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为数据中心5800交换机01-01 接口基础配置

华为数据中心5800交换机01-01 接口基础配置

1接口基础配置关于本章1.1 接口简介通过本小节,您可以了解到设备的接口分类和接口编号规则。

1.2 配置接口基本参数配置接口基本参数,包括接口描述信息、接口流量统计时间间隔功能以及开启或关闭接口。

1.3 维护接口您可以通过清除接口统计信息以方便查询一定时间内接口的流量信息。

1.1 接口简介通过本小节,您可以了解到设备的接口分类和接口编号规则。

接口分类接口是设备与网络中的其它设备交换数据并相互作用的部件,分为管理接口、物理业务接口和逻辑接口三类,其中:l管理接口管理接口主要为用户提供配置管理支持,也就是用户通过此类接口可以登录到设备,并进行配置和管理操作。

管理接口不承担业务传输。

关于管理接口的详细配置,请参见《CloudEngine 7800&6800&5800系列交换机配置指南-基础配置》。

设备支持的管理接口如表1-1所示:表1-1各管理接口介绍l V100R005C00版本下,仅CE6850-48S6Q-HI支持Mini USB接口。

V100R005C10及以后版本,CE6850-48S6Q-HI、CE6850–48T4Q-HI和CE6850U-HI支持Mini USB接口。

l CE6850HI和CE6850U-HI设备上有两个Combo类型的管理接口,每个Combo口包括一个光接口和一个电接口。

光接口和电接口只能同时激活其中一个。

l物理业务接口物理业务接口是真实存在、有器件支持的接口。

物理接口需要承担业务传输。

物理接口有时也被称为端口,为便于描述,在本手册中,统一描述为接口。

设备支持的物理接口如表1-2所示。

表1-2物理接口缺省情况下,设备的以太网接口工作在二层模式,如果需要应用接口的三层功能,可以使用undo portswitch命令将接口转换为三层模式。

l逻辑接口逻辑接口是指能够实现数据交换功能但物理上不存在、需要通过配置建立的接口。

逻辑接口需要承担业务传输。

设备支持的逻辑接口如表1-3所示。

表1-3逻辑接口分类管理接口编号规则设备提供Console、MEth、Mini USB三种管理接口。

管理接口的编号规则如下:表1-4各管理接口编号物理接口编号规则物理接口的编号规则如下:CloudEngine 7800&6800&5800系列交换机采用“堆叠号/子卡号/接口序号”的编号规则来定义物理接口。

l堆叠号:表示堆叠ID。

l子卡号:表示设备支持的子卡号。

目前暂不支持子卡,统一取值为0。

l接口序号:表示设备上各接口的编排顺序号,从1起始编号。

表1-5物理接口编号规则接口拆分有两种编号规则:V100R003C00以前版本,支持按照顺序增加编号规则;V100R003C00及以后版本,支持按照维度增加的编号规则。

假设40GE接口编号为40GEx/y/n,按照上述两种编号方式将40GE x/y/n拆分为4个10GE接口后,具体接口编号如下:l按照增加维度的编号规则,支持拆分的各个形态设备上的接口编号分别为40GE x/y/n:1、40GE x/y/n:2、40GE x/y/n:3、40GE x/y/n:4。

l按照接口顺序的编号规则,不同形态设备上的拆分接口编号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CE7800系列交换机不支持此种编号规则。

)–对于CE5850-48T4S2Q-HI和CE5855EI,拆分编号40GE x/y/n拆分后的接口编号为10GE x/y/[ 4n + z ](z表示接口位置,取值为1~4)。

–对于CE6800系列,拆分编号40GE x/y/n拆分后的接口编号为10GE x/y/[ 48+ 4(n-1) + z ](z表示接口位置,取值为1~4)。

如表1-6所示,举例说明不同形态上的40GE1/0/1、40GE1/0/2接口在两种不同拆分方式后的接口编号规则。

表1-6不同拆分方式后的接口编号规则1.2 配置接口基本参数配置接口基本参数,包括接口描述信息、接口流量统计时间间隔功能以及开启或关闭接口。

1.2.1 进入接口视图背景信息对接口进行基本配置前,需要进入接口视图。

操作步骤步骤1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步骤2执行命令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进入接口视图。

其中,interface-type为接口类型,interface-number为接口编号。

如果逻辑接口还没有创建,则此命令用于创建逻辑接口并进入该逻辑接口视图。

步骤3(可选)执行命令commit,提交配置。

如果不是创建接口,只是进入接口视图,则不用执行本步骤。

----结束1.2.2 配置接口描述信息背景信息为了方便管理和维护设备,可以配置接口的描述信息,描述接口所属的设备、接口类型和对端网元设备等信息。

例如:“当前设备连接到设备B的10GE1/0/1接口”可以描述为:To-[DeviceB]10GE-1/0/1。

操作步骤步骤1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步骤2执行命令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进入接口视图。

步骤3执行命令description description,配置接口的描述信息。

缺省情况下,接口的描述信息为空。

描述信息把输入的第一个非空格字符作为第一个字符开始显示。

步骤4执行命令commit,提交配置。

----结束1.2.3 配置流量统计时间间隔背景信息通过配置接口的流量统计时间间隔功能,用户可以对感兴趣的报文进行统计与分析。

同时,通过预先查看接口的流量统计,及时采取流量控制的措施,可以避免网络拥塞和业务中断。

l当用户发现网络有拥塞的情况时,可以将接口的流量统计时间间隔设置为小于300秒(拥塞加剧时,设置为30秒),观察接口在短时间内的流量分布情况。

对于导致拥塞的数据报文,采取流量控制措施。

l当网络带宽充裕,业务运行正常时,可以将接口的流量统计时间间隔设置为大于300秒。

一旦发现有流量参数异常的情况,及时修改流量统计时间间隔,便于更实时的观察该流量参数的趋势。

l在系统视图下配置的流量统计时间间隔对接口下的时间间隔为缺省值的所有接口都生效。

l在接口视图下配置的流量统计时间间隔只对本接口生效,不影响其他接口。

l在接口视图下配置的时间间隔的优先级高于在系统视图下配置的时间间隔。

操作步骤l配置全局流量统计时间间隔a.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b.执行命令set flow-stat interval interval-time,配置全局流量统计时间间隔。

缺省情况下,全局流量统计时间间隔为300秒。

c.执行命令commit,提交配置。

l配置接口流量统计时间间隔a.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b.执行命令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进入接口视图。

c.执行命令set flow-stat interval interval-time,配置接口流量统计时间间隔。

缺省情况下,接口的流量统计时间间隔为300秒。

d.执行命令commit,提交配置。

----结束1.2.4 配置接口协议层状态延时Up背景信息在有主备链路的场景中,主链路故障后,业务流量将会从主链路转移到备链路上,主链路故障解除后业务流量回切到主链路。

当主链路接口协议层状态Up时,路由以及VRRP等三层协议将开始发送协议报文,与对端重新协商,此时如果本端接口或者对端接口的链路层状态未满足转发要求,协议报文将会被丢弃,导致三层协议协商机制无法生效的同时,也为设备带来了额外的开销。

例如,本端使用了10GE接口作为主链路的接口,且协议层的状态已经Up,对端使用的VLANIF接口,其协议层状态也已经Up,但是其成员物理接口仍处于链路层的STP阻塞状态。

此时本端10GE接口发送的路由协议报文到达对端以后,由于对端物理接口处于STP阻塞状态,将无法响应该报文。

执行protocol up-delay-time命令配置接口协议层状态延时Up功能后,可以使得接口协议层的状态在链路层状态恢复后再从Down变成Up,以避免协议报文被丢弃。

操作步骤步骤1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步骤2执行命令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进入接口视图。

步骤3(对于以太网接口)执行命令undo portswitch,配置接口切换到三层模式。

缺省情况下,以太网接口处于二层模式。

如果接口下有任何二层的配置存在,该命令都不能执行成功。

请先将接口下的二层配置全部清除,然后再执行undo portswitch命令。

如果涉及的以太网接口较多,可以在系统视图下执行命令undo portswitch batch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1 [ to interface-number2 ] } &<1-10>,批量切换以太网接口的工作模式。

步骤4执行命令protocol up-delay-time time-value,配置接口协议层状态延时Up。

缺省情况下,物理接口延时Up时间为0秒,VLANIF接口延时Up时间为1秒。

步骤5执行命令commit,提交配置。

----结束1.2.5 配置开启或关闭接口背景信息当修改了接口的工作参数配置,且新的配置未能立即生效时,可以依次执行shutdown和undo shutdown命令或restart命令关闭和重启接口,使新的配置生效。

当接口闲置(即没有连接电缆或光纤)时,请使用shutdown命令关闭该接口,以防止由于干扰导致接口异常。

l依次执行shutdown和undo shutdown相当于执行restart命令,不会修改或删除接口的配置信息。

l NULL接口一直处于Up状态,不能使用命令关闭或启动NULL接口。

l Loopback接口一旦被创建,将一直保持Up状态,不能使用命令关闭或启动Loopback接口。

操作步骤l关闭接口a.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b.执行命令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进入指定的接口视图。

c.执行命令shutdown,关闭接口。

缺省情况下,接口处于打开状态。

d.执行命令commit,提交配置。

l启动接口a.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b.执行命令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进入指定的接口视图。

c.执行命令undo shutdown,启动接口。

缺省情况下,接口处于打开状态。

d.执行命令commit,提交配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