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趣味教学策略简谈

小学语文趣味教学策略简谈

小学语文趣味教学策略简谈
摘要:新课改确定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这对于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学习积极性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的学习就成为了广大教师热门研讨的话题。

笔者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想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就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需要教师创造一个趣味横生的语文教学课堂,从课堂语言的设计到课堂情境的规划以及课堂提问、语文作业的设计都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丰富多彩、妙趣横生,进而实现他们对于学习的浓厚兴趣,为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语言;情境;提问;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0-224-01
一、运用趣味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言是教学的载体,也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媒介,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上课教室里欢声笑语不断,而有些教师上课课堂上则会显得死气沉沉,这其中就是教学语言在起作用。

小学时期的学生大多活泼好动、童心较强,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运用趣味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魅力、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比如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重点,为了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目标,我在识字、
写字教学中,恰当运用趣味性的语言,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还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每位学生都喜欢学习汉字。

笔顺规则是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教学中,我抓住低年级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征,恰当发挥趣味语言这一润滑剂的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回”字时,许多同学老是喜欢先封口后写里面的部分。

课上,我按照同学们错误的笔顺把这些字写在黑板上,并风趣地说:“有人想到家里做客,你们却先把门关了,叫人家跳窗进去啊?”学生听了,个个开心的笑了,也都心领神会,在以后的书写过程中谁也没犯类似的错误。

二、运用趣味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知识可谓博大精深,小学时期学生学习的知识涉及面也广,有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特色的植物动物,有古代的名诗佳句,也有现代的现代化的科普知识,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语文知识的多样性,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我在教《小小的船》时,作了如下设计:(配乐,师描述并贴“夜空图”;生闭上眼睛根据描述做动作,想象)让我们一起飞向蓝天,坐到月亮上。

看,蓝蓝的天上有许许多多星星一闪一闪,在向我们眨眼。

弯弯的月亮多像一只小船,让我们飞吧,飞吧!飞上蓝天,坐到月亮上。

师问:小姑娘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你坐在月亮上还看到了什么?说话训练:我坐在月亮上,看见()。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后,反复指导朗读课文第二句。

在这样富有童趣的情境中读读练练;诵读感受语
言美,学生读得美美的,并很快悟出其中之意;说话时想象意境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说话:东方明珠、长城、流星、外星人等一一闪现在他们眼前。

扎实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一定的时令节气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比如在冬至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冬至包饺子”的情境,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一些体会演示包饺子需要的材料、包饺子的方法以及包饺子的注意事项,让他们相互交流、讨论心得,在丰富他们民俗知识的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父母的辛苦,加深学生对于父母的感情。

三、运用趣味的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手段,通过提问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还能够活跃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另外通过提问还能够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发挥他们的课堂主体作用。

当然提问也是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的,通过趣味性的提问就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回答、敢于回答。

比如我在上《狐假虎威》这一篇文章时,我是这样提问的:你们见过老虎吗?它的脾气怎么样?大家觉得狐狸是怎么样的呢?“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怕谁?谁吃掉谁呢?”不用问,当然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

“但是老师今天要讲的故事却是老虎听从狐狸的话,他非但不敢吃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

你们说怪不怪?想知道是为什么吗?请打开课本《狐假虎威》。

此时,教师的提问激起了学生思维内部的矛盾,顿时,学生学习的兴趣立
即被激发出来,也收到了很好的提问效果。

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对于学生回答的评价、反馈,对于回答的好的学生,教师要表扬,对于回答的不好的学生,教师也要看到其回答的闪光点,给予激励性的评价,让他们不至于太丢面子,在以后的回答中敢于说出自己的心声,感受语文的趣味。

四、运用趣味的课堂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课堂提问一样,作业也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项目,通过作业能够让学生巩固所学习的知识,还能够让他们对于知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作业也是让学生进行知识“输入—输出”的一个重要途径。

当然作业的设计不能枯燥无味、墨守成规,作业的设计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比如作业的设计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对作业充满兴趣。

因此,我设计作业尽量使作业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

如,很多学生喜欢绘画,学习古诗《鹅》,我让学生根据诗文画一只“美丽的大白鹅”,把鹅在水中游的动作、神态用画展示出来;学习问句,我让学生做打电话游戏题,让学生扮演打电话人、听电话人互相问候,理解问句的语气;很多学生喜欢写模仿文,学了《春晓》,我就让学生进行改编,这样的作业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引导他们更乐意学习语文知识。

总之,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快乐的过程,不能让学生感觉学习是一项负担,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多挖掘趣味元素,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学习的趣味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