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核心素养心得教师素养学习心得体会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显得尤其重要。
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
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
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通过学习,我感觉到高素质的教师首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即“师德”。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
教师素养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更影响到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影响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
教师的素养越高,对学生的素养教育越有成效;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越深入,教师的人文素养越能得利有效的发展。
两者相辅相成,因此,教师素养的修炼成为当代教师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任务。
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一个人不能停留在已经拥有的知识水平上。
因此教师要有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崭新的知识观,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只有用全新的知识、全新的理念来教育富有新时代精神的学生,从而为学生树立“学而不厌”的榜样,才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做到在教育的实践中游刃有余。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
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
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其次,高素质的教师还应是“专家型”的人才。
具体而言,教师应该是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的教学专家,他们有真才实学,有丰硕成果,受到学生们的尊重,对教育教学有发言权。
教师还应该是“大教育专家”,他们不局限于自己所教学科,而是思想开阔,视野宽广。
教师还应该是“教育管理专家”,他们明了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掌握教育教学原则规律,懂得教育教学心理,并有丰富的创造性和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
第三,高素质的教师还应具有创新精神。
让学生创新,老师自身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激烈竞争的时代,创新的能力,绝处逢生的能力,面对挫折的耐力等等,是取得成功的必备素质。
通过学习,我更发现教师的亲和力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
亲和力,词典里的解释是“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互相作用的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是指“在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
教师亲和力的高低常常取决于他的性格特征,如有的人生来不爱笑,有的人从小不爱亲近人,有的人天性爱热闹,有的人具有丰富的幽默细胞等等。
但亲和力又与“亲和动机”密切相关,亲和动机强,例如迫切需要得到学生的友谊,得到他们的支持合作的教师,其亲和力就高;亲和动机弱,例如无视学生的存在,或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把自己的权力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等等,亲和力就一定很低。
从这个角度看,亲和力又是与一个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
教师的亲和力,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可以获得学生的宽容和理解。
因此,某个教师可能在教学方面有所欠缺,但学生却能热情地学习,主动地思考,由此就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教学效果。
反之,如果教师自视甚高,不顾学生的感受,我行我素,唯我独尊,那就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即使他学问最高,课讲得最好,最终却不一定能实现教学的目标。
教师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关心学生,也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真理的追求。
教师亲和力的核心是民主平等的思想,只有把学生当成大写的人,当作自己的亲密朋友,才能容忍学生的缺点,尊重他们的话语权,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教师亲和力的理论是多元智能,只有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聪明的火花,都是可造之材,都值得自己花费心血去培养的教师,才能始终微笑地面对每个学生,并热情地关注他们的成长。
教师亲和力的目标是个性发展,教师拥有较高的亲和力,才会拥有宽广的胸怀,因而能够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允许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并真诚地帮助他们在非本学科领域里获得成功。
因此,教师除了要进一步培养科学文化素养,练好教学基本功,还要注意不断激发自己的亲和动机,努力提高自己的亲和力,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信赖、敬佩、爱戴的良师益友。
用心关爱,敬业奉献————提高教师素养之心得体会张小芬教师作为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肩负着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重责。
教师的素养高低,直接决定着青少年的未来。
参加工作以来的这段工作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良好的教师素养对学生、对教学的极端重要性。
“用心关爱,敬业奉献”,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对每一位教师都有着特别的意义。
一、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学生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对象,而且是一群特殊的对象。
每一位学生都是拥有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学习习惯、不同爱好、不同个性的个体。
简而言之,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特的。
这是每一位教师在面对学生之前都必须要认识到的问题。
按照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教学不只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教师的感情投入对于教学效果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我听过这样一句话:“请把学生当人看”,用词激烈,却发人深省。
学生也是有血有肉的,他们不仅需要我们知识的灌输,更需要爱的关怀。
根据这些时间的教学体验,我觉得作为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关爱学生:(一)、付出真心。
不管什么样的学生,你是不是真心对他,他都是一清二楚的,关爱学生不是口号,不是形式,是实实在在的付出才行。
(二)、信任与尊重。
每个人都有自尊,当然也包括学生。
而且学生还处在未成年时期,心里更加脆弱,一点点的猜疑、漠视都可能引起学生心理的巨大变化,更别说更严重的行为了。
所以作为老师在这方面一定要小心翼翼。
(三)、宽容。
宽容就是要教师拥有广阔的胸怀。
正如前面所说,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所以会有些习惯、行为、态度等是老师所不能认同甚至是容忍的。
但是作为教育者,如果我们不宽容,就相当于对这些学生关上了教育的大门。
“有教无类”这句话应该是我们宽容学生的最好理由。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与学生和谐相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的必备素养,也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
现在教育理念认为: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
只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信任教师,才会向教师敞开心扉,才会乐于向教师说出真情实感,才会把教师当作朋友。
而如果每个学生都能跟老师做朋友,那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就事半功倍了。
当然,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碰到一些自己不喜欢的、甚至跟自己作对的学生。
我们还要搞好关系吗?当然!从近处说,与这些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至少能保证你的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避免干扰。
从远了说,这里有一个笑话跟大家共同学习:“学校新来一年轻教师,校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考100分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以后他会成为科学家;考80分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他可能和你做同事;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以后他会捐钱给学校的; __的学生你也要对他好,他将来会当官的;中途退学的同学你也要对他好,他会成为比尔盖茨或乔布斯!”三:教学技能是教师必备素养教学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其核心在于知识的传授。
作为教师,相信我们都具备了相当的知识储备,但是如何把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是我们老师要面临的重大课题,这就是教学技能的重要性。
根据教育教学的经验,我觉得应该从这些方面来提高教学技能:(一)了解学生。
刚开始参加工作时因为不了解学生走了不少弯路,因此我更加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
了解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接受能力,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有的放矢。
(二)理解课程。
如前所述,教师都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素质,但是在教学的最初阶段,我却经历过“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的那种尴尬,就是因为对于课程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不足。
(三)设计教案。
了解学生和理解课程都能够帮助提高教学效果,但这丝毫不能降低撰设计教案的重要性。
在一次自以为非常熟悉的一节课上的一塌糊涂之后,我深刻认识到了实际教案的重要性。
设计教案,不仅是熟悉教学内容,还要对教学环节、教学手段巧妙地进行配置,甚至要考虑到突发情况。
(四)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丰富也是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条件。
除了传统的讲授之外,还要合理的运用提问、自学、讨论、绘图、多媒体展示等教学手段,对我们青年教师来讲更应该如此。
四、学习班主任管理技巧参加工作以来虽然没有担任过班主任,但是在优秀班主任老师的影响下,我也在不断积极向他们学习如何进行班主任管理。
我觉得班主任管理不只是用心付出就可以了,还要掌握相应的方法和技巧:(一)、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所以作为一个班主任一定要作为学生的模范、榜样。
(二)、树立积极向上的班级目标,引领学生前进。
有了目标,人们才知道奋力前行。
我想班级管理也是一样,只有大家确定了共同的奋斗目标,才会共同努力。
(三)建立并维持良好的班级管理秩序。
我认为班级管理首先不只是班主任的工作,而且班主任一个人毕竟有限,只靠一个人在努力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一个良好和有能力的班委组织是必要和必须的。
另一方面,我们要相信学生有能力管理好班级组织,而且这对学生来讲也是一个锻炼和提高的过程。
作为一名参加工作时间并不长的教师,在这段工作经历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挫折,当然也收获了很多经验和教训,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了提高教师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要继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积极把“用心关爱、敬业奉献”用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骨干教师(核心素养)培训心得xx年8月初,我有幸入选新密市骨干教师团队,在河南师范大学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培训。
我们此次培训的主题是核心素养背景下课程与教学。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学术水平高,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
在这十天,我们跟随刘小先一起开启轻松愉悦的“破冰之旅”;跟随李帅军教授探索教师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更有宋晔教授带着女儿和我们一起分享中外基础教育的不同;和全老师一起品尝了“世界咖啡”,发挥团队力量探索21世纪教师核心素养体系与构建;和熊建萍博士一起品味“心灵鸡汤”,探讨教师健康心理的维护和发展;使我们获得心灵的洗礼,在品味中得到智慧与快乐!社会压力、职业压力让我们的教师生存不易,需要学会自我调节,需要乐观的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