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作文素材:山水寄语

高考作文素材:山水寄语

高考作文素材:山水寄语
“空山瀑走,绝壑松鸣;幽涧花落,疏林鸟坠;清溪絮扬,丛竹雪洒。


山,质朴古拙,又开朗旷达,启示仁者坚定不移;水,柔滑无骨,却常流无尽,激励智者奋发不息……
这美丽的山水令我们遐想,我们迈开脚步,走向山水,去触摸山的灵魂,去体验水的柔情。

我们把情感寄托于山之高旷,寄托于水之苍寒,我们的心灵如月光般空明。

我们拿起笔来,写下我们的“山水寄语”。

1、中国古代许多诗人墨客寄情山水。

春鸟林间,秋蝉叶底,淙淙流水过竹林;四山如屏,烟霞几重,荒径飞花桥自横。

山东曲阜孔家大宅院的梧桐檐柱上有一对联:“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在人类的文化心理中,山水是和高超的智慧、美好的感情相联系的。

请以“感悟山水”为话题,展开联想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提示):自然怡情,山水养性。

可以写自己钟情山水的情感、经历,可以编故事,也可以自己从山水中所体会到的哲理……可以议论、抒情;可以写小品、杂感、话剧等等。

可以从正面写,也可以从反面写——如果山水的美景因为某些原因不复存在,人类的精神家园将会怎样呢?
2、许多有渡河经验的人,在渡河之前,会习惯地抓起一块石头投入水中以测量
水深。

水花溅得越高,水声越是响亮,河水就越浅。

那溅不起多大水花,听不见多大水声的河水,必定深不可测……
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现象,流行的不一定有价值,声音大的不一定有道理……请以“深浅”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提示):要把握材料中“现象与本质”的含义,可以思考的方向很多,如亲情、友谊、能力、道德……
要体现认识的提高和深化过程。

3、高岩壁立,刺激着人类的征服欲望。

在青山绿水之间,手脚是工具,绳索系安危,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最终把不可一世的悬崖绝壁踩在脚下,体验“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情怀。

这多么令人神往啊。

然而,某一天,一位攀岩英雄对你说:“我有几位伙伴在攀岩中或死或伤,我也几经险境。

我之所以不断地攀岩,只是因为讨厌生活在地平线上的感觉。

如果我不去攀岩,我的生活也就失去了乐趣。


听了这些话,你有何感想呢?
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攀岩”的事,人们也常常会产生类似“地平线”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提示):根据“攀岩”的文字材料,把握住“地平线”的象征意义。

离开地平线需要勇气,或许还会冒风险,但它是一种目标、理想,崇高的理想,值得我们去尝试和挑战。

4、小河从高原上欢歌而下,遇见了永立不动的雄伟的大山。

大山说:“你这样
不停地奔跑,难道不累吗?像我这样,一辈子不动一步,多么悠闲自在。

请你留下来做我的伙伴吧。

”说完便伸开手臂,用厚实的胸膛挡住了小河的去路。

小河没有答话,她静静地流淌,找到石壁间的泥土和松动的砂石,便用柔弱的手去推、去抠……
千百年后,雄伟的大山就像被天神的巨斧一劈为二。

小河一路欢歌,洋洋东去。

请就此寓言展开联想和思索,把握其中寓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提示):可从“小河”的角度立意:事物是变化的,人也只有在变化中才能得到发展;持之以恒,功到自然成;任何强大的事物都必有薄弱环节,只要抓准关键,就能战胜它;面对困难,勇气最重要;强弱是相对的……也可以从“山”的角度立意。

5、没有山的水过于浩瀚,却少了一点庄严;没有水的山过于孤寂,便多了一份
困倦。

山的清翠烘托水的澄明,水的轻捷反衬山的稳健;山给水以庄重的内涵,水给山以淳朴的清凉;山赋予水以新柳般的淡淡悠影,水赋予山以轻纱般的朦胧薄雾。

丽江,黑龙潭水“龙潭倒映十三峰,潜龙在天,飞龙在地;玉水纵横半里许,墨玉为体,苍玉为神”,山城之风骨,水城之神韵,可谓自然天成,相得益彰。

山不可无水,水不可缺山。

犹如花看水影,竹看月影,美人看帘影。

无水的山不名,无山的水不灵。

山没有谁,如同人没有眼睛,似乎少了灵性。

山水之美,相得益彰,正如强健的身体需要有聪明的头脑才美,俞伯牙的琴技需要有钟子期善鉴妙音的耳朵才能留下“高山流水谢知音”的千古佳话。

请以“相得益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提示):可以写自然(天地、山水、虫鱼、鸟兽……);可以写人与自然(如发展经济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关系、猎人和猎犬、骑手和骏马……);可写社会(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家长和子女之间、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之间……)。

可以从正面写,也可以从反面写,但是必须把握好“相得益彰”
的内在含义。

话题关键词“相得益彰”包含:双方相互之间的烘托、协调、配合、合作、支持……而结果是双方各自的优点更加突出或双方都得到更大的发展。

6、黄河之水宽宏博大,奔放无拘;阳朔清流柔媚旖旎,明丽动人;庐山瀑布飞悬高崖,壮观神奇;都江堰的水激情浩荡,又中规中矩;西湖的水娇艳雍容,静如处子……
水的美没有一致的标准,人和事物的美也没有固定的规范。

请以“美的标准”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提示):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或许并不符合我们原来的审美标准,但如果我们以一种宽容、开放的心态重新审视它们,我们常常能够发现其中的美。

比如对别人的个性、别人处理事情的方式、别人所作的某件具体的事,换个角度,我们就可能得到与原来完全不同的结论
话题的中心语是“标准”,“美”是它的修饰语,所以作文必须体现“标准”这个中心,而内容又必须是有关“美”的。

6、每一滴水里,都有太阳的光芒/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每一颗石子
里,都有沙漠的影子。

所以诗人才说:一支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象,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

生活中,我们常常能以小见大,从表面现象中发现深刻的哲理,即古人所谓“见微知著”。

请以“见微知著”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提示):根据文字材料正确理解“见微知著”的含义,展开想象,从自然和社会中寻找题材。

文章内容必须体现“微”和“著”两方面的意思。

记叙必须体现从“微”中发现“著”的过程;议论必须揭示“微”中有“著”的道理或“见微知著”的意义;抒情必须体现“见微知著”的可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