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省合作市扶贫脱贫调研报告(最新)

全省合作市扶贫脱贫调研报告(最新)

全市扶贫脱贫调研报告(最新)
为积极响应委党组及直属机关党委关于开展调查研究的号召,10月8日-10日,调研组一行5人前往X省X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X市,开展了为期3天的扶贫脱贫情况调研。

实地考察了X市“全域旅游无垃圾、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情况,还参观了乡村奶牛养殖、草料加工、羊肚菌种植等高原特色产业的运营发展情况,了解“三变”试点改革下农业专业X社在带动贫困户脱贫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之后通过与X市发改、农办、扶贫办、统战、民族宗教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座谈,较为全面地了解了X市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一、基本情况
X市地处X省X藏族自治州北部,国土面积2670平方公里,现辖6个乡镇4个街道,39个行政村、8个社区、258个村民小组。

有藏、汉、回等18个民族,总人口9.5万人,其中,农牧村人口3.5万人,占总人口的36.8%。

200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市)。

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
村16个,贫困人口1750户9600人,贫困发生率为28%,贫困村占全市行政村的41%。

近年来,在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下,贫困人口由2013年的9600人减少到2018年8月的254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716户954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8%。

2018年9月底,X市成为X州“七县一市”率先通过国务院精准扶贫专项评估验收的县市。

同时,其做法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积极认可(中办正组织人员汇总其经验做法)。

二、主要做法
X是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最困难的省份之一,具有贫困乡村个数多、贫困人口多的特点。

作为深度贫困地区的X市近年来紧盯“脱贫摘帽”目标,举全市之力,集各方之智,大力开展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

一是完善硬件,大力开展基础设施扶贫工程。

X市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9亿余元,配套安排市级财政资金1911万元,向生态文明小康村、贫困村、旅游专业村倾斜,用于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1.12亿元,农业生产发展8165万元。

2014年以来,投资4851万元实施危旧房改造5642户,投资5336
万元实施饮水安全工程158处,解决了7146户安全饮水问题;投资9932.5万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61户2925人,建成10个安置点。

同时,整合天津市滨海新区、平凉市、中海油、北京南锣鼓巷等帮扶资金1亿余元,实施道路、教育、卫生、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等民生项目,有效改善了农牧村基础设施条件,解决了农牧民群众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等突出问题。

二是配备软件,努力推进智力扶贫项目。

X市始终把提升贫困群众发展能力、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重点,有效整合扶贫、人社、农牧、科技等部门培训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技能培训。

2014年以来,累计培训劳动力2.6万人次,完成职业技能鉴定1539人,“两后生”职业学历教育培训301人,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参加培训比率达到100%。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科学制定劳动力输转规划,不断拓宽输转渠道,扩大劳务输转规模,积极推进农牧民由体能型务工向技能型务工的转变,累计劳务输转2.5亿人次,劳务创收3.9亿元。

大力拓宽就业渠道,公益性岗位优先考虑解决建档立卡户、低保户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安置539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