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机安全管理学复习思考题

农机安全管理学复习思考题

A.正确性B.准确性
C.灵活性D.反应速度
d
高压电器设备失火时,不能用下述哪种灭火剂灭火?( )
A.水B.化学泡沫
C.二氧化碳D.化学干粉
E.1211
ab
海因利希法则的含义是当发生总计为330次生产事故时,其中造成死亡、导致重伤和没有形成伤害后果的分别为( )。
A.1∶29∶300B.29∶300∶1
C.3级D.2级
b
事故现场勘察的依据是( )。
A.现场的客观存在B.当事人和目击者的陈述
C.其他人的陈述D.事故处理人员的想像
E.推理
ab
事故应变能力的提高需要靠( )。
A.技能学习B.经验积累
C.心理品质的培养D.练习
E.请教
abc
视距是驾驶员可以辨清车前路面情况的距离,影响交通安全、行车速度和道路的通行能力等,道路建设中主要考虑的视距有( )。
C.操作场内外环境D.生活环境
E.季节
abcd
预防农机事故发生应考虑的因素有( )
A.隔离危险因素B.机具(人)安全防护
C.机具维护预防D.刺激、警示
E.教育、激励
ABCDE
二、基本概念解释
基本概念解释
答案
“排他性”心理
驾车行驶中的一种心理现象,即排除他人的心理,这种心理容易引起交通事故。职业的特点使驾驶员都有早点到达目的地的潜在意识,跑长途的驾驶员这种意识尤为强烈,因此在行驶中,当他看到有人横过马路就感到厌烦,看到红色交通信号就感到着急,看到前面车辆就一心想超过去。这种排他性心理往往会使驾驶员失去理智,甚至发生不主动避让行人、闯红灯、无理超车等有意违章行为,结果导致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C.300∶29∶1D.300∶1∶29
a
火灾是燃烧的结果,而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哪些条件( )。
A.燃油B.助燃物
C.着火源D.空气
E.可燃物
BCE
交通标志的三要素是( )。
A.大小B.高度
C.颜色D.形状
E.符号
cde
交通量、车速和密度之间的关系是( )。
A.平均流量=平均密度×空间平均车速
B.平均流量=平均密度×时间平均车速
A.汽油B.柴油
C.酒精D.润滑油
E.煤油
ace
农机安全管理中的法制的基本内容是( )。
A.立法B.执法
C.守法D.督法
E.违法
abcd
农机安全系统的构成为( )。
A.由农业机械或人组成的一元系统
B.由农业机械和人组成的二元系统
C.由人、机、环境组成的三元系统
D.由人、机、环境和管理组成的多元系统
c
动视力
指在人及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的情况下,视觉对物体的辨识能力。
割集
在事故树分析中,事故树作成后,得到许多基本事件,基本事件可以进行集合。能够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割集。
轨迹交叉原理
“轨迹交叉论”是指在人一机系统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应从人和物两方面共同考虑。人及机器的安全可靠性丧失,分别是人、物两系列中能量逆流的结果。人、物两系列能量逆流的轨迹交叉点就是伤亡事故发生的时空。如果能够采取安全管理措施,使人或物的系列中不发生能量逆流现象。或者人、物两系列能量逆流的轨迹不能相交,则伤亡事故就不会出现。
abcde
农业机器的安全可靠性包括( )。
A.防护性能B.操纵性能
C.稳定性能D.制动性能
E.环保性能
abcde
评价拖拉机制动性能的参数为下列哪几个参数之一( )。
A.制动距离B.制动力
C.制动减速度D.制动时间
E.制动跑偏性能
abc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是( )。
A.可燃物B.助燃物
C.着火源D.空气
A.停车视距B.回避视距
C.超车视距D.会车视距
E.转弯视距
abc
速度是单位时间内车辆的运行距离,用下列哪个公式表示( )。
A.速度(km/h)=距离(m)/时间(s)
B.速度(km/h)=3.6×距离(km)/时间(s)
C.速度(km/h)=距离(m)/时间(h)
D.速度(km/h)=3.6×距离(m)/时间(s)
C.平均流量=平均密度×区间平均车速
D.平均流量=平均密度×临界车速
a
可燃物中有一类为可燃液体,按其闪点又分为易燃液体和可燃液体,下列液体中属可燃液体的是( )。
A.汽油B.柴油
C.润滑油D.食用油
E.煤油
bcd
可燃物中有一类为可燃液体,按其闪点又分为易燃液体和可燃液体,下列液体中属易燃液体的是( )。
D
拖拉机前轮定位参数中能够在保养中检查调整的是( )。
A.前轮前倾B.前轮外倾
C.转向节立轴后倾D.前轮前束
D
拖拉机在坡道上制动时,易出现下滑的情况是( )。
A.上坡易出现下滑B.下坡易出现下滑
C.上、下坡时出现下滑的几率相同D.上、下坡时都不会出现下滑
a
影响农机操作人员疲劳的因素有( )。
A.睡眠时间及质量B.身心条件
《农机安全管理学》复习思考题
一、选择题
选择题
答案
爆炸和燃烧本质上相同,差别在于( )。
A.燃烧种类不同B.燃烧能量不同
C.燃烧过程不同D.燃烧速度不同
d
从安全用电方面考虑,区别高、低压的电压为( )。
A.220VB.250V
C.360VD.380V
b
反应能力是安全驾驶的保障,其中对机器安全操作影响最大的是( )。
农机安全系统有以下属性( )。
A.整体性B.相关性
C.目的性D.独立性
E.特殊性
ABC
农机操作人员必需掌握的机器操作技术为( )。
A.性能操作技术B.安全操作技术
C.制动技术D.转向技术
E.装载技术
ab
农机事故的预防原理有( )。
A.隔离危险因素B.机具(人)安全防护
C.机具维护预防D.刺激、警示
E.教育、激励
安全
人身不受伤害和财物不受损失的状态。
安全三角形
人、机、环境分别代表三条边,三条边首尾相连,将事故严密封闭在三角形内。或画图表示。
超车视距
视距是指驾驶员可以辩清车前路面情况的距离。超车视距是指驾驶员超车时,对被超车及已车的距离、被超车左则能否允许已车超过的间距及对面来车及已车的安全超车距离等的准确判断。
E.燃油
ABC
人体三大生物节律中体力节律、情绪节律和智力节律的周期分别为( )。
A.23,28,33B.21,25,29
C.22,28,31D.21,28,35
A
生产安全事故按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一般分为( )。A.3级B.源自级C.5级D.6级B
生产活动中,危险性一般分为( )级。
A.5级B.4级
海因利希法则
海因利希法则的含义是当发生总计为330次生产事故时,其中造成死亡、导致重伤和没有形成伤害后果的次数分别为1∶29∶3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