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散文1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散文1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散文1)
张晓凤
①小男孩走出大门,返身向四楼阳台上的我招手,说:
②“再见!”
③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那个早晨是他开始上小学的第二天。

④我其实仍然可以像昨天一样,再陪他一次,但我却狠下心来,看她自己单独去了。

他有属于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

母子一场,只能看作一把借来的琴,能弹多久,便弹多久,但借来的岁月毕竟是有归还期限的。

⑤他欢然
..地走出长巷,很听话他既不跑也不跳,一副循规蹈矩的模祥。

我一个人怔怔地望着巷子下细
细的朝阳落泪
..。

⑥我想大声地告诉全城市.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们一个小男孩,他还不知恐惧为何物,我却是知道的,我开始恐惧自己有没有交错?
⑦我把他交给马路,我要他遵守规矩沿着人行道走,但是,匆匆的路人啊,你们能小心—点吗?不要撞到我的孩子,我把我至爱的孩子交给了纵横的道路,请容许我看见他平平安安地回来。

⑧我们不曾搬迁户口,我们不要越区就读,我们让孩子读本区内的国民小学而不是某些私立明星小学,我努力去信任自己国家的教育当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儿女为赌注来信任——但是,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们,你们能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们一个欢欣诚实又领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⑨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当然,他也要读报纸、听音乐或者看电视、电影……古往今来的撰述者啊!各种知识的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从你们那儿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还是哺之以糟粕?他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还是学会奸滑诡诈?当我把我的孩子交出来,当他求知若渴的时候,世界啊,你给他的会是什么呢?
⑩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呢?
14.结合全文内容,请依次写出文章中的“你们”所指代的内容。

15.作者写作此文时与送儿子上小学已相隔多年,文中有一处插叙点明了这一点,请找出来。

16.第⑤段中,写孩子是“欢然的”而“我”却“落泪”了,这是为什么?
17.第⑨段中有两组反义词,请写下来,并说说作者这样正反对举有什么用意。

18.作者在第⑥—⑨段的叙述中变成了第二人称,这有什么好处?
19.作者在⑥—⑩段中接连发问,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20.面对文中母亲发自肺腑的呼声,作为孩子的你,该做些什么呢?
[闯关提醒]
这是一篇议论性很强的散文,试题中涉及到“表现手法”的知识点有:比拟手法的运用(指出比拟的对象)(如第14题);记叙中的插叙手法(如第15题);对比手法的体现及其作用(如第16、17题);变换人称的手法(如第18题);问句的运用及其表达作用(如第19题)。

【答案】
14.城市、路人、学校、白往今来的撰述者、知识的传递者。

15.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那个早晨是他开始上小学的第二天。

”16.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无忧无虑,单纯而快乐,因此是“欢然的”;而“我”作为母亲,对儿子既疼爱难舍又对他的现在和未来担忧不安,所以会“落泪”。

17.“琼浆”和“糟粕”,“正直忠信”和“奸猾诡诈”;作者这样用是为了指出知识媒介对孩子可能造成的截然相反的影响,以自己深深的担忧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

18用第二人称能拉近距离,形成面对面坦诚交流的局面。

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更有利于作者感情的抒发。

19.表现了作者急切忧虑的。

动情。

20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结合选文内容作答,如“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要认真地读书学习,要学会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