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复习知识点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复习知识点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复习知识点一、选择题1.对家鸽适应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身体流线型--减小飞行阻力B.体内有许多气囊--进行气体交换C.骨中空或愈合--骨骼既轻便又牢固D.胸肌发达--提供充足动力【答案】B【解析】【分析】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

如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消化能力强是适于飞行生活的生理特征。

【详解】家鸽身体流线型,能减少飞行阻力,适于空中飞行,A正确;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不能进行气体交换,B错误;骨中空或愈合,骨骼既轻便又牢固,适于空中飞行,C正确;在鸟的龙骨突地两侧生有非常发达的胸肌,胸肌发达,才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适于空中飞行,D正确。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2.2018年央视春晚的节目《沙场砺兵》中,杂技演员潘跃新的表演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和飒爽英姿。

潘跃新表演动作的完成中,关节所起的作用是()A.支点作用B.动力作用C.调节作用D.润滑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人的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的。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详解】运动的产生是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运动。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故选A。

3.下列诗句中的各种动物,不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特征的是A.蝉噪林逾静B.儿童急走追黄蝶C.早有蜻蜓立上头D.正是河豚欲上时【答案】D【解析】【分析】节肢动物具有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等特征。

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特征的属于节肢动物,蝴蝶、蝉、蜻蜓等都属于节肢动物。

【详解】蝉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A不符合题意;蝴蝶身体分部,而且足和触角分节,属于节肢动物,B不符合题意;蜻蜓属于昆虫,具有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等特征,C不符合题意;河豚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具有鱼类的特征是鱼类,D符合题意。

【点睛】熟记节肢动物特征的身体分部,而且足和触角分节,有外骨骼。

4.下列四种动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涡虫——背腹扁平,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无肛门B.蛔虫——身体由相似的体节组成,有口有肛门C.河蚌——身体表面有外套膜,用气管呼吸,用足运动D.蚯蚓——身体呈圆筒形,体壁湿润能进行气体交换【答案】D【解析】【分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两侧对称(左右对称)、背腹扁平、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循环系统由口、咽、肠组成,无肛门。

线形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有假体腔。

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身体外包有外套膜,大多具有坚硬的贝壳,具有各种形状不同的足。

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靠刚毛和疣足辅助运动。

【详解】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但体表没有角质层,A错误。

蛔虫属于线形动物,有口有肛门,但身体不分节,B错误。

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用鳃呼吸,用足运动,C错误。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体壁湿润能进行气体交换,D正确。

【点睛】熟悉各类动物的特征和常见动物是解题的关键。

5.一块肱三头肌附着在骨头上的结构是()A.肌腱B.肌腹C.神经D.血管【答案】A【解析】【分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的两端是白色的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肌腱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中间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细胞组成,肌腹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

【详解】骨骼肌的组成如图所示:肱三头肌靠两端的肌腱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血管对骨骼肌其营养作用,神经支配骨骼肌的活动,肌腹具有受到刺激收缩的作用,A正确。

【点睛】此题考查了骨骼肌的组成与功能,难度一般。

6.下列模式图中,能正确表示骨骼肌与骨、关节之间关系的是A.B.C.D.【答案】D【解析】人体的任何动作都不可能依靠一块骨骼肌就能完成的,骨骼肌的肌腱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7.下列动物行为中,属先天性行为的是A.大山雀偷喝牛奶B.黑猩猩用蘸水的树枝钓取白蚁C.婴儿生下来就会吸奶D.黑猩猩利用箱子垫高自己获取香蕉【答案】C【解析】A、B、D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后天性行为,C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8.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猪肉绦虫和蛔虫最发达的器官是()A.运动器官B.感觉器官C.消化器官D.生殖器官【答案】D【解析】【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详解】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绦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有的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生殖器官特别发达,有口无肛门;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通常呈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原体腔,体表有角质层,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有口有肛门。

可见猪肉绦虫和蛔虫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共同特征是生殖器官发达。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掌握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共同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9.右图是对几种动物的相同点进行比较归纳(圆圈交叉部分为相同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Ⅰ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B.Ⅱ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C.Ⅲ是有辅助呼吸器官的生物D.Ⅳ是完全变态发育【答案】C【解析】【分析】昆虫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自然孵化,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

两栖动物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里),卵生、卵自然孵化,变态发育.鸟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靠亲鸟体温孵化,有育雏现象,没有变态发育。

【详解】A、家鸽是陆生脊椎动物,蝗虫是无脊椎动物,A错误。

B、家鸽和蝗虫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青蛙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B错误。

C、青蛙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家鸽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但是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C错误。

D、青蛙的发育是变态发育,经过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蝗虫的发育进过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其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不大,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D错误。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家鸽、蝗虫和青蛙的特征。

10.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A.体节B.环节C.环带D.体带【答案】C【解析】【分析】在靠近蚯蚓身体的前端有一个节特别大,光滑,称为环带,与蚯蚓的生殖有关,是区别蚯蚓前后端的标志。

【详解】蚯蚓身体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

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

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环带位置。

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蚯蚓环带的位置。

11.下列有关脊椎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鱼类生活在水中,体温恒定B.爬行类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C.两栖类的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D.鸟类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答案】B【解析】【分析】爬行类和鸟类、哺乳类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据此解答。

【详解】A、鱼类主要用鳃呼吸,体温不恒定,错误。

B、爬行类生殖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是真正适应陆生环境的脊椎动物,正确。

C、两栖类的生殖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错误。

D、鸟类的体温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恒温动物,错误。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鱼类的主要特征,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12.制作馒头和面包时用酵母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酵母菌发酵作用产生酒精,因此可以用来酿酒B.酵母菌发酵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可以使馒头、面包膨大松软C.利用酵母菌发酵时,只要给酵母菌提供充足的有机物就可以进行发酵D.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答案】C【解析】【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蒸馒头、做面包、酿制啤酒等要用到酵母菌。

【详解】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A正确;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馒头面包膨大松软,B正确;酵母菌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葡萄糖(或营养物质),C错误;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D 正确。

【点睛】多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

13.制作酸奶和泡菜利用到的微生物是A.乳酸菌B.青霉菌C.酵母菌D.醋酸菌【答案】A【解析】【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应用,如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据此解答。

【详解】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

泡菜也是美味的小吃,制泡菜也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菜的品质,可见A符合题意。

【点睛】了解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的应用以及原理,掌握常见的微生物与食品制作的例子,即可解答。

14.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老马识途B.小鸟育雏C.蚕食桑叶D.婴儿吮吸【答案】A【解析】【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老马识途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A符合题意;小鸟育雏、蚕食桑叶、婴儿吮吸都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BCD不符合题意。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15.下列有关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病毒属原核生物B.病毒由细胞构成C.病毒繁殖能力强,能独立繁殖自己的后代D.病毒在基因工程中能携带外源基因进入正常细胞【答案】D【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病毒在基因工程中能携带外源基因进入正常细胞,D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