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丙烷应用和生产主要工艺路线
一、环氧丙烷基础性质
中文别称:氧化丙烯
英文名称:Propylene Oxide(简称PO)
分子式:C3H6O
分子量:58.08
相对密度:0.859 g/cm3(20℃)
熔点:-112℃
沸点:34℃
环氧丙烷易溶于水,是无色透明的低沸易燃液体,具有类似醚类气味。
环氧丙烷在铁、锌等碱金属存在下易引起自聚反应,所以必须用干氮或者其他惰性气体贮存在容器内加以保护,使用不锈钢洁净容器进行贮存,不适宜长距离运输。
二、环氧丙烷的应用领域
环氧丙烷(PO)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除了聚丙烯和丙烯腈之外的第三大丙烯衍生物。
环氧丙烷主要用于聚醚多元醇以及丙二醇及丙二醇醚等的生产。
聚醚多元醇(PPG)主要用于生产聚氨酯塑料,其次用作表面活性剂(如泡沫稳定性、造纸工业消泡剂和原油破乳剂等),也可用作润滑剂和专用溶剂等。
丙二醇(PG)主要用作抗冻剂、有机溶剂等,也用于生产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还用于生产医药等的重要中间体。
丙二醇醚是用途广泛的低毒性有机溶剂。
全球环氧市场主要是生产聚醚多元醇,约占70%;其次是生产丙二醇。
在我国约85%的环氧丙烷用于生产聚醚多元醇,约8%用于生产丙二醇,其次是生产丙烯酸酯(2%)和醚类(2%)。
因国内聚醚多元醇的厂家主要集中在ft东、上海、江苏等地区,所以这些地区也是环氧丙烷最大的消费地。
二、环氧丙烷主要生产工艺
1、氯醇法,(1931 实现工业化)
主要反应式:
⏹氯醇化反应
⏹皂化反应
皂化是氯醇与碱反应制取环氧化物的过程。
氯醇法制环氧丙烷的原料消耗
原料规格消耗氯气(吨/吨 PO)100% 1.35-1.65
丙烯(吨/吨 PO)100% 0.82-0.86
石灰(吨/吨 PO)95% 1.0-2.1 电(kwh/t)200-300 冷却水(吨/吨 PO)250-320
80 年代,我国引进了日本旭硝子、日本三井、美国陶氏等公司的氯醇法技术,我国的生产企业不断对氯醇法工艺装置进行改扩建,使我国环氧丙烷的产能得到了较大的突破;但氯醇法工艺每生产1t 环氧丙烷大约有40~60t 含氯化物的废水和2~4t 的废渣产生,这种工艺生产的废水处理非常困难,污染严重。
此外,氯醇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次氯酸也对设备有很大的腐蚀,因此,不管是从经济方面,还是环境保护方面,氯醇法生产工艺都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早在2000 年,美国就淘汰了氯醇法工艺;在2011 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也将其列入限制类别。
不过我国目前主要环氧丙烷生产工艺还是氯醇法,约为60%左右。
2、共氧化法(或称联产法,1967 年实现工业化)
共氧化法主要是PO/SM 技术和PO/TBA 工艺
PO/SM:丙烯与乙苯共氧化生产环氧丙烷和苯乙烯的工艺
PO/TBA(MTBE):丙烯与异丁烷共氧化生产环氧丙烷和叔丁醇(进一步与甲醇反应加工为甲基叔丁基醚)的工艺,
共氧化法工艺与氯醇法相比环境污染较小,且联产产品的生产降低了产品成本;但共氧化法工艺流程长,设备造价高,投资大,环氧丙烷只是1 个产量较少的联产品,每生产一吨环氧丙烷会联产2.2 吨苯乙烯或2.5 吨叔丁醇,需要同步考虑联产产品的销售问题。
此外,共氧化法产生的污水COD(化学需氧量)较高,处理费用比较高。
国内采用PO/SM(苯乙烯)工艺的主要有中海油壳牌在广东惠州的25 万吨/年生产装置和中石化镇海炼化在宁波镇海的28.5 万吨环氧丙烷装置。
3、过氧化氢直接氧化法工艺(HPPO 法)
HPPO 工艺是由过氧化氢(双氧水)直接催化丙烯制得环氧丙烷,这种工艺流程简单,产品收率高,而且无污染,无其他副产产品,只有环氧丙烷和水生成,属于环境友好的清洁生产系统。
这种工艺是当今的先进生产工艺,投资相对少,能耗也较低,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新工艺。
目前过氧化氢真接氧化法工艺分别由赢创工业集团(原德固萨,Degussa)与伍德(Uhde)公司、陶氏化学和巴斯夫(BASF)公司联合开发和工业化推广。
第一家采用该工艺的工厂由SK 化学于2008 年建成,产能为10 万吨/年。
同年,BaSF/ 陶氏在安特卫普也建了一家HPPO 工厂,产能为30 万吨。
目前我国已建成的HPPO 法装置仅为吉林神华30 万吨项目(国内第一套HPPO 法生产装置,总投资25 亿元)和中石化长炼长盛10 万吨项目,目前运行均不稳定,负荷较低。
4、PO 三种工艺路线比较
5、国内主要PO 生产厂家及生产工艺
我国2012 年PO 产能为176.5 万吨,2015 年为277.7 万吨,2017 年预计到400 万吨。
近年来国内聚氨酯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大大拉动了我国环氧丙烷的消费。
氯醇法工艺在我国占总生产能力的60%左右,由于其存在废水废渣量大、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等不足,氯醇法工艺在我国未来的时期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我国已禁止新增审批氯醇法装置,自2010 年起,至少有17.5 万吨氯醇法的装置遭关闭。
相对环保的联产法和HPPO 法装置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