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析《尘埃落定》中“傻子”眼中的世界.

试析《尘埃落定》中“傻子”眼中的世界.

分类号:I学校代码:11460学号:10010213南京晓庄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试析《尘埃落定》中“傻子”眼中的世界An analysis of the "settled" "fool" in the eyes ofthe world所在院(系):文学院学生姓名:居凌燕指导教师:常小鸣研究起止日期:二○一三年十月至二○一四年五月二○一四年五月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1.坚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2.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3.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

4.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5.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摘要:《尘埃落定》是著名藏族作家阿来的优秀长篇小说。

小说一经问世,便引起强烈反响。

本文以《尘埃落定》中主人公傻子的特殊视角为切入点,分析阐述傻子眼中的独特世界。

傻子眼中的三个不同世界,展示了傻子这个人物“大智若愚”的傻子的性格特征,表现出傻子形象的特殊性。

傻子的人生遭遇和情感历程,再现了藏族封建土司制度由盛而衰、由存而亡的历史过程,体现了作者阿来在傻子形象上寄托的对社会历史及人生的独特思考。

关键词:傻子视角世界智慧历史规律Abstract::"Settled" is a famous Tibetan writer A Lai's excellent novel. In this paper, the dust settles "hero" fool perspective as a starting point, discusses the unique in the eyes of the world, through three different worlds in his eyes, showing the"still water runs deep" fool's inner world, in ord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particularity of the fools. And through their life experiences and emotional journey, reproduction of the Tibetan feudal chieftain system from prosperity to decline, from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death, the author in the image of the foolthe sustenance of the social history and the unique thinking of life.Key words:fool the perspective world wisdom the laws of history一、引论 (1)二、傻子与藏巴土司的世界 (1)(一)权力的世界 (1)(二)变迁的世界 (2)三、傻子心灵中的世界 (3)(一) 中国式智慧 (3)(二)人性之爱 (4)三、傻子与他人的世界 (5)(一)走进百姓内心的世界 (5)(二)日落前边境繁荣的世界 (6)结论 (6)主要参考文献 (7)文献综述 (8)致谢 (9)尘埃飞扬时,它狂飞乱舞而又肆意张扬。

喧嚣浮躁过后,尘埃的归宿一定是落地无声。

诗人阿来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尘埃落定》,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藏族土司制度由兴到衰的历史,尤其塑造了一个小说中带有传奇色彩的主人公——“我”,一个傻子。

傻子是汉藏混血儿,是藏族麦其土司的二儿子。

他既是个傻子,又是一个聪明人。

他有着深刻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又有着充斥灵性与敏感的内心。

他是色彩斑斓的多面体,有着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在他的世界里,有土司,有自己,还有他人;每个世界里那些爱恨情仇的画面都是他在为即将被历史车轮碾压消亡的藏族土司制度而唱的最后的挽歌。

一、傻子与藏巴土司的世界(一)权力的世界“傻子”是麦其土司醉酒后和汉族女人的产物,小说的开篇便描述了他的傻态:“一个月坚决不笑”,“两个月任何人都不能使我的眼睛做出任何反应”,“我一咧嘴笑,一汪涎水便从嘴角流了下来”。

与聪明的哥哥相比,从一出生,他的行为神态就已和常人迥然有异,他面容僵硬不受控制,眼神呆滞无光。

不仅如此,正常人能够自理的穿衣洗漱这类的生活基本技能,他都需要侍女卓玛来照应服侍,他离不开侍女,离不开奶妈,他就像襁褓里的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基本处于无知空白的状态。

在《尘埃落定》中,作者也做了如此的回忆性描述:“我记事是从下雪的早晨开始的,是我十三岁那个早晨开始的。

”孩童的成长不是平衡的,但十三岁的年纪早已过了初始记事的时刻,如此看来,他无疑是个十足的傻子。

他也因此而出名,人人都知道麦其家有个二少爷,他是个傻子。

在被人们当成傻子的世界里,他是幸福的,他的”傻“,让他在土司家族里拥有了许多别人不曾拥有的东西:侍女卓玛的贴身照顾;奶妈的唠叨关心;母亲像对待婴儿那样呵护着他。

他同父异母的哥哥,因为他的“傻”对自己承袭土司之位毫无威胁,从而对他亲密友爱;他的父亲麦其土司,不担心儿子间会有争权之战而对他无比包容。

他似乎很乐意当一个傻子,像傻子一样说着词不达意的话,做着令人费解的行为。

或者说,他也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傻子。

作者阿来曾在一些场合说过:“所有人,不论身处哪种文明,哪种国度,都有爱与恨,都有生和死,都有对金钱、权力的接近与背离。

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 也是不同特质的人类文化可以互相沟通的一个基础。

”《尘埃落定》中的土司世界就是一个等级严格的权利社会,例如土司所住的官寨,也体现了这种等级。

官寨的最高处居住着土司及家人,然后依次向下是:头人,百姓,科巴,家奴。

每个人的等级决定他所处的地位,而地位又决定尊严、财富以及命运。

小说中的主人公傻子,就是因为他是麦其土司的儿子,因此“出行时每次回头,都有壮硕的男人脱帽致礼,都有美丽姑娘给的灿烂笑容”。

这是土司权力带给他的荣耀。

但是“傻子”等级观念淡薄,他从母亲对待下人的态度里领悟到自己与下人的不同,但是由于他的“傻”,他的超然,没有看透这些荣耀和权利。

他使唤卓玛给他穿衣洗漱,却不是用命令的口气;他带领伙伴们打麻雀,自己并没有因为是“主子”而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索朗泽郎因为他的缘故被他母亲吊起来鞭打,他内心深有难过之意。

对于“傻子”来说,一个土司儿子的权利无非是有人与其玩耍;对于土司权力和尊严,,他不仅仅是因为傻而不想得到,更多的是因为超然世外的生活态度让他与权力保持相当遥远的距离。

在土司这个有着森严等级的王国中, 傻子因为自己的“傻”而与土司权力无缘。

正是如此,傻子才获得了自由发展的空间, 少了许多规矩和框框的约束, 使他成为了一个“聪明人”。

麦其土司与哥哥反感的不敢接受的外来事物,“傻子”却很热衷,例如对待翁波意西,从开始时对翁波意西的好奇,进而宽容他,最后接受了翁波意西。

这使得傻子自己的内心获得意想不到的发展, 也因此而活得超然,活得漂亮。

(二)变迁的世界做为一部有着淡淡牧歌情调的小说,《尘埃落定》以“傻子”独特视角里的与土司的世界告诉我们:时间总是向前,历史如同洪水早已没过了警戒线,土司制度无疑已是日落的夕阳。

“傻子”独自观察审视着这一切,无奈地望着土司世界走向死亡。

当种植罂粟让所有土司以为这是土司兴盛的标志时,傻子都认为这只是土司世界没落前的回光返照。

而各位土司体内梅毒的出现,身体的腐朽,更让他明白,一切都在朝着无可挽回的方向奔去。

然而,他不悲不喜,总是静静陈述着这一切,他说:“我看见麦其土司的精灵已经变成一股旋风飞到了天上, 剩下的尘埃落下来融入大地。

我的时候到了”,这其实就是一个“傻子”的没有人会相信的“聪明人”预言。

在他的眼中,一切都在无声无息地运动,时代在发展,历史在变迁,万物没有停滞的道理。

在他的眼中,各种人对权财的热衷迷恋以及各种人性的弱点全都暴露无遗。

与此同时,藏民族的忠情、忠义、忠死。

情感豪放、义勇当先、生死从容等民族特征也充分显示出来。

而作为身处其中的“我”,自豪于“我们”的纯真,却又明了土司制度野蛮封建的实质,知道土司制度灭亡的不可逆性。

翁波意西说“凡是有东西腐败的地方就会有新的东西生长”,在我看来,“傻子”本身便是土司制度的载体,内心的愚笨与聪明矛盾交织,他的“傻”让麦其土司儿子不会争权夺利而获得安宁,他的智慧又让麦其土司家获得滚滚财源。

他维护了土司制度,却又看清了土司制度的必然死亡的本质,他在复杂和历史行进中被历史抛弃。

在“傻子”的眼睛里,土司世界野蛮专制,即使有短暂的回光返照,但是历史规律不可抗拒。

“傻”让他超然于土司制度之外,他得以在自己的特殊视角内观察,思考,成长,成为一个洞中肯綮的“智者”和“聪明人”。

二、傻子心灵中的世界(一)中国式智慧有人说过:存在于权力世界之内的智慧,结局不是消失就是沉默。

历史上的智者不是将智慧断送在刑场就是将之藏之于名山传于后世,而“傻子”,却代表着中国智慧的另一种形态——大智若愚。

阿来说过:“傻子的原型是藏族民间传说中的一个智者,名叫阿古顿巴,是稚拙智慧的代名词。

”在《尘埃落定》中,在种罂粟还是种粮食的决策上,在公认的“聪明”哥哥的反对下,他用“无知”的眼神,直觉性的言语直入麦其土司的内心,令人刮目相看;并且,当多吉罗布在河边“把长而尖的双刃剑刺在了我的喉咙上”时,“傻子”不呼救,不求饶,只是笑着说:“让我下来,这样子令我不舒服。

”他对死亡的愚钝让想致他于死地的杀手放弃了杀他的念头。

傻子的眼神总是迷蒙的,他说:“好多事情虽然不是发生在眼前,但我能看见。

”他这种无意识的预测也许是神灵的帮助,使他沉寂的智慧如泉水般汩汩流出,让他成为一个在别人看来捉摸不透的“聪明的傻子”。

在他蒙头睡觉时,突然感到有什么地方传来了巨大的声响,立刻就“掀开被子冲出屋门,大声喊:‘开始了,开始了!’”使得他的父亲激动大叫“他预先就知道,他比我们先就知道!他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傻瓜。

”他还有着超强的感知力,当翁波意西二次失去舌头后,他仍然能与其不借助任何外在工具进行交流;当小尔伊带着他走进摆放受刑人遗物的房间时,他能立刻感受到神秘紫衣的力量;当他的哥哥在被仇人捅破肚皮时,他能精确感知到哥哥受伤的惨样。

他的这些沉寂的智慧,似乎只在黑夜里发光,而在多数时间内,他还是忠心耿耿地扮演着一个傻子的角色,不努力不出挑。

他聪明的光芒总是让人猝不及防地就被刺住双眼,而他的傻,却又渐渐让人不敢小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