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常识
2.扩散性
•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由于气体的分子间距大,相互作用力 小,所以非常容易扩散,能自发地充满任何容器。气体的 扩散性受比重影响:比空气轻的气体在空气中可以无限制 地扩散,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比空气重的气体扩 散后,往往聚集在地表、沟渠、隧道、厂房死角等处,长 时间不散,遇着火源发生燃烧或爆炸。掌握气体的比重及 其扩散性,对指导消防监督检查,评定火灾危险性大小, 确定防火间距,选择通风口的位臵都有实际意义。
2.腐蚀品的危险性 腐蚀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对人体的伤害 (2)对有机物的破坏 (3)对金属的腐蚀性
• • • •
可燃物的火灾危险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氧化性 (2)易燃性 (3)遇水分解易燃性
3.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品危险特性 • 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 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 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可分为两个危险等级:一级遇湿易燃物品、 二级遇湿易燃物品。
• 遇湿易燃物品的危险特性主要表现在四个 方面: • • • • (1)遇水易燃易爆性 (2)遇氧化剂、酸 着火爆炸性 (3)自燃危险性 (4)毒害性和腐蚀性
5.腐蚀毒害性
• 主要是一些含氢、硫元素的气体具有腐蚀作用。如氢、氨、 硫化氢等都能腐蚀设备,严重时可导致设备裂缝、漏气。 对这类气体的容器,要采取一定的防腐措施,要定期检验 其耐压强度,以防万一。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除了氧气 和压缩空气外,大都具有一定的毒害性。
6.窒息性
•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都有一定的窒息性(氧气和压缩空气 除外)。易燃易爆性和毒害性易引起注意,而窒息性往往 被忽视,尤其是那些不燃无毒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 氦、氩等惰性气体,一旦发生泄漏,均能使人窒息死亡。
7.氧化性
• 有些压缩气体氧化性很强,与可燃气体混合后能发生燃烧 或爆炸的气体,如氯气与乙炔混合即可爆炸,氯气与氢气 混合见光可爆炸,氟气遇氢气即爆炸,油脂接触氧气能自 燃,铁在氧气、氯气中也能燃烧。因此,在消防监督中不 能忽视气体的氧化性,尤其是列为有毒气体的氯气、氟气, 除了注意其毒害性外,还应注意其氧化性,在储存、运输 和使用中要与其它可燃气体分开。
四、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的危险特性 1.氧化剂的危险特性 • 氧化剂一般分为两个危险级别:一级氧化 剂、二级氧化剂。 • 氧化剂的危险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1)强烈的氧化性 • (2)可燃性 • (3)混合接触着火爆炸性
2.有机过氧化物的危险特性 • 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 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或摩擦 极为敏感。有机过氧化物是热稳定性较差的物质。 • 有机过氧化物的危险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1)分解爆炸性 • (2)易燃性 • (3)伤害性
6.毒害性
• 易燃液体大多本身(或蒸气)具有毒害性。不饱 合、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和易蒸发的石油产品比饱 和的碳氢化合物、不易挥发的石油产品的毒性大。 • 另外,石油产品还有沸溢喷溅性,即具有宽沸点 范围的重质油品由于其粘度大,油品中含有乳化 或悬浮状态的水或者在油层下有水层,发生火灾 后,在辐射热的作用下产生高温层作用,导致油 品发生沸溢或喷溅。沸溢性油品是指含水率为 0.3%~4%的原油、渣油、重油等油品。
• 易燃气体的主要危险特性就是易燃易爆,处于燃烧浓 度范围之内的易燃气体,遇着火源都能着火或爆炸, 有的甚至只需极微小能量就可燃爆。易燃气体与易燃 液体、固体相比,更容易燃烧,且燃烧速度快,一燃 即尽。简单成分组成的气体比复杂成分组成的气体易 燃、燃速快、火焰温度高、着火爆炸危险性大。氢气 (H2)、一氧化碳(CO)、甲烷(CH4)的爆炸极限的范围分 别为:4.1%~74.2%、12.5%~74%、5.3%~15%。同时, 由于充装容器为压力容器,受热或在火场上受热辐射 时还易发生物理性爆炸。
2.蒸发性
由于易燃液体具有挥发性,挥发的蒸气易与空气形 成爆炸性混合物,所以易燃液体存在着爆炸的危 险性。挥发性越强,爆炸的危险就越大。不同的 液体的蒸发速度因温度、沸点、比重、压力的不 同而发生变化。
3.热膨胀性
• 易燃液体和其它液体一样,也有受热膨胀性。储存于密闭 容器中的易燃液体受热后,体积膨胀,蒸气压力增加,若 超过容器的压力限度,就会造成容器膨胀,以致爆破。因 此,利用易燃液体的热膨胀性,可以对易燃液体的容器进 行检查,检查容器是否留有不少于5%的空隙,夏天是否 储存在阴凉处或是否采取了降温措施加以保护。
4.流动性
• 易燃液体的粘度一般都很小,不仅本身极易流动, 还因渗透、浸润及毛细现象等作用,即使容器只 有极细微裂纹,易燃液体也会渗出容器壁外,扩 大面积,并源源不断地挥发,使空气中的易燃液 体蒸气浓度增高,从而增加了燃烧爆炸的危险性。
5.静电性 • 多数易燃液体都是电介质,在灌注、输送、 流动过程中能够产生静电,静电积聚到一 定程度时就会放电,引起着火或爆炸。易 燃液体的静电特性,在实际的消防监督检 查中,可以确定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 可以检查是否采取了消除静电危害的防范 措施,如是否采用材质好且光滑的运输管 道,设备、管道是否可靠接地,对流速是 否加以了限制等。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适用于1) 灭火前可切断气源的气体火 灾; 2) 液体火灾或石蜡、沥青等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3) 固体表面火灾及棉毛、织物、纸张等部分固体深位火 灾;4) 电气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器如在室内使用,使用完毕后,应即时开窗 通风换气。
二、易燃液体
1.易燃性
• 易燃液体的燃烧是通过其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 可燃混合物,达到一定的浓度后遇火源而实现的, 实质上是液体蒸气与氧发生的氧化反应。由于易 燃液体的沸点都很低,易燃液体很容易挥发出易 燃蒸气,其着火所需的能量极小,因此,易燃液 体都具有高度的易燃性。
3.物理爆炸性
•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热胀冷缩比液体、固体大得多,其 体积随温度升降而胀缩。因此容器(钢瓶)在储存、运输 和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火、防晒、隔热,在向容器(钢 瓶)内充装气体时,要注意极限温度 压力,严格控制充装, 防止超装、超温、超压造成事故。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电性
•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从管口或破损处高速喷出时,由于强 烈的摩擦作用,会产生静电。带电性也是评定压缩气体和 液化气体火灾危险性的参数之一,掌握其带电性有助于在 实际消防监督检查中,指导检查设备接地、流速控制等防 范措施是否落实。
危险化学品常识
一、爆炸物
爆炸物的危险特性。主要表现在当它受到 摩擦、撞击、震动、高热或其它能量激发 后,不仅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并在极 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热量和气体导致爆炸 性燃烧,而且燃爆突然,破坏作用强,爆 炸品的危险特性主要有:爆炸性、敏感性、 殉爆性、毒害性等。
一、易燃气体
1.易燃易爆性
• 毒害品按其毒性大小分为:一级毒害品 (剧毒品)、二级毒害品(有毒品)。 • 根据毒害品的化学组成分:有机毒害品和 无机毒害品。 • 根据储运危险程度,将毒害品的包装分为 三个类别:Ⅰ类(高度危险物质)、Ⅱ类 (中度危险)、Ⅲ类(轻度危险)
(参见GB 12268-2005 《危险货物品名表》)
• • • • •
• 其危险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过氧基含量和 分解温度。因此,有机过氧化物在储存货 运输时,要特别注意其氧化性和着火爆炸 性的双重危险性,要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 严禁受热、摩擦、撞击,避免与可燃物、 还原剂、酸碱和无机氧化剂接触。
五、毒害品与腐蚀品的危险性
1.可燃助燃的毒害品的危险性 • 大多数有毒品具有一定的火灾危险性。如无机有 毒物品中锑、汞、铅等金属的氧化物大都具有氧 化性;大多数有毒品遇酸或者酸雾能分解并释放 极毒的气体,有的气体不仅有毒,而且有易燃和 自燃危险性。有的甚至遇水发生爆炸。毒害品的 主要危险性是毒害性。 • 其他火灾危险性方面:遇湿易燃性;氧化性;易 燃性;易爆性。
• (1)燃点低,易点燃; • (2)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金属钠与盐 酸、粉尘与氧化剂爆炸) • (3)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磷 、硫化氢) • (4)自燃性。(乒乓球、玩具、眼睛、)
2.自燃物品的危险特性
• 根据自燃物品发生自然的难易程度,自燃物 品可分为两类:一级自燃物品,二级自燃 物品。 • 自燃物品的危险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1)遇空气自然性 • (2)遇湿易燃易爆性(电石、钾、钠等) • (3)积热自然性(硝化棉、废影片、X光 片、油布等)
三、易燃固体、自然物体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危险 特性
1.易燃固体的危险特性 • 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 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 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人爆炸品的物质。 • 易燃固体按燃点的高低、易燃性的大小可分为两 类:一级易燃固体和二级易燃固体。一级易燃固 体的燃点和自燃点较低,容易燃烧爆炸,燃烧速 度快,燃烧产物毒性大;二级易燃固体的燃烧性 比一级易燃固体差一些,燃烧速度慢,有的燃烧 产物毒性也小些。易燃固体的危险特性主要表现 在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