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头颅的疼痛敏感结构-浙江大学

头颅的疼痛敏感结构-浙江大学


诱发加重及缓解因素




偏头痛:月经、精神紧张、空腹诱发,应用麦 角胺可缓解。 丛集性头痛:饮酒、服用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 剂诱发,直立时缓解。 脑肿瘤、血管性头痛、感染性头痛:咳嗽、打 喷嚏、摇头、俯身、用力时加重。 低颅压症:坐位或立位时加重,卧位时缓解。 肌痉挛致头痛:活动按摩后缓解
伴随症状
颅内外血管收缩、扩张或牵拉 脑膜或神经刺激、牵拉 头颈部肌肉收缩、五官和颈椎病变 生化因素及内分泌紊乱 神经功能紊乱
头颅的疼痛敏感结构

头皮、皮下组织、骨膜、头颈部的血管和肌 肉;


眼眶内容物、外耳与中耳、鼻腔与鼻窦;
颅底硬脑膜、脑膜动脉、基底动脉环 、 颅内
静脉窦;

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
出现时间、持续时间

短暂瞬间:三叉/舌咽神经痛、枕大神经痛
持续数小时:偏头痛、丛集性头痛 持续数日:反复发作性紧张型头痛、脑膜炎 持续数月:脑肿瘤、慢性紧张型头痛 每日定时发作:丛集性头痛(多晚间)
1个月数次发作:偏头痛
午后至夜间加重:紧张型头痛 清晨加重:脑肿瘤等颅内占位、鼻窦炎
全身性疾病:发热,低氧血症,CO中毒,癫痫大发作 之后,鼻窦炎,弱视和屈光不正,使用血管扩张药后; 功能性和精神性疾病:颅外血管高度扩张,引起的偏 头痛,颅部及后颈部肌肉收缩所致的紧张性头痛及神 经症头痛。


颅脑肿瘤
颅脑肿瘤
颅脑肿瘤
颅脑肿瘤
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颅外病变
疼痛的产生
血液检查、脑脊液检查、神经系统超声检查、X线检 查、CT/MRI/MRA检查、脑电图检查等
头痛的治疗原则来自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的症状 预防头痛的复发 力争对头痛进行病因治疗


发病情况

突然发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三叉/舌咽神经痛、 枕大神经痛等 数小时-数日进展的急性发病:细菌性/病毒性脑脊髓膜炎、 高血压性脑病、眼耳鼻喉齿科疾病等 数周内进展亚急性发病:结核性/真菌性脑脊髓膜炎、硬膜 下血肿、脑肿瘤、脑脓肿、颞动脉炎等 数月内逐渐加重的慢性发病:脑肿瘤等 明确病程是否进行性加重、高峰后可缓解、或长期反复发作 (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等)
头痛的诊断要点

病史采集最为重要:
发病形式;伴随症状;有无感染及其他疾病;职业特 点,毒物接触史;治疗经过及药物反应等。

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明确头痛的原因和 基础疾病:
血压、发热、结膜充血、颞动脉扩张迂曲、压痛、 皮疹和浮肿等;脑膜刺激征和局灶体征,太阳穴压迫试验, 视乳头水肿情况。

辅助检查:




头痛伴剧烈呕吐:颅内压增高,头痛在呕吐后减轻者 见于偏头痛 头痛伴眩晕:小脑肿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头痛伴发热者:感染性疾病(包括颅内或全身性感染) 慢性进行性头痛伴精神症状:颅内肿瘤 慢性头痛突然加剧伴意识障碍:脑疝 头痛伴视力障碍:青光眼或脑瘤 头痛伴脑膜刺激征: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 头痛伴癫痫发作:脑血管畸形、脑内寄生虫或脑肿瘤 头痛伴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神经功能性头痛

神经外科

王义荣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头痛的概念
指头部的疼痛感受器受 到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 的刺激引起的疼痛。 狭义:仅指局限于头颅 上部范围内的疼痛,包 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 外隆突连线以上的疼痛 广义:泛指头面部甚至 枕颈部的疼痛。
头痛的流行病学
头痛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发生率仅 次于感冒,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接近90% 的人曾发生过头痛,成为影响日常生活的重要因 素之一。 由于对头痛认识的不够充分及头痛的常见性,许 多患者往往未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未及时就医。 引起头痛的病因繁多,有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 早期信号,在临床工作中应引起重视,以免延误 疾病的诊疗,造成严重后果。



头痛部位

一侧性:偏头痛、丛集性头痛 两侧性:紧张性头痛、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膜炎、脑肿瘤 局限性:颞动脉炎、三叉/舌咽神经痛、枕 大神经痛、Tolosa-Hunt综合征、眼耳鼻喉 齿科疾病

头痛的程度及性质



搏动性跳痛:偏头痛、丛集性头痛 非搏动性头痛:紧张型头痛 刀剜样、锥刺样痛/紧箍感:丛集性头痛/ 肌肉收缩性头痛 剧烈疼痛: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功能 性头痛
颈1-3神经。
头颅的疼痛敏感结构

脑组织本身无感觉神经分布,大多数硬 脑膜、软脑膜、蛛网膜、室管膜、脉络 丛、软脑膜静脉、颅内小血管和颅骨没 有或很少有感觉神经纤维分布,对疼痛 不敏感。
临床表现


发病情况 头痛部位 头痛程度 头痛性质 头痛出现的时间与持续 时间 加重、减轻或激发头痛 的因素
致痛物质 (乙酰胆碱、5-羟色胺组织胺及其同类的多肽类、 钾离子、氢离子及酸性代谢产物等)
神经末梢的痛觉感受器
脊髓后根的神经节细胞 脊髓丘脑侧束 内囊 脑皮层中央后回的第一感觉区
疼痛产生
发病机制
痛觉敏感组织受刺激 神经纤维过度放电 心理反应异常 疼痛域值下降

发生机制

头痛的分类

原发性头痛(功能性): 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等 继发性头痛(症状性头痛):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脊髓膜炎和脑 膜脑炎、脑动脉夹层、颅神经痛、低颅压症 等

头痛的病因

颅脑病变:脑肿瘤,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水 肿,脑膜炎,颅内高压症,各种动脉炎、静脉炎;

颅外病变:颅骨疾病,颈椎疾病,神经痛,五官疾病, 肌收缩性头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