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健康卡创新应用

电子健康卡创新应用

电子健康卡的设计与实践
【摘要】目的:满足互联网形势下居民线上线下就医的需求,以安全可信的方式实现居民健康卡应用广覆盖,促进居民持卡就医;方法:在遵循居民健康卡整体技术架构的前提下,基于居民实名制身份信息,通过加载无卡应用安全机制,为居民生成以健康二维码为展现形式的电子健康卡,引导居民在线申领,以及结合实际兼容所有类型实体就诊卡,并通过跨域主索引实现电子健康卡跨医疗机构的扫码应用;结果:实践证明,电子健康卡通过承载丰富的便民应用,实现了“强应用、促发卡”的目标;结论:电子健康卡建设模式可快速复制。

【关键词】居民健康卡;电子健康卡;健康二维码;医疗服务
Design and practice of Electronic Health Card
Abstract:Objective: To meet the needs of online and offline medical services for residents under the Internet situation, use a safe and reliable way to realize the wide coverage of residents' health cards, and to promote the card use for residents. Method:
On the premise of following the technical framework of the resident health card and real personal information of residents, by loading the security mechanism of the card-free application, create an electronic health card for residents in the form of a healthy two-dimensional code. Guide residents claim electronic health cards online and make it compatible with all types of entity card. Use cross-domain master index to realize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health card cross medical institutions. Result: The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electronic health card can carry rich convenient applications and realize the goal of promotion distribution. Conclusion: The electronic health card construction model can be replicated.
Keywords: Resident health card; Electronic health card; Health two-dimensional code; Medical service
居民健康卡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一标准
推进实施、面向全国居民发放、在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通用、方便居民看病就医及实现健康管理的基础载体[1]。

2017年10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推动在医疗机构之间实现就诊卡和诊疗信息共享,全面推进医疗便民惠民服务”[2],居民健康卡作为跨医疗机构应用的介质,其重要性被提升到新的高度。

为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居民医疗健康的实际需求,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提出基于健康二维码的电子健康卡
建设理念,武汉市中心医院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在武汉市卫生计生委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创新融合应用。

基金项目:2017年居民健康卡应用试点委托项目(委托函编号:国卫统信中心便函[2017]144号)
作者单位:430014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
通信作者:左秀然,Email: zuoxiuran@
一背景与形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已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移动智能终端规模达13.7亿台,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83亿,约人均一台智能终端设备[3],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我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用户规模数量持续增长,2016年第四季度接近3.0亿,与2015年相比增长16%[4],体现了居民对于移动互联网医疗应用的强烈需求。

居民健康卡是承载居民全生命周期电子健康档案的重要
介质,在居民医疗健康场景中具有身份识别、记录个人医疗健康信息、持卡跨医疗机构就医的作用。

近五年来,居民健
康卡在全国的发行已取得一定进展,应用服务渐趋丰富,便民效果初现。

但随着居民移动互联网医疗需求的持续增长,传统实体居民健康卡因发卡覆盖率不广、应用支撑不完善、用卡不活跃等问题,已不足以支撑居民线上线下一体化就医的需求。

需求驱动实体居民健康卡向电子健康卡转型,电子健康卡通过与用户身份的绑定,除了具备实体卡的基本功能之外,在支持线上应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电子健康卡的建设,兼具可行性和必要性。

二电子健康卡建设技术路线
(一)基本思路
在遵循居民健康卡整体技术架构的前提下,基于武汉市居民健康卡业务管理平台,建设虚拟化应用管理系统及市级跨域主索引系统,以居民实名制身份信息为前提,通过加载无卡应用安全机制,为居民生成以健康二维码为展现形式的电子健康卡,引导居民在线申领,以及结合实际兼容各类实体就诊卡,并通过跨域主索引实现电子健康卡跨医疗机构的扫码应用。

(二)技术架构
1.武汉市居民健康卡虚拟化总体架构
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发布了《居民健康卡虚拟化应用建设指导方案(试用)》[5],提出了居民健康卡虚拟化系
统架构。

武汉市基于市级居民健康卡业务管理平台,建设虚拟化应用管理系统及市级跨域主索引系统,以二维码技术为核心,实现居民健康卡的虚拟化应用。

图1 武汉市居民健康卡虚拟化系统架构武汉市对市级居民健康卡管理平台升级,将虚拟化应用管理系统对电子健康卡二维码的申请与验证操作进行封装,形成居民健康卡接入服务平台,并提供给医疗机构基于卫生专网的接入。

同时基于医疗机构移动互联网应用接入需要,在虚拟化应用管理系统发布基于互联网的健康二维码申请与
验证接口,满足掌上医院APP、微信公众号等应用接入需求。

医疗机构根据业务类型选择两类接入方式,支持患者线上线下就医需求。

虚拟化应用管理系统通过武汉市居民健康卡业务管理平台,与居民健康卡注册管理系统账户信息实时同步,实现电子健康卡和实体健康卡在武汉市卡管平台全集存储,并做卡类型区分。

2.虚拟化应用管理系统
居民健康卡虚拟化应用管理系统功能包括业务功能层和应用接入层两层:
(1)业务功能层
虚拟化账户管理:实现电子健康卡账户的注册、建立、注销等全生命周期管理。

二维码管理:实现基于二维码的电子健康卡生成、管理与认证。

密码服务:与已经灌装了居民健康卡密钥的加密机进行交互,完成基于二维码的电子健康卡数据加解密。

(2)应用接入层
APP接入管理:实现移动终端APP接入管理,包括SDK授权、APP注册、APP接入的认证等,确保安全的APP在授权的前提下,接入虚拟化应用管理系统。

医疗机构接入管理:包括医疗机构注册、接入认证等,实现对接入虚拟化应用管理系统的医疗机构做授权。

识读终端管理:基于二维码的识读终端接入管理,包括注册、注销、接入认证等。

3.跨域主索引系统的设计
跨域主索引平台是实现居民信息统一识别的独立的信息管理系统。

武汉市建立与国家及跨域主索引系统连接的市级跨域主索引系统,达到支持电子健康卡跨医疗机构使用的目的。

医疗机构通过主索引平台,可应用交叉索引获取其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