有3减慢,SNAP也有显著降低;剩余19条神经感觉波没有引出[2]。

3.讨论
CIDP病因由于目前尚不明确,部分学者研究认为头可能与感染性前驱疾病有所关联,比如上呼吸道感染。

因为此病症状隐匿性较强,同时发病率也相对较低,故此在研究及投入上都略显不足。

随近年医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此病的诊治率也得到逐渐提高。

CIDP症状表现主要体现为脑脊液蛋白升高、对称性肌无力、腱反射程度降低。

此病与由于和AIDP有许多相近之处,较容易有误诊的现象发生,故此,神经电生理检测对于CIDP的诊断尤为重要。

国际上对于CIDP的检测目前有多个神经电生理标准,其中以AAN标准应用最为广泛。

但因AAN有着过于严格标准定义,较为容易出现漏诊,所以医师在进行临床诊断时,只要病患表现具有明显的典型特征,即便无法完全与所有标准吻合也会考虑为CIDP,从而避免或减少漏诊。

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14例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病患的双下肢肌力及四肢都有明显下降,腱反射变弱甚至消失,脑脊液蛋白有所上升,神经电生理出现异常。

11例患者出院后恢复较良好,其余3例有1~2次的复发现象出现。

在神经电生理检测下发现本组病患测定感觉神经22条,运动神经22条。

运动神经:所有病患都有对应参数小于 MCVDML 正常上限指标的现象出现,部分病患越限程度极其严重;同时CMAP波幅降低较为明显,都低于正常下限指标的79%。

感觉神经:正中神经SCV有3减慢,SNAP也有显著降低;剩余19条神经感觉波没有引出。

以此说明,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为广泛的周围神经受损,运动神经以及感觉都有所受损,而SCV异常相比MCV更为明显,感觉神经受损主要表现为以降低SAP和波缺失为主要现象。

除MCV减慢、ML延长、F波延长和神经传导阻滞使得运动神经受损外,波缺失也是主要原因,最为明显的属腓神经,其机理还需要做进一步具体研究。

综上所述,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属于一种感觉神经和全身性的运动都有所受累的周围神经病,电生理改变一般为多发性周围神经脱髓鞘,同时会存在有程度不同的轴索变性。

故此,肌电图检查是此病的关键性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赵东红,王可人,朱丹等.急、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神经电生理对比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30(4):348-350.
[2]姜雅芬,尹厚民,余建军等.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自主神经损害对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和自主神经症状量表评分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2):4176-417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