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黛玉葬花 论文结课

黛玉葬花 论文结课

红楼梦人物赏析
结课论文
任课老师:李光翠
学生:李腊梅
学院:药学院
学号:2012515165
真性情和贾爱情
内容摘要:诗一样的容貌,谜一样的气质,别有一般滋味儿的才情。

多愁善感,病若西子是她的代名词。

尽管偶尔使小性,依旧掩盖不了她绝世的唯美。

哪怕千言万语,也道不尽她一生的风华。

她的痴情,令人同情,她的爱情是悲剧中的绝爱。

关键词:林黛玉贾宝玉爱情红楼梦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诗一样的女子有着诗一般的容貌,似蹙非蹙的眉如烟缕般朦胧看不真切,似喜非喜的眼饱含深情。

淡淡的愁思萦绕在两颊,柔弱的样子令人怜爱不已。

眼眶中打转的泪,给淡然的笑脸添了一丝娇媚。

无论是静坐还是行动,清雅与别致并存。

玲珑心一颗,奈何病袭身,却也别有一般滋味。

微蹙的眉摇摇坠坠挂在心灵的窗户上,不由自主吸引视线。

曾有首歌的歌词:迷人的笑脸吸引视线。

殊不知迷人的蹙眉更加令人神往,这如同疯狂滋长了的气质集合在了一个人身上——林黛玉。

黛玉初与宝玉相见,便一见如故。

宝玉是黛玉的伯乐,一眼便瞧见这神仙妹妹的蹙眉,更是送字颦颦,看呆了的宝玉更是深感黛玉之美。

若是现如今,身边总有女孩哭泣流泪,也会令自己心情不佳,可偏偏这黛玉有双似喜非喜目,就像一个泉眼和一座火山,泉眼掌控水龙头,火山控制爆发点,两者平衡时便似含情,不平衡时便愁思上眉,眼中含泪,更显得楚楚动人。

《红楼梦》中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

”最与水相似的人是林黛玉,水是最最无形无味无影无踪的,正像女人捉摸不透。

黛玉那似水年华、如水含情目、体态如水,无处不在,又无所定型,恰恰是在说这个如水的妙人儿啊。

现在,很少有人说女人是水做的,反而出现了新名词女汉子等。

并且学了生理学的人都知道,不论男女,人体的60%都是水,人都是水做的。

有的人,只肖一眼,便终生难忘。

我们的脑袋里装有这样或那样的我们个人认为不一般的人,气质、个人魅力抑或是相貌,总有一样入了我们的眼,我们的心。

不禁想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神态素洁高雅,超世脱俗,一双眸似要道尽千言万语,令人眼波不敢流转,生怕错过哪怕一霎的神情。

只一眼便如同过了万年,心却在胸膛中流连忘返,几近忘记呼吸。

黛玉就有这样的魔力,只是远远看着,便觉得这一辈子都这样下去可好?那是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美。

而这种美,让人感觉好不真实,想喝醉了酒处在迷迷糊糊的状态。

黛玉的气质与美丽是说不尽的,就如同她的修为一样出尘。

前生是西方灵河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草,依靠神瑛使者的悉心灌溉,而今生她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家碧玉一枚,所能庇护她的也只有大观园。

她如同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每天做的事就是赏花赏草赏文章,念亲思乡嗔宝玉。

偏偏这个仙子般的人又是那么有情,有才。

她受了委屈肚里忍,外冷心热。

一次见宝钗与宝玉晚上絮语,却偏让丫寰在外避他人而不入。

她只得愣在外面,不想又听见府里欢声笑语好不热闹,主角是宝玉和宝钗。

含恨离去后,几天都闷闷不乐不主动理宝玉。

于是上演了黛玉葬花: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她的多愁善感,她的博爱都令人动容。

都说景随情移,若不是有情之人,又怎能做出此等高逸之事。

人都是符合自然规律出现的,既来之则安之,花开花谢,人来人去,皆不能如人愿。

凡事有个度,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不做多余的事,反季的事,顺应自然,淡然处之。

第一次读《红楼梦》,吸引人眼球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他们怎样来往,又怎样分开,怎样生气。

读了他们的故事,只觉读不懂,哪有爱情可言?听说他们的爱情,不如自己去感受。

她的情,我看得真切。

最真的是,终其一生,她都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

爱了便只顾“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如同一首歌中:我爱你,和你没关系。

不管宝玉做什么,她就是爱他。

那样的爱,我觉得宝玉承受不起,那爱太沉重,宝玉配不起。

宝玉是情不情,而黛
玉是情情。

凭什么宝玉就“万花丛中一点绿”,尽管他对黛玉的感情真真切切存在。

对待黛玉很特别,可是依旧改变不了各自的命运。

《致青春》中有句话说的好:我们都爱自己,胜过爱爱情。

而黛玉不是个俗人,她真的做到了爱爱情胜过爱自己。

而《爱情回来了》里,小诺为了自己的将来背着男友承磊四处相亲,甚至抛弃了他。

最后承磊成功后依然向她求婚却换来她的离开,十几年的长跑她都弃了,现在爱情回来了,她却愧疚自己爱虚荣胜过爱爱情。

饶雪漫语录里也说过: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爱情不也如此么?修成正果前经历的只是量的积累,一旦达到质的变化,便能实现飞跃,获得真正的爱情。

对于黛玉的爱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但我认为黛玉并没有得到爱情。

我感觉这是现代人所说的单相思,宝玉是她命里的劫。

她甚至也免不了俗,因他而生,因他而死。

他总是在宝玉挨打时默默拭泪,明明想靠近却又抛不下尘世偏见,明明在乎却又要装作淡定,这样的她更让我觉得真实。

偶尔她的才情外露得有些倔强,为什么说倔强呢?当贾宝玉对宝钗发呆痴看时,黛玉倚门而立,抿嘴笑,把一块香帕扔在宝玉头上,说天上有一只“呆雁”。

这指桑骂槐的本事可不小,尽管她的倔强在现代叫做矫情,我仍乐在其中。

哪一个人没有二的一面呢?这样的黛玉我喜欢,吃醋也吃得这么明目张胆。

宝钗是她的头号情敌,她吃醋、怀疑、猜忌,却没有因此仇视宝钗。

反而听宝钗一席话,开朗不少,我又见到了她的坦诚。

她并没有因为宝钗与宝玉的“金玉良缘”就冲昏头脑,无理取闹。

就连最后,他们结婚已成现实,她也是为难自己,最终一缕芳魂消失殆尽。

林妹妹在她的爱情、品格、才情不见容于家庭和社会的情况下,在处境越来越恶化的情况下,“春恨秋悲”,病情日益加重,终至“泪尽而逝”。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但也仅仅是在骚动而已,宝玉不同样也拗不过封建的束缚,与宝钗成了婚。

他终究是做不到与黛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们的爱情在萌芽中就被扼杀了,因为生不逢时,因为注定不能在一起。

宝玉不理政务,不愿考取功名。

宝钗是劝,而黛玉是支持他。

不是说黛玉不支持他考取功名,而是宝玉不喜欢,她便也就罢了。

反观黛玉就有才干得多,她的理财能力我们也能看出。

能管理好她得到的每一笔资金,在与宝玉闲时说: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并不管账的黛玉在闲时就能算出家里的收支,仅凭平日里的观察便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说明她深藏不露,也说明她“步步留心”。

有时觉得她与我境遇有些相似,很早就离开父母只在亲戚家,浑身不自在。

想做什么畏首畏尾,想说什么想了又想,察言观色,习惯了看人脸色在别人的屋檐下生活。

现在反观黛玉更觉得可怜,特别是自尊心又强的她。

在看到宝玉的真心之前,她总是使小性,对其他与宝玉亲近的姐妹冷嘲热讽,但这也正是她对这段爱情容不下半粒沙子的表现。

但是人越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就越懂得如何生存。

成就了她自己,她有她的真性情,也有属于自己的真爱,她是林黛玉,独一无二。

如今葬花人早已不在,那首葬花吟却一直留在我心里,对世俗的厌恶,诉说命运的不公,都随浪而逝。

又梦红楼,黛玉还在咫尺,似与我从未天涯相隔。

参考文献
[1]曹禺.曹禺自述[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28
[2]张国星.胡适鲁迅王国维解读《红楼梦》[M].辽宁:辽海出版社,2001:13-14,17
[3]李广柏.曹雪芹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46-148
[4]苗怀明.曹雪芹[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44
[5]李铁成.曹雪芹西山传说[M].北京:北京中华书局,2009:195-19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