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宪法——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的关系

宪法——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的关系


中国的政党制度
简介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的长期斗争中,同各民主党派 结成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取得 了民主革命的胜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一直坚 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之时,毛泽东进而提出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的方针。 1957年以后受“左”的指导思想影响 ,多党合作受到损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 重申坚持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同 时又加上“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 制度。
选举程序
选举机构 办理国家代表机关代表(议员)或其他国家公 职人员选举事务的机构的通称。 选区划分 选区指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议员)或其他国 家公职人员时划分的区域单位,是选民开展选举活 动和产生代表(议员)的基本单位。
选民登记 选举机构依法审查和确认公民的选举资格。公民的选举资格 即选民资格是由法律规定的。办理选民登记的过程即是将审查合 格的公民编入选民名册,并发给选民证。西方国家登记和编制选 民名册的方法主要有 4种:①职权编制,由选举机关对选民资格 经过审查确认后登入选民名册;②申报编制,由选举机关根据选 举人的申报登入选民名册;③随时编制,每举行一次选举,编制 一次选举人名册;④继续名册制度,由选举机构定期修正选民名 册。选民登记制度在法国最早实行,英国于1832年开始有选民登 记。 提出候选人 西方国家的议员和总统、副总统的候选人的提出有自荐(亲 自登记)与推荐两种方式,一般都有政党背景。申请人均须向所 属选区的选举机构提出书面申请。有的国家规定,个人申请须提 交申请书并付一定数额的选民签名支持(如英国、印度等国)。 自荐和推荐均须交付一定数额的选举保证金,如其选票达不到一 定票额时,选举保证金即不予退还。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原则 直接选举指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议员)或其 他公职人员由选民直接投票选出。间接选举指先由 选民选出代表或选举人,再由代表或选举人选出上 一级代表或国家公职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国 情,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选举制度,有 利于人民能真正选出自己了解的、信得过的代表。 秘密投票 又称无记名投票。指选举时投票人不在选票 上署名,填写的选票不向他人公开,并亲自将选票 投入票箱。秘密投票有利于选民更真实地表达自己 的意愿。
共产主义政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 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政治领导主要是提出社会发展 战略和重大方针政策;思想领导主要是提高马克思主 义水平,加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和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组织领导主要是推荐各级政权机 关领导人人选,由人民政权机关选举或任命。
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的关系
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是一种新的类型。 20世纪社会主义首先在不发达国家取得胜利,不 发达国家原先国内民主政治、政党政治传统薄弱, 无产阶级政党掌握政权后又长期处于发达资本主 义国家的包围之中,国内外阶级斗争尖锐复杂, 这都影响到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建设,或者 给政党制度的建设打下深刻的烙印。
政党制度


国家法律规定或实际生活形成的政党的社会地位和 作用,特别是政党执掌、 作用,特别是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具体体制 和运行机制。包括与其他政党的相互关系制度, 和运行机制。包括与其他政党的相互关系制度,是现代国 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是由该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 现实条件决定的。首先,它取决于国内各阶级、 现实条件决定的。首先,它取决于国内各阶级、阶层和集 团之间力量的对比,以及各政党的状况。其次, 团之间力量的对比,以及各政党的状况。其次,它同国家 政权的组织形式直接相关。再次, 政权的组织形式直接相关。再次,各国的选举制度对政党 制度起着促成和巩固作用。由于国家的性质不同, 制度起着促成和巩固作用。由于国家的性质不同,政党制 度也有不同的类型, 度也有不同的类型,主要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和社 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两大基本类型。 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两大基本类型。
政党制度与选举制度同属于现代宪政国家的 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反映着一国的国 家本质和政权组织形式,二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 系。
一国选举制度的类型、地位和作用总是与本 国的政党制度有关,而政党惟有通过一国具体选举 制度的操作运行才能参与、执掌或影响国家政权。 在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政党是通过选举参与国 家权力分配的,它在一国选举活动中往往占据主导 地位。为了执掌国家政权,资产阶级政党总是精心 组织竞选机构和挑选候选人,通过组织竞选班子、 筹措竞选经费、制定竞选纲领、精心决定和提出候 选人、宣传鼓动、民意测验甚至威胁利诱、收买等 手段拉拢选民,从而操纵和控制选举,以保证向代 议机关和政府部门输送能代表本阶级和利益集团根 本利益的代言人。
特点 中国的政党制度的基本点是坚持共产主义政党的长期 稳定领导,同时发挥多党合作的作用。由于共产主义政党 是无产阶级先进的有纪律的部队,以马克思主义、科学共 产主义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不谋私利,掌握自我批评武器,善于听取批评 意见,所以它必须而且能够领导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同时共产党又需要各民主党派的合作监督。各民主 党派代表广大劳动者和爱国者的利益,反映他们的要求与 意愿。没有尽量广泛的政党联盟,没有尽力发挥各民主党 派的作用,就无法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无法 避免决策的失误。
竞选 西方国家在投票选举国会议员和其他国家公职人员(如总 统、副总统等)之前,各候选人为使自己当选而展开的争夺选 票的活动。大选开始后,各政党推出自己的候选人;候选人组 织竞选机构,公布竞选纲领,筹措竞选经费,利用电台、电视 、报刊等宣传工具开展宣传,拉选票。这种竞选活动需要大量 金钱。如美国总统竞选费用1984年高达1.844亿美元。 投票 投票有公开投票和秘密投票两种方式。现各国一般采用秘 密投票方式,并对投票站与投票箱的设置、投票时间、委托投 票、投票监督等方面作出规定。 选票计算方法 西方国家实行非常复杂的选票计算方法,主要有:①多数 当选制。②比例代表制。③混合制。
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
特点 它的基本点是经过几年一度的竞选,由某个或某些 资产阶级政党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其代表人物担任政府 首脑,或者参加内阁,在议会中占取多数或一定席位。执 政党按照竞选纲领治理国家与社会,旨在维护资本主义私 有制度,巩固资产阶级专政。 在野的资产阶级政党与执政的资产阶级政党虽然在 权力斗争中互相对立,力图取而代之,但是它们的基本价 值观和基本社会目标却是一致的,都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并巩固资产阶级专政。所以在换届改选、政局动荡和社会 危机中,双方又会在激烈的争吵中出现有限的抵制、微妙 的配合和改头换面的取代。
而在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通过其先锋 队——共产党,与其他同盟者借助于社会主义选举 制度来实现执掌国家政权、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 如在我国,选举制度的运行是在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下发挥作用和功效的。在各级人大代表的构 成成分中,共产党员在比例上的优势和民主党派占 有的一定名额以及其他非党派人士所占的名额,原 则上反映了我国党派关系的实际状况,这种反映共 产党领导地位和我国政党制度特点的代表结构正是 通过我国选举制度的运行来达到的。
选举原则
普遍选举原则 普遍选举原则 凡达到选举年龄的公民,除被剥夺政治权利者 外, 普遍享有选举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制度 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 、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 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 利的人除外。 平等选举原则 选民在平等的基础上参加选举。每个选民在一 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每张选票的效力相等。
类型 传统的分类是根据一国实际执掌政权的政党 的数量,把政党制度分为两党制、多党制和一党制 。两党制是由两个主要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的体 制,最先形成于英国,以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 西兰等国和美国都实行两党制。但各国又有其不同 模式。多党制是由两个以上资产阶级政党联合执政 的体制。在法、意、德等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政 党林立,各党势均力敌,很难有某一党在议会竞选 中独占绝对多数,这样就只能以一党为主,多党联 合执政。一党制是由一个政党长期执掌国家政权的 体制。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选举制度和 政党制度的关系
选举制度


选举制度,是一国统治阶级通 选举制度,是一国统治阶级通 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 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 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 与方法等各项制度的总称, 与方法等各项制度的总称,它包括选 举的基本原则、选举权利的确定, 举的基本原则、选举权利的确定,组 织选举的程序和方法, 织选举的程序和方法,以及选民和代 表之间的关系。 表之间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