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课说课稿

微课说课稿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所上的课是唐代诗人杜甫所写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首先我们来熟悉一下本节课所要学的知识,一是古诗朗诵,二是作者简介,三是文题解说,四是词语释义,五是诗意解读,六是主题归纳。

首先请听我给大家朗读一遍。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根据我刚刚读的语气,大家判断出来这首诗是什么样的节奏来读呢?大家很聪明,这么快就回答上来了,这首诗的节奏是二二三的读法。

请同学们自己也读一读。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常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

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他的代表作品有:《三吏》《三别》《春望》《杜工部集》等。

我们还学过他的哪些古诗呢?《春夜喜雨》。

当大家看到这首古诗的题目,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嗯,同学们非常聪明,闻就是听说的意思,官军指的是唐王朝的军队,那么题目的意思就是诗人听到唐王朝的军队收复了河南河北的失地。

此诗写于公元763年,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安史之乱”的头目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杀,他的部下纷纷投降,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安史之乱”从此结束。

杜甫在四川听到这一消息后写下了这首充满欢乐之情的七言律诗。

学习一首古诗不仅要会有感情地朗读,更要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那么请同学们再读一遍古诗,理解一下这些词语在今天的意思。

好,大家熟悉完了词语释义,那么根据词语释义自己来翻译一下句子,翻译的时候按照首、颔、颈、尾联来翻译。

首联: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剑门关外忽然传来了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我刚刚听到这个喜讯,止不住的泪水就洒满了衣裳。

颔联: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再看看夫人和孩子,他们哪还有一丝忧伤,我胡乱的卷着书稿和诗集,高兴地简直要发狂。

颈联: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在春光明媚的大好日子里我要放声歌唱,畅饮美酒。

趁着明丽的春光作伴,我正好和家人一起返回家乡。

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和家人)立即动身,从巴峡启程,穿过巫峡的叠嶂,一路顺流而下,就一直奔向洛阳。

同学们读了这首诗,也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那么你觉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
欣喜若狂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