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最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甘肃山丹宏定元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环境应急的各项措施要求,提高公司员工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确保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事故)突发时,能够快速响应,有序行动,高效处置,降低危害,实现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及公司职工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公司生产经营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甘肃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张掖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预案。

1.3 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减少危害。

加强对公司内环境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健全公司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环境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最大程度的保障公众及公司职工健康,保护公众及公司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完善公司环境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和应急管理体系。

在公司董事会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公司内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坚持属地为主,实行分级响应。

(3)整合资源,联动处置。

公司各部门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职责,规范工作程序和处置行为。

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4)科学决策,平战结合。

处理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和日常应急防范的关系,合理规划应急投入、队伍建设、物质供应等基础工作,充分利用、发挥现有环境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做到平战结合、常规管理与应急管理相结合。

1.4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我公司内各类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对工作。

1.5 事件分级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一、特别重大(Ⅰ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的;(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地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核设施发生需要进入场外应急的严重核事故,或事故辐射后果可能影响邻省和境外的。

二、重大(Ⅱ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的;(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重金属污染或危险化学品生产、贮运、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泄漏等事件,或因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危险废物等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在国家重点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或居民聚集区、医院、学校等敏感区域的;(7)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环境影响,或核设施和铀矿冶炼设施发生的达到进入场区应急状态标准的,或进口货物严重辐射超标的事件;(8)跨省(区、市)界突发环境事件。

三、较大(Ⅲ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的;(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造成环境影响的;(7)跨地市界突发环境事件。

四、一般(Ⅳ级)突发环境事件。

除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重大突发环境事件、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以外的突发环境事件。

1.6 应急预案体系甘肃山丹宏定元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应急预案体系由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地震应急预案,锅炉压力容器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重大危险源事故救援预案,自然灾害导致安全事故灾难预案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构成。

2 基本情况2.2 环境概况公司地址位于山丹县城东郊,距县城中心2.5 km。

地理坐标东经100°41'~101°42',北纬37°56'~39°03'之间。

山丹县城位于县境北部,兰新铁路以南,山丹煤矿铁路以东,山丹河北岸。

县城有兰新铁路、甘新公路(国道312)通过,并且乡村道路通达各乡,交通便利。

(1) 地形地貌山丹县地处祁连山与龙首山之间,南北高山对峙,中间低缓开阔,东西贯通成走廊形。

南部的祁连山冷龙岭海拔4441 m,最低东乐乡西屯沙河海拔1256 m,相对高差2895 m。

南部的祁连山在扁都口以东、平羌口以南,山势陡峻,北麓的大型洪积、冲击带是优良的天然牧场。

中部胭脂山,主峰海拔3978 m,坡度较缓。

龙首山横穿全境,海拔2000~3000 m,最高龙首山海拔3528 m。

山地南部有一连串的大型洪积扇,北麓系准平原化残丘,为荒漠及半荒漠区;南部及县城四周为走廊绿洲,灌溉条件好;北部为荒漠区。

(2) 地质概括山丹县城海拔高度为1760 m左右,地势东、南、北高,西侧低,地形平坦,一般坡度在1 ‰左右。

山丹县为第四系地质,城区地处龙首山挤压带南部的槽地腹部。

县城南侧有一隐伏断裂,第三系逆冲于下、中更新统之上。

城区堆积有较厚的第四系地层,厚度一般为50~100 m,而城南断层带第四系厚度为20~50 m,火车站附近达200 m左右,纵观第四系厚度有自东南向西北有薄变厚之势。

城区位于山丹河冲击、洪积平原上,地表覆盖为后1~3 m的亚砂土,其主要由砾卵石组成,密实度属稍密至中密。

砾卵石容许承载力约2~8 kg/cm2,亚砂土容许承载力约1~1.5 kg/cm2。

(3)水文山丹县境内有山丹河,是马营、寺沟诸河在距县城东南2 km 处汇成的间歇河,经祁家店水库、东乐乡汇入黑河。

山丹河,为黑河水系的较大支流。

该河发源于祁连山冷龙岭中端北坡,南与永昌西大河及黑河东岔分水,东邻西大河,西与洪水河相对。

河流由源头自南向北流至山丹县白石崖出山口,至山丹县城折向西流,其间马营河、霍城河、寺沟河等多条支流不断汇入干流,流量渐趋增大,相继穿越李桥水库、祁家店水库,主要为农灌用水。

山丹河在山羊堡西端进入张掖市境内,至城北15公里处的靖安乡附近汇入黑河。

山丹河全长约160公里,流域面积为3222.6平方公里,在张掖市境内干流长35公里。

由于山丹河上游的李桥、祁家店等水库的调蓄及农灌,上游水量山丹县已基本用完。

山丹河具有冬枯、春汛、夏涝、秋旱的特点。

根据张掖市二坝水库出库流量多年资料统计,山丹河多年平均流量为0.399 m3/s。

年内6~9月为丰水期,流量较大,月平均流量为0.663 m3/s;4、5、10、11月份为平水期,水量较小,月平均流量为0.365 m3/s;1、2、3及12月份为枯水期,流量最小,月平均流量为0.176 m3/s。

山丹县县城处在龙首山和瞭高山之间,由于新构造运动,两山强烈上升,城区相对下降,形成一明显槽地。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有三:①主要来源于南部祁连山区的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其向河沟运动,最终转为河水和沟谷潜水进入县城;②其次是龙首山大气降水和雨洪的补给;③大黄山亦有类似潜流泻入县城。

城区范围内除县城以北局部地段有潜水及承压含水层分布外,基本上为冲击砾卵石层孔隙潜水含水层。

含水层富水性好,单井涌水量在1000~5000 m3/d左右,水质以淡水为主,矿化度小于1 g/L。

县城一带地下水埋深大多在20~50 m之间,南部和水泥厂一带为2.5~3.5 m,地下水埋深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加深。

区内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来自祁连山区的白石崖河上游、马营河上游、山丹河下游的河水渗漏和县城南侧隐伏断裂之南的地下径流。

根据资料,山丹城区43 km2范围内,地下水天然资源约为0.58亿m3/a,实际上进入城区范围内的天然资源量约在0.3亿m3/a左右。

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河水渗漏的减收和地表水利用率的提高以及地下水的开采等,区内地下水位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4)气候气象山丹县位于大陆腹地,远离海洋,近沙漠,受中高纬度的西北带环流控制和北方冷空气团经新疆、蒙古东南移动影响,属冷温带干旱区,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具有日照长,太阳辐射强,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小而集中,蒸发量大,湿度小,无霜期短,自然灾害较多等特点。

春季升温慢,天气多变、风大、冷空气活动频繁;夏季不甚炎热而短促;秋季天高气爽,但降温快;冬季寒冷而漫长。

主要气候特征如下:年平均气压823.1 hpa年平均气温7.2 ℃极端最高气温35.6 ℃极端最低气温-21.9 ℃平均风速 2.6 m/s最大风速28m/s年主导风向SE年平均降水量195-359 mm年最大降水量273.8-444.7mm年最小降水量115.2-246.4mm年蒸发量2246 mm年平均湿度49 %年总日照时数2993 h全年无霜期150 d企业事业单位的地理位置图(经纬度)及厂址的特殊状况(如上坡地、河流的岸边),企业事业单位所在地的气候(气象)特征,如风向、风速、降雨量、暴雨期等。

企业事业单位物料运输(进厂和出厂)依托的公路、铁路、水域、管道等情况;受纳废水(包括污水处理厂出水、直排清净下水和雨水)的水域,废水排放路径及排污口的位置,厂外固体废物处置场所位置;周边区域道路交通、疏散路线、企业及社区重要基础设施等分布情况。

2.3 环境保护目标明确企业事业单位周边区域主要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学校、医院、居民聚集区等)名称、保护级别、规模、联系方式、人数、与企业事业单位的距离、方位等相关资料(其中卫生防护距离以内有环境敏感目标的要特别注明),并在地理位置图上标出。

明确企业事业单位排污口下游的水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如:饮用水源保护区、珍惜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重要湿地和天然渔场等)名称,保护级别,与企业排污口的距离等资料,明确供水单位设计规模及日供水量、联系方式,取水口(地表水及地下水取水口)名称、地点及距离、地理位置等资料,并在地理位置图上标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