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产业

马产业

马产业现状1.国外马产业目前,国外的马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尤其是赛马业发展迅速,从世界各国马产业的实践经验看,赛马业是各自国家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来源,从直接的上缴税收到捐助慈善事业,从解决大量人员就业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都可以说明赛马的经济重要性和社会重要性。

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近几十年主要培育出专门化程度很高的竞赛型马品种,用于场地速度赛马业,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全世界目前约有 2000个赛马场,分布在88 个国家。

1.1美国美国现代马业是美国重要产业之一,已超过其服装业"电影业和家具制造业;马业为美国提供了140 万个全日制工作岗位,大于铁路运输"广播电视"石油煤炭产品制造业。

现代赛马的主要品种—纯血马的生产,美国第一,估计纯血母马总数量为 8~10 万匹!在赛马总会管辖下的养马场总共约3000个左右。

美国共有152 个平地赛马场,各大城市均有自己的赛马场。

年投入赛马业的经费为50 亿美元以上。

观看赛马的人仅次于看足球赛的人,赛马已成为人民文化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

美国赛马业均为综合经营的经济实体,资金雄厚,收益可观,为国家税收和公益慈善事业的强大支柱之一。

1.2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马业,尤其是赛马业是澳大利亚第三大产业,仅次于羊毛和煤炭业,其所雇佣的职工人数位居全国各个行业中的第五位,说明赛马业的地位确实独特而重要。

澳大利亚的马匹总数在90~150 万匹之间,参加赛马的主要品种有两个,一个是以平地赛马为主的纯血马,另一个是以轻驾车赛马为主的美国标准马,两者之中,以纯血马占有绝对优势。

澳大利亚的纯血马的数量居世界第二位,仅列于美国之后。

纯血马赛马业对澳大利亚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为 7.6 亿澳元。

澳大利亚共有 3个马匹屠宰场,每年约屠宰4.5万马匹。

马肉主要是出口,用于人的膳食消费,主要销往日本和欧洲。

利用多余马匹向国际市场提供马肉产品是澳大利亚养马业的一个分支。

1.3 法国法国是世界上著名的养马大国,也是奥林匹克马术运动和世界平地赛马运动的发达国家。

法国的赛马在欧美久负盛名。

对于喜爱马的法国人而言,除了赌马的博彩意义之外,赛马本身也是一种文化。

如今全法国有 274 个跑马场,3500 名马主,共有5万人在从事与赛马有关的工作。

与赛马有关的机构主要有两个:马会和PMU。

马会的前身是1833 年成立的赛马促进会,它负责组织法国所有的赛马比赛和训练。

而PMU 则是负责赛场之外的博彩业,属于国家财政部分管。

法国养马场制定了一套复杂但科学的管理体系,在兼顾牲畜的使用价值外,还考虑保存品种的多样性,许多挽马和驴的品种得以保存至今。

国家养马场在法国各地有 23个种马场。

从上世纪50年代起,法国养马业主要提供障碍跳跃比赛用马。

表- 法国马肉消费量从表看出,马当做食品的来源的概念发生变化了,并马肉消费量慢慢地下降。

尽管随之影响其他肉类的食品安全危机的略增加,但在法国人均马肉消费量继续下降。

会员,其他方式的参与者,所有运动爱好者(a),骑马(b)1.4 英国英国是英纯血马的故乡,也是世界赛马业的发源地。

据1999年资料统计,英国约有 1.3 万匹参加比赛的英纯血马。

赛马业是英国马业的核心,由英国赛马委员会—全英赛马业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

英国纯血马的流通主要通过两家拍卖公司—顿卡斯特纯血马拍卖公司和塔托索马匹拍卖行的经营来实现。

每年通过拍卖成交的纯血马约12800 多匹,价值 1.78亿英镑,约合 3 亿多美元。

达勒种马场管理公司是英国最大的纯血马育马跨国公司,在英国有 11 个种马场,培育出许多世界著名的赛马和种马,约有1300 匹一流的纯血马,其中赛马 570 匹。

在英国还存在着一批纯血马销售和运输的代理商。

英国马业十分重视教育与培训!在英国赛马文化的发祥地Newmarket 设有英国赛马学校。

英国马业还通过赛马税收投注委员会成立了动物卫生信托基金,资助马匹兽医研究和马病诊断研究。

根据Henley(2004)的报道英国的马术行业贡献于3.4百万欧元(£),使负责任5百万消费者(占总人口的11%)的积极参与多种方式的工业。

仅仅马术工业直接聘用50000人,而人间接聘用150000-250000。

1.5 意大利意大利是在欧盟生产马肉中消费最高的欧洲国家。

它是法国制作肉用马驹的市场。

71%的活体的动物被送到意大利,并在那儿育肥出栏。

但是近10年以来意大利马肉消费量每年以30%下降,如,从~70000 到50000顿。

而且,活体动物的进口正在失去肉类的直接进口,在2000年之前占马肉的三分之一,而现在占50%以上。

2 我国马产业我国马匹大部分分布在北方地区,即兰州以西的新疆、青海,以北的内蒙古东北、华北北部,以南的四川山地、云贵高原。

东北、西北、华北马匹总数约占我国马匹总数的 3/4。

我国目前已在现有的地方优良品种,如伊犁马的基础上,引进国外良种进行杂交改良,提高其运动性能,以培育出国产运动用马,满足国内运动用马的市场需求。

这种做法既符合我国的国情、国力,又能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丰富马资源,有利于国内马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为适应赛马事业的需要,广州、深圳、北京、西安、成都、呼和浩特等地相继兴建了具有国际水准的赛马场。

旅游用马更是越来越火,已成为现代消费和健康的时尚。

对良种马匹的改良、引进史无前例。

近年来中国马业与世界马业的交流也日益增加,国内马业企业家、学者、马术运动员教、练员、马兽医、练马师、教授等先后到德国、法国、澳大利、香港等地进行学习深造。

为配合现代马业文化的需要,2003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马文化博物馆。

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和转变,马产业组织机构的健全和有效运转以及对地方优良马种的不断改良,我国的现代马产业的发展速度将更加迅速。

2.1 地方优良品种世界马匹总数为5 815万。

中国有马近892万,居世界第一,主要分布在北方几个省区。

如今我国拥有15个地方品种和11个培育品种。

马品种数量约占全球的10%左右。

我国马种资源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如蒙古马、伊犁马、三河马都是我国的优秀马种。

在加强地方品种育种的同时,设立专门化的纯血马育种场,适当引入外血,就能够培育出适合我国马业发展的优秀赛马品种和马术品种。

结合自身情况及特点,研究调查我国马种资源多样性,提出并实行切合实际的保种育种方案,是我国马业转型的基础。

2.2 马产品及相关产品马产品,除马奶和马肉外,还包括皮、毛、血、骨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以及马血清、孕马血清等药用生物制品。

我国马匹数量巨大,原材料丰富,特别是马肉资源丰富,而价格却较低,与其自身价值不匹配,发展空间巨大。

如能对上述产品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将能丰富食品、饲料、制革、医药和生物等工业原料,对提高马产业整体经济效益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马业相关产品包括马疗、马术用品、马匹的诊治设施设备等都可以成为我国马业发展的切入点。

而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也随之改变,国内对马肉的需求逐渐增加,而出口欧美马肉市场更是我国马业未来发展方向。

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及作者整理,我国2010年生产马肉201600t,居世界首位,占全球产量的27.43%,马肉产值为1.1亿美元,居全球第三,占全球总产值的9.91%。

以上数据表明,我国马肉产量虽然大,但与其对应的价值并不高,马肉质量品质的提高也是我国马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

2.3 日益受欢迎的休闲骑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骑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骑马正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时尚!骑马俱乐部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如今我国的骑马俱乐部已经超过500所,许多旅游胜地的骑马服务业得以蓬勃发展。

而骑马俱乐部不仅是体育休闲娱乐场所,也是文化艺术圣地,不少俱乐部以马文化为主线的设计会给人最大的欣慰。

而让青少年参加骑马活动也是家长们愿意看到的,因为这比让青少年去酒吧、网吧更加健康、高尚。

我国矮马资源丰富,适合青少年儿童及妇女骑乘,如今已逐渐成为休闲骑乘用马的重要组成部分。

2.4 具有赛马的先天条件赛马,作为现代马业的核心部分,可以带动一个包括饲养、育种、调教、骑乘在内的密集劳动型产业。

我国赛马同样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以及云贵等地的少数民族都有赛马节、赛马会之类的传统。

我国群众对于赛马也一直具有浓厚的兴趣,据2007年数据显示,我国赛马场数量已突破200所,许多城市都已建成大型赛马场。

这都为我国发展马业博彩提供了先天的基础,只要合理管理,做好立法监督引导工作,赛马这一现代马业的核心产业会为我国马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1.5 新疆马产业新疆具有天然的马产业发展资源优势,目前全疆天然草原面积达7 亿亩,其中适宜养马的草原约占 45%左右。

全疆马匹存栏85.6 万匹,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总数的15%。

马肉产量约占全国的30%,是全国马肉、马乳的主要产地和消费大区。

全疆马品种数量也居全国各省区之首,目前有哈萨克马、巴里坤马、焉耆马、柯尔克孜马等 4个地方品种,以及伊犁马、伊吾马 2个培育品种。

新疆马产业发展资源优势集中,伊犁河谷马的产业聚集度最高,规模效益突出。

天然草原中等级别以上的达到 90%。

马匹存栏35.36万余匹,占全疆总数的 42%,马肉产量占全疆的 42.5%。

伊犁马是国产运动马第一品牌,70%的国产运动马为伊犁马,在国内许多重要比赛中,成绩居全国前列。

伊犁种马场"昭苏马场拥有近 1.5 万的核心种群,具有良好的繁育发展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