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2013.4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24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I卷(必做,共87分)注意事项:1.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2. 第1卷共20小题,1-13题每小题4分,14-20题每小题5分,共87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l C 12 N 14 O 16 C1 35.5 Cu 64—、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P53蛋白是由P53基因编码的一种蛋白质,在细胞内具有抑制细胞分裂的作用,目前已知它与人类50%的肿瘤有关。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P53基因的损伤或突变可能引起细胞癌变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过程中,P53基因不会表达C.胚胎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中P53基因的表达水平比较高D.神经细胞不能分裂,故细胞内无P53蛋白,也不含有P53基因2.下图表示某植物细胞内进行的一些生理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含有细胞器①的细胞必然含:有细胞器②B.细胞器①②都具有双层膜结构,都与能量代谢有关C.若同一植物细胞在I~IV状态下,Ⅳ中的CO2浓度最高D.置于光照条件下的为图I和III,置于黑暗条件下的为图II和Ⅳ3.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加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色素被破坏B.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可进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C.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DNA、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均用到龙胆紫溶液D.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可始终在低倍镜下进行4.取某植物的茎,切成等长的茎段若干,平均分为四组。
分别用生长素(IAA)、赤霉素(GA)进行处理,处理方式和茎段的生长结果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组为对照,茎段内不含有IAA和GA.B.相同浓度的IAA和GA对茎伸长影响相同C.IAA能促进根和茎的伸长,GA仅能促进茎的伸长D.IAA和GA两种激素促进茎段的伸长具有协同作用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突变、基因重组和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B.同种生物或不同种生物之间相互选择共同发展就是共同进化C.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导致生物进化,但不一定产生新物种D.同一种群长时间的地理隔离,不会导致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6.人类的某种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杂合子表现出的患病症状轻于纯合子。
下面是某人的家族遗传系谱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导致该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蛋白质结构异常B.控制该病的基因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C.II4和II5与正常异性结婚都会生出健康孩子D.若II5同时携带色盲基因,与正常男性婚配生出两病皆患孩子的概率为l/8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l2(SO4)3可用于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B.常温下用铝制容器盛装硝酸或浓硫酸C.使用催化剂提高可逆反应的平衡转化率D.利用二氧化硅和碳在高温下反应制取粗硅8.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随原予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若两种不同的核素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则二者一定不属于同种元素C.若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元素最高正价一定相同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其化学性质一定相似9.下列与有机物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烷和乙烯分别与Cl2反应均有二氯乙烷生成B.苯滴入溴水振荡后下层液体褪色,该过程发生了加成反应C.乙醇、乙酸、乙酸乙酯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D.蔗糖和麦芽糖属于同分异构体,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水解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Na2O2投入NH4Cl溶液中只可能生成一种气体B.铁分别与稀盐酸和硫反应,产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相同C.向饱和ZnS溶液中加入Na2S有沉淀析出,但KSP(ZnS)不变D.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后溶液褪色11.下列实验操作能使实验结果偏低的是A.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所测定的某酸溶液的pH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后摇匀液面下降,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所配制的溶液浓度C.用仰视量筒刻度量取的一定量浓硫酸所配制的0.1mol·L-1H2SO4溶液的浓度D.用待测液润洗的锥形瓶进行中和滴定所测定的待测液浓度12.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原理为,反应混合体系在平衡状态时SO3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D点时v 正<v逆B .反应C.若B、C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B、KC,则KB>KCD.恒温恒压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平衡向左移动13.下列与装置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a中,随着电解的进行溶液中H+的浓度越来越大B.图b中,Mg电极作电池的负极C.图c中,发生的反应为Co+Cd2+= Cd+Co2+D.图d中:K分别与M、N连接,Fe电极均受到保护不会腐蚀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创造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
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所用物理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卡文迪许巧妙地运用扭秤实验,用了放大法成功测出静电力常量的数值B .牛顿为了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了理想实验法C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15.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个力 F 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 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一定增大。
B .若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C .斜面对球的弹力保持不变D .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等于 ma16.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外力 F 作用下的 v — t 图象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判断物体在0~t 4的运动状态 A .物体一直在做曲线运动B .在 t 1~t 3 时间内,合外力先增大后减小C .在 t 1 、 t 3时刻,外力F 的功率最大D .在 t 1~t 3 时间内,外力F 做的总功为零17.使物体脱离行星的引力束缚,不再绕该行星运行,从行星表面发射所需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行星的第二宇宙速度v 2 与第一宇宙速度 v 1 的关系是2v 1.已知某行星的半径为地球半径的三倍,即3r R =,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不计其它行星的影响,已知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8 km/s ,则该行星的第二宇宙速度为A .8 km/sB .4 km/sC .82km/sD .42km/s18.一台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11:1,原线圈接入电压为220V 的正弦交流电。
一只理想二级管和一个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在副线圈上,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原、副线圈中的功率之比为11:1B .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0Ω,则1 min 内产生的热量为1200 JC .只将S 从1拨到2,电流表示数减小D .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动,则两电表示数均减少19.空间有一沿 x 轴对称分布的电场,其电场强度 E 随 x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 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O 点的场强最小,电势最低B .-x 1 处的电势和 x 1 处的电势相等C .电子从 x 1 处到-x 1 处的过程中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 .电子从 x 1 处到-x 1 处的过程中电势能一直减小20.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方,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PQ 为磁场边界。
一个半径为a 、质量为m 、电阻为R 的金属圆环垂直磁场方向放置于磁场中A 处,现给金属圆环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υ。
当圆环运动到直径刚好与边界线PQ 重合时的速度为2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圆环中的电功率为2224B a R υB.此时圆环的加速度为222B a mRυC.此过程中通过圆环截面的电荷量为22Ba RπD.此过程回路中产生的电能为0.75m 2υ第II 卷(必做129分+选做24分,共153分)注意事项:1.第II 卷共18个题,其中21— 30题为必做部分,31题未命题,32—38题为选做部 分,考生必须从中选择1个化学,1个物理和1个生物题作答。
不按规定选做者, 阅卷时将根据所选科目题号的先后顺序只判前面的1个化学,1个物理题和1个生 物题,其他作答的题目答案无效。
2. 第II 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必做部分】21.(13分)(1)某同学在研究“对不同物体做相同功情况下,物体质量与速度的关系”时,提出了以下四种猜想:A .m υ∞B .1m υ∞C .2m υ∞ D.21m υ∞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该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将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固定在长木板一端,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块上,木块右侧固定一轻弹簧,用连接纸带的小车压缩弹簧至长木板的虚线处由静止释放,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选取点迹均匀的一部分纸带,计算出小车匀速运动的速度1υ,测出小车的质量1m ;然后在小车上加砝码,再次压缩弹簧至木板虚线处由静止释放小车,计算出小车和砝码匀速运动的速度2υ,测出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2m :再在小车上加砝码,重复以上操作,分别测出3υ、3m ……。
①每次实验中,都将小车压缩弹簧至长木板的虚线处由静止释放,目的是_____________;若要消除每次实验中小车和纸带受到的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次实验采集的五组数据如下表:由表格数据直观判断,明显不正确的两个猜想是A 、B 、C 、D 中的__________;若对某个猜想进行数据处理并作图,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则图中的横坐标应是_____________。
(2)冬、春季节降水量少,广东沿海附近江河水位较低,涨潮时海水倒灌,出现“咸潮”现象,使沿海地区的城市自来水中的离子浓度增高,电阻率变小,水质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