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加强化学药品及实际的管理,规范药品及试剂的使用,确保药品及试剂的存储和使用安全,确保检测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三职责范围
四危险化学药品的分类
化学药品的分类方法很多,为了便于储存和使用管理,在此按照化学品的危险性质进行分类,分为一般化学药品和危险化学药品。
危险化学药品分类如下:
4.1易爆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易爆品包括过氧化钠、过氯酸盐、硝酸盐、过氯酸等。
4.2压缩气体及液化气体
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4.2.1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4.2.2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4.3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是指闪点不高于63℃的液体。
包括乙醇、丙醇、石油醚、汽油、煤油、二硫化碳、甲酸乙酯、苯、甲苯等。
4.4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4.4.1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 对热、撞击、摩擦敏感, 易被外部火源点燃, 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
4.4.2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 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 放出热量, 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4.4.3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 发生剧烈化学反应, 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
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4.5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4.5.1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 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
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 其本身不一定可燃, 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
4.5.2有机过氧化物系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 其本身易燃易
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
4.6有毒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进入肌体后, 累积达一定的量, 能与体液和器官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 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经口摄取半数致死量:固体LD50≤500mg/kg; 液体LD50≤2000mg/kg; 经皮肤接触24h, 半数致死量LD50 ≤1000mg/kg; 粉尘、烟雾及蒸气吸入半数致死量LC50≤10mg/L的固体或液体。
4.6.1氰化物:包括氰化钾、氰化钠、氰化亚铜、二苯基碳酰二肼等。
4.6.2砷化物:包括三氧化二砷、五氧化二砷、砷酸、亚砷酸钾等。
4.6.3汞盐:包括氯化汞、氧化汞、溴化汞、碘化汞、汞单质等。
4.7 放射性物品本类化学品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q/kg的物品。
4.8腐蚀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
与皮肤接触在4h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 6.25mm/年的固体或液体。
腐蚀品包括盐酸、硝酸、硫酸、高氯酸、氢氟酸、氢溴酸、磷酸、过氧化氢、溴水、碘、冰乙酸、氢碘酸、氢氧化氨、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等。
4.9化学检测室使用的药品如下表:
五化学药品的储存:
5.1一般化学品
5.1.1化学药品进入实验室的试剂贮存室,应该严格检查与验收,按照性质进行分类,根据分类情况进行隔离存储,并做好登记,经常清点、保持账物相符。
5.1.2危险品和非危险品应分类存放,理化性质互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也应该分类隔离存放。
化学药品分类时,无机物按酸、碱、盐分类,有机物按官能团分类。
5.1.3对性质特殊的化学药品应根据其特性进行保护性包装,如受光易变质的应装在避光容器内;易挥发、潮解的要密封;长期不用的应蜡封;装碱的玻璃瓶不能用玻璃塞等。
5.1.4所有化学药品都不能露天存放,药品保管室要保持干燥、阴凉、通风、低温,要按规定在存放室内配备防盗、防火设备(如水、细沙、灭火器等),禁止吸烟和明火,并远离水、电、震源,对各类用电线路、电器应做好定期检查工作,消除隐患以保证安全。
5.1.5所有化学品都有明显标签,标明药品名称、质量规格及生产日期;最好还有危险性质的明显标志,标签掉失应照原样贴牢或按原内容补齐贴牢。
5.1.6无名物、变质物要及时汇报处置。
5.1.7贮存室或药柜必须保持整齐清洁;经常检查药品瓶子包装完整情况,标签是否完整,有无其它危险隐患,以确保药品室的安全。
5.2危险化学药品
药品管理人员对剧毒、爆炸性危险化学药品严格管理,对危险化学药品单独建账,做到帐物相符。
5.2.1易燃液体:密封,防止倾倒和外溢,存放在阴凉通风的专用橱中,要远离火种(包括易产生火花的器物)和氧化剂。
5.2.2强氧化剂:跟酸类、易燃物、还原剂分开,存放于阴凉通风处。
5.2.3腐蚀品:根据性质盛于带盖(塞)的玻璃或塑料容器中,存放在低温阴凉处。
5.2.4剧毒药品要有专门的毒品及强酸橱柜,须实行双人双锁保管,做好安全防盗工作,领用要签名登记。
如化学危险品、剧毒品被盗,要立即报告领导,并通知当地公安部门查处。
六化学药品的使用
6.1化学检测室新工入职必须先学习《理化室管理规定》及化学品的MSDS,对于新的(试)验项目及未使用过的化学药品,每一位参与人员都应先学习相关药品的MSDS,充分了解相关药品的物化性质、急救和防火知识。
6.2 配制试剂应标明试剂名称、浓度、配制日期、有效期等信息;绝对不要在容器中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药品;使用时应明确试剂信息,以免误用。
6.3实验操作中都应该佩戴合适的个人保护用具,必要时佩戴防护眼
镜,并在通风橱中进行。
6.4稀释硫酸时,必须在硬质耐热烧杯或锥形瓶中进行,只能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边倒边搅拌,温度过高时,应冷却或降温后再继续进行,严禁将水倒入硫酸中。
6.5开启易挥发液体试剂之前,先将试剂瓶自来水流中冷却几分钟,开启时瓶口不要对人。
6.6取用药品和试剂时,应使用专用工具(如药匙、滴管、移液管等),切不可交叉使用,以免造成药品或试剂的污染。
6.7取用药品和试剂时,应以“用多少,取多少”为原则,避免过量取用药品,且已取出的药品和试剂不可倒回原来的试剂瓶中,以免污染药品或试剂。
6.8药品及试剂的使用,应保证在有效期以内,避免使用已失效的药品,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6.9实验室应配有洗眼器,以备试剂不慎喷洒在眼部时紧急冲洗。
6.10实验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6.11实验室使用火源,必须有人监护,并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6.12化学危险品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事故,应及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严重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报警。
6.13试验室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及其它应急物资,消防器材应该经常保养和维护,时刻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进入试验室工作的人员都应该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
6.14实验室钥匙要加强管理,不得私自配备或转借他人。
七化学废液的处置
7.1化学实验室产生的无重金属存在的废酸液和废碱液,分别收集到酸液桶中和碱液桶中。
收集满后或一个时间段后进行集中处理,处理方法如下:①将酸性废液与碱废液中和使其PH值达到6-9 ②采用投药中和法,废酸常用中和剂为工业用纯碱、烧碱、氨水、碳酸钙。
③采用投药中和法,废碱常用中和剂为工业用硫酸,盐酸或硝酸。
7.2含砷废液的处理。
在含砷废液中加入生石灰,调节并控制PH值为8左右,即可生成砷酸钙和亚砷酸钙沉淀待沉淀分离后,滤液即可直接排入下水道。
化学废液的处理
7.3含汞废液的处理方法:化学凝聚深沉法:含汞废液先用NaOH把废液PH值调至8-10,加入过量的硫化铁,使其生成硫化汞沉淀,再加入一定量的硫酸亚铁作絮凝剂,将在水中难以沉淀的硫化汞微粒吸附而共同沉淀,然后静置,分离经过滤后,清液可排入下水道。
少量残渣可埋于地下,大量残渣可用焙烧法回收汞。
7.4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液加碱或加Na2S把重金属离子变成难溶性的氢氧化物或硫化物而沉积下来,从而过滤分离,少量残渣可埋于地下。
7.5空装药瓶按类别收集经过酸洗或碱洗中和处理过再做废品处理。
7.6对于本部门不能处理的有机溶剂废液,应收集在容器中,标明废液的主要成分,送相关部门解决。
一个处处像别人表明自己优秀的,恰恰证明了他(她)并不优秀,或者说缺什么,便炫耀什么。
真正的优秀,并不是指一个人完美无缺,偶像般的光芒四射。
而是要真实地活着,真实地爱着。
对生活饱有热情,满足与一些小确幸,也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内心始终如孩童般的纯真。
要知道,你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都是为了不辜负所有的好年华。
一个真实的人,一定也是个有担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