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自我快乐成长

认识自我快乐成长

认识自我快乐成长
丰润区左家坞镇中学高建明
一、活动背景: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

因此,设计本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二、活动目的:
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要求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

特制定教学活动目标如下:
1、让学生从性格、气质、愿望等各方面认识、评价自己。

2、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客观分析对自己不利的评价、冷静面对过高的评价
3、明确自我认识的重要意义在于自我完善
4、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活动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自己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为此确定教学活动重点难点如下:
1、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
2、难点:使学生能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自信心
四、教学方法:依据《纲要》、课标的四性、新理念、新教法等理论我将在课堂设计中运用教学方法有:
1、教师教的方法:
参与式、讨论式、互动式、体验式、谈话、对话、辩论、调查、情景模拟、亲历体验、小游戏活动等
2、学生学的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体验法;总结归纳法
(意图: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方法,达到体验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活动中归纳知识;参与中培养能力;合作中学会学习。


五、活动准备:
1、给每位同学准备3张小白纸,其中一张写上每位同学的名字
2 、制作幻灯片
3 、以小组为单位实行加分制,先在黑板上写上每个小组的预积分100分,以后每猜对一次加100分。

六、教学环节步骤:
1、小品导入,渗透主题
2、体验感悟,感受主题。

3、深思分享,体验主题。

4、引导实践,深化主题。

5、总结主题,激励升华。

七、具体活动过程:
导入:小品活动《比比谁能行》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自己并初步认识到了解自己是树立自信的基础所在,同时借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人物:我能行、我不行、主持人
道具:散文
过程:
支持人A: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两位新朋友,他们将要举行一个散文朗读比赛,我先让他们作一下自我介绍,好不好?
我能行B:嘿,大家好我是快乐的我能行,我相信今天的比赛胜利肯定属于我,先给我点掌声,行不?谢谢大家,呆会儿赢了我请各位吃一顿,A哪里?B杏园餐厅,够档次不?
我不行C:大家好,我是垂头丧气的我不行,我不知道这次比赛能否赢,我很害怕会失败。

A:好现在开始比赛朗读一篇散文,来我不行先生,你先吧
C:朗读
A:下面有请我能行先生。

B:朗读
A:好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请在场的观众评评看,谁获胜?两位先生请先下。

学生:当然是我能行。

教师先给演小品的3位同学以鼓励和表扬。

教师总结:在生活中,你要想成为我能行或是我不行,肯定得先了解自己,也让别人了解你,看看自己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不同,下面我就要请大家做几个小游戏。

(一)体验与感悟:
(设计意图:通过自评,他评,评他三个环节使学生们逐步体验感悟到中学生已经能认识到形象不能代表一个人,在自我认识中也比较清楚自己的性格、能力、人际关系、在团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1 、你了解自己吗?
每个同学用四句话概括自己的特点,性格爱好等句型为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人,并在纸条背面写上自己的名字,教师把纸条收上来,并朗读其中一部分。

让学生猜猜是谁,猜对了加分。

2 、你了解你同学吗?
请一位男生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特征,并请他的同桌和班上任意一位女生也同时上黑板写下对该男生的特征描述,可以是性格、兴趣爱好、喜欢颜色、崇拜偶像等各种特点,要求三者不能沟通,写完后要三位同学分别解释一下所写内容三者不统一的地方,谈谈他为什么这样写。

请一位女生,其同桌和班上任意一位男生,过程同上。

3、你的同学了解你吗?
每人在纸上写下我最擅长的学科,我的座右铭,我最崇拜的人,我最大的爱好,但不写姓名,收起来后让同学抽一张朗读,。

猜完后请卡片书写者与大家见面,看该学生猜得是否正
确,猜对者加分。

教师提问:在做完了3个小游戏之后,我想请几位同学谈一下自己的体会,你觉得你了解自己吗?你了解你的同学吗?
教师总结:自我评价能力也有较大发展,但往往夸大自己符合社会期望的个性特征,而忽略不为社会所期待的个性特征,通过学生互评,能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反思自己的言行,与人分享。

(二)深思与分享: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能够认识自己个性特点的基础上,深入了解自己的优点并引导其以此为依据逐步开始尝试树立自信,克服自卑的体验。


1 、夸夸你的同学:
给每人发一张白纸。

上面已写好学生的姓名,然后由教师发给同学,要求收到纸条的同学在上面写上纸条上所写的姓名的那个同学的优点,越多越好就算是最不了解的同学也至少写5条。

教师收上来,并将纸条发给写上姓名的同学,并抽其中几位学生朗读,读完后让他们谈谈感受。

2、轰炸你的优点:让一位男同学走上讲台说说自己的特长、优点,说完后让其他同学补充他的优点,再让该生谈一下感受,这可让他认识到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优点,从而增强他的自信心。

请一位女生,过程同上。

教师总结:心理学家认为,自卑感起源于人的幼年时期,是由于无能而产生的痛苦的感觉,也包括一个人由于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

当然人也不是生来就自信,自信和自卑反映出社会在人们身上留下的烙印,以及人在遭受挫折和打击后的态度,自信心是人克服困难、成就自我的心理支柱,培养自信是我们成功的重要保证;我们产生自卑的原因:①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②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③挫折的影响。

如何培养自信心①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②正确认识自卑感,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③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④积极与他人交往(三)引导与实践
(设计意图: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1 、一个小故事:当年,在纽约的街头,有一位卖气球的小贩,每当他生意不好的时候,总要向天空中放飞几只气球,由此引来周围很多正在玩耍的小朋友的围观,有的还兴高采烈地买他那色彩艳丽的气球,一天当他在街头重复这个动作时。

发现一群围观的白人小孩中有一位黑人小孩,他正用一种疑惑的眼光望着天空,小贩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看到一个黑色的气球也在飞,黑色在黑人小孩心中,代表着肮脏、懦弱、自卑和下贱,精明的小贩很快就看出了这个小孩的心理,他走过去用手轻轻地抚摸黑人小孩的头发,深情地说:“小朋友,气球能不能飞上天空,不在于它外表的颜色,而在于它心中有没有想飞的那口气,如果这口气够大够足,那它就可能飞上天空。

”这个小孩就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基恩博士。

教师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你能从这个故事中联想到其他有关的故事或事例吗?
2、补充诗歌《了解我自己》了解我自己人生犹如一只空篓,能装进去的东西很少。

要装进去的东西却很多,我会迷茫吗?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了解我
自己,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好比一次远航,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不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可能知道每个人对我的要求,但我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微笑着告诉你,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我也在告诉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教师总结:自我认识的目的是促进个体成长,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方法,挖掘自身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只有这样,你才会喜欢你自己。

总结:只有我们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不断培养我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尽快摆脱各种困扰,积极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我们才能真正快乐地成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