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次课硫化镍矿的火法冶金2
第四次课硫化镍矿的火法冶金2
长,发展了几种新型高镍锍湿法处理工艺流程。比较著名的有 芬兰奥托昆普公司哈贾伐尔塔精炼厂采用的硫酸选择性浸出法、 加拿大鹰桥镍公司克里斯蒂安松精炼厂采用的氯化浸出法和加 拿大舍里特-高尔顿公司采用的加压氨浸法。 ß 这些方法中以硫酸选择性浸出方法发展较快,此法与镍电解精 炼法相比,硫酸选择性浸出法的生产流程比较短,用一个浸出 工序代替了缓冷、磨矿、选矿、焙烧、电炉还原熔炼等若干工 序。因而基建投资较省,药剂用量少,生产成本也较低。 ß 而加压氨浸法则不具选择性,镍、铜、钴均被浸出,甚至某些 贵金属也能少量溶解,故其应用受到限制,只适用于含铜低、 不含或少含贵金属的高镍锍的处理。
表面,并在熔池表面向四周扩散。
第四次课硫化镍矿的火法冶金2
ß 过热炉渣在其运动过程中与漂浮着的料坡相遇,使沉入 熔池的料坡下部表面熔化。
ß 运动着的炉渣与温度低的熔化炉料混合后,在渣池中向 下沉降,达到电极下端附近,一部分炉渣流向电极,在 电极―炉渣接触区内被过热,重新上升至熔池表面;
ß 另一部分炉渣则继续下降至对流运动非常薄弱的渣池下 层,在这里冰镍和炉渣进行分离。
ß 由于此法工艺过程冗长复杂,劳动条件差,且生产成本高,现已基本淘汰。
第四次课硫化镍矿的火法冶金2
B、磨浮分离法
ß 这是20世纪4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一种高镍锍铜镍分离工 艺。由于其成本低、效率高,一经问世就备受青睐,并 发展成为迄今为止最重要的高镍锍铜镍分离方法。
ß 其理论依据是,当高镍锍从转炉倒出时,温度由1205℃ 降至927℃过程中,铜、镍和硫在熔体中还完全混熔;
ß 炉渣的对流是由于渣池各部分的热量不同造成的。
ß 最大的热量产于电极―炉渣的接触区,在此区域内,靠 近电极表面的渣层已大为过热,其温度可达1500— 1700℃或更高,由于渣中含有大量气泡,其膨胀的结果, 使它的比重大大减小,因此,靠近电极表面的炉渣和远 离电极的炉渣比重便产生了差别。
ß
比重小的过热炉渣在靠近电极处不断上升而至熔池
增多,反应发生的温度越来越高。如果想要此反 应发生,炉温必须升到1650℃以上。
第四次课硫化镍矿的火法冶金2
金属硫化物的氧化方式
ß 低镍锍的主要成份是FeS、Fe2O3、Ni3S2、PbS、 Cu2S、ZnS等,如果以Me代表金属,MeS代表金 属硫化物,MeO代表金属氧化物,则硫化物的氧
化,一般可沿下列几个反应进行
第四次课硫化镍矿的火法冶金2
四、电炉熔炼产物
电炉熔炼硫化铜镍精矿时,其产品有 • 低镍锍:冶炼的中间产品,低镍锍主要由硫化镍
(Ni3S2 )、硫化铜(Cu2S)、硫化铁( FeS)所组成, 此外低冰镍中还有一部分硫化钴、贵金属和一些游离金属 及合金。在低镍锍中还溶解有少量磁性氧化铁。要送至转 炉工序进一步富集。 • 炉 渣:含贵金属很低而废弃。 • 烟 气:烟气经收尘、制酸后排入大气。 • 烟 尘: 收得的烟尘则返回电炉熔炼。
电炉设备示意图:
第四次课硫化镍矿的火法冶金2
电流通过电炉的线路有两种:
ß a、 由电极通过炉渣→冰镍→炉渣→电极,即 星形负载。
ß b、 由一根电极通过炉渣流向另一根电极,即 角形负载。
第四次课硫化镍矿的火法冶金2
第四次课硫化镍矿的火法冶金2
当电极之间的距离不变时,星形负载和角形负 载的大小取决于电极插入渣层的深度、渣层的厚 度和炉内料坡的大小。
当电极插入深度不大时,角形负载可达总负 载的70%;随着电极插入深度的增加,角形负载 逐渐降低,电极插入很深时,为30~40%。
电极插入愈深,星形负载的电流增高,而角 形负载电流则减小。
第四次课硫化镍矿的火法冶金2
第四次课硫化镍矿的火法冶金2
ß 热交换作用主要是炉渣的对流运动将热能从热处带到冷 处而发出的。
第四次课硫化镍矿的火法冶金2
低镍锍吹炼的特点
ß 低镍锍的吹炼与低铜锍的吹炼不同,只有第一周期, 没有明显的第二周期,当低镍锍吹炼到含铁2%~4 %时就作为转炉的产出物而倒出,也即是说低镍锍 的吹炼只有造渣期,没有造镍期,其最终的产品是 Ni3S2而不是金属镍。
ß 这与低铜锍的吹炼不同,低铜锍的吹炼的最终产品 是金属铜(粗铜)。
ß 当温度降至920℃时,硫化亚铜(Cu2S)首先结晶析出; ß 继续冷却至800℃时,铂族金属的捕收剂――铜铁镍合金
晶体开始析出; ß β-Ni3S2的结晶温度为725℃,且大部分在共晶点(即所
有液相全部凝固的最低温度)575℃时结晶出来,所以总 是作为基底矿物以充填的形式分布于枝晶铜矿中。
第四次课硫化镍矿的火法冶金2
ß 当高镍锍和Na2S混合熔化时,硫化铜大部分进入Na2S相,因其密度小而 浮在顶层,而硫化镍因其密度大而留在底层。当温度下降到凝固温度时, 二者分离的更彻底,凝固后的顶层和底层很容易分开。为了使硫化铜及硫 化镍更好地分离,顶层和底层再分别进行分层熔炼,重新获得分层后的硫 化铜和硫化镍,直至满足工艺要求。
反射炉用于处理含MgO低于5~10%和脉石不难熔的硫 化镍精矿的场合。
闪速炉熔炼是镍冶金的一项新技术,与铜冶金中的闪 速熔炼相似,可参考铜冶金的有关章节。
由于硫化镍矿的难熔脉石含量较多,因而电炉熔炼在 硫化镍处理中应用十分普遍。
第四次课硫化镍矿的火法冶金2
一、硫化镍矿电炉熔炼的炉料准备
电炉熔炼的炉料水份必须降至3%以下,不然容易 引起料堆崩塌和强烈爆炸,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 炉料准备可用烧结或焙烧方法。
ß 此时β-Ni3S2相含铜约6%。固体高镍锍继续冷却达到 类共晶温度520℃,Cu2S及合金相从固体Ni3S2中扩散 出来,其中铜的溶解度下降为约2.5%,至390℃ Ni3S2 中的铜的溶解度则小于0.5%,在此温度以下,即不再 有明显的析出现象发生。
ß 此时,Cu2S晶体粒径已达几百微米,共晶生成的微粒 晶体完全消失,只剩一种粗大的容易解离且易采用普 通方法选别的Cu2S晶体。
B、炉气量较小,含尘较低。完善的电炉密封,可提高烟气 二氧化硫浓度,并可加以利用。
C、对物料的质量适应范围大,可以处理一些杂料、返料。 D、容易控制,便于操作,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E、炉气温度低,热利用率达45-60%,炉顶及部分炉墙可
以用廉价的耐火粘土砖砌筑。
第四次课硫化镍矿的火法冶金2
电炉熔炼缺点
ß MeS+ 2O2=MeSO4
(1)
ß MeS+3/2O2=MeO+SO2 (2)
ß MeS + O2=Me+SO2
(3)
第四次课硫化镍矿的火法冶金2
在吹炼温度在1230℃~1280℃时,金属硫化物皆为熔 融状态,此时一切金属硫酸盐的分解压都很大,而且还远远 超过一个大气压,因此,硫酸盐在这样的条件下,不能稳定 存在,即熔融硫化物根本不会按(1)式进行氧化反应。
第四次课硫化镍矿的火 法冶金2
2020/11/28
第四次课硫化镍矿的火法冶金2
第二节 硫化镍矿的火法冶金
第四次课硫化镍矿的火法冶金2
硫化镍矿常伴生有硫化铜矿,所以常称“铜镍硫化 矿”。其熔炼理论与实践几乎与硫化铜矿精矿熔炼相同, 也采用鼓风炉、反射炉、电炉、闪速炉等几种熔炼方法。
鼓风炉熔炼仅在一些老厂中应用,它需要经过烧结或 制团的熔炼前准备或熔炼块状的富镍硫化矿。
这样熔融硫化物的氧化反应只能沿(2)式或(3)式 进行。但因为吹炼金属镍要1650 ℃的温度,因此卧式转炉不 能吹炼出金属镍,即(3)式不能完全进行,
即(2)式为低镍锍吹炼的主要反应。
第四次课硫化镍矿的火法冶金2
2、 高镍(铜)锍中的铜、镍分离
硫化镍矿一般都含有铜,因此,硫化镍矿的冶金都有 一个铜、镍分离的问题,世界上硫化镍矿提取冶金的铜镍 分离基本上都是以高镍锍为对象。
烧结可降低电炉熔炼的电能消耗,但脱硫率低。 焙烧可用制粒焙烧、沸腾炉焙烧、回转窑焙烧等 方法。 其中沸腾炉焙烧具有脱硫率高的特点,宜作为高 硫精矿的炼前准备。
第四次课硫化镍矿的火法冶金2
电炉熔炼的优点
A、熔池温度易于调节,并能获得较高的温度,可处理含 难熔物较多的物料,炉渣易于过热,有利于四氧化三铁 的还原,渣含有价金属较低。
第四次课硫化镍矿的火法冶金2
五、铜冰镍的吹炼和吹炼产物的分离
1、铜冰镍的吹炼
火法炼镍流程中电炉、闪速炉等冶炼设备产生 的低镍锍,其铜镍含量多为13~17%。由于其成份 组成不能满足精炼工序的处理要求,因此必须进 行低镍锍的进一步处理,这一过程大都在卧式转 炉中进行。
第四次课硫化镍矿的火法冶金2
卧式转炉结构示意图
ß 汤普森公司 15—17
2
48—50 25—27
ß 金川公司 12—18 6—9 0.4
46—50 24—27
第四次课硫化镍矿的火法冶金2
ß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铜镍硫化矿石和精矿电 炉熔炼得到的低镍锍,其含镍量波动在7%-18%范围内。
ß 电炉熔炼产出低镍锍中各种金属的含量,取 决于它们在入炉物料中的含量、低镍锍的产 出率以及各种金属在电炉熔炼过程中进入低 镍锍的回收率。
第四次课硫化镍矿的火法冶金2
各厂电炉熔炼的低镍锍成分 %
ß 企业名称
Ni
Cu
CoFeS Nhomakorabeaß 贝辰加公司 7—13 4.5—11 0.3—0.5 50—54 25—27
ß 北镍公司 7—13 4.5—11 0.3—0.5 50—53 25—27
ß 诺里尔斯克公司12—16 9—12 0.4—0.55 47—49 22—26
铜镍冶金中所用的电炉属于复合式电炉,因这种电 炉多用于熔炼矿石和精矿,故又称为:矿热电炉。
第四次课硫化镍矿的火法冶金2
第四次课硫化镍矿的火法冶金2
三、电炉熔炼的基本原理
ß 电炉熔炼实质上可分为两个过程: 一、热工过程(如电能转换、热能分布等) 二、冶炼过程(如炉料熔化、化学反应、锍渣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