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五)第五单元《分子与细胞》综合检测(90分钟 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带状疱疹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皮肤病,也被称为“串腰龙”或“缠腰火丹”。
下列有关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病毒与原核生物均有无膜细胞器B.在进化上,病毒晚于单细胞生物出现C.病毒体内只有A、C、G、T四种碱基D.病毒通过二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解析:病毒无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器;病毒是寄生生活,晚于单细胞生物出现;病毒体内的核酸可能是DNA或RNA,不一定有A、C、G、T四种碱基;病毒通过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
答案:Bn个氨基酸组成的某蛋白质的结构图,其中二硫键“-S-S-2.右图是由”是一种连接蛋白质中两条肽链之间的化学键(-SH+-SH→-S-S-+2H)。
则n-2)个氧原子( A.该蛋白质至少含有n-2)个水分子( B.合成该蛋白质时生成n+2)个羧基该蛋白质至少含有C.(n-4)个氢原子 D.该蛋白质水解产物增加(2解析:如图所示,该蛋白质由两条多肽链和一个环状肽组成。
由结构分析可知,该蛋白质nn-2)个水分子;每条肽链(除环状肽外-2)个肽键,故合成该蛋白质时生成()含有(至少含有1个羧基,故该蛋白质至少含有2个羧基;每个肽键中含1个氧原子,每个羧基含有2个氧原nnn-2)分子水,破+2)个氧原子。
该蛋白质水解时需加入子,故该蛋白质至少含有2+2×2=(-(nn个氢原子。
-2)+4=2,故该蛋白质水解产物增加2×( 坏两个二硫键需要4个氢原子答案:B3.核酸已经成为刑侦人员侦破案件的重要工具。
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DNA能携带遗传信息B.DNA、RNA在细胞中的主要分布场所不同C.核酸与遗传、变异有关,与催化作用无关D.生物体细胞中的核酸均由两条核苷酸长链构成解析: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核酸在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极少数酶的化学成分为RNA;绝大多数生物体细胞中的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
答案:B正确的是,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A.RNA分子中存在核糖B.核糖、半乳糖含六个碳原子,属于单糖C.糖类是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D.人体过剩的葡萄糖可能转变成淀粉解析:核糖含五个碳原子;糖类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储能物质为脂肪;人体中不含淀粉,人体过剩的葡萄糖可以转变为糖原。
答案:A5.下列有关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的组成元素包括C、H、O、N、PB.细胞之间必须相互接触才能传递信息C.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细胞膜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解析:不同细胞之间传递信息可总结为三种形式:间接交流、直接接触、细胞通道,所以细胞之间传递信息不一定需要相互接触。
答案:B6.右图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a可代表激素,化学本质均为固醇B.若甲代表唾液腺细胞,则a可代表唾液淀粉酶C.该图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D.与b结合后,a进入细胞乙中发挥作用解析:图中a可代表激素,但其化学本质不一定为固醇;图中甲代表内分泌细胞,则a不能代表唾液淀粉酶;a与b结合后起到信息交流的作用,a不会进入细胞乙中发挥作用。
答案:C7.下图为白细胞中溶酶体发挥作用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B.溶酶体与吞噬体的融合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C.白细胞能够识别并吞噬细菌,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有关D.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可能被细胞利用解析:一些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有可能进入细胞,这体现了细胞膜的控制作用具有相对性;白细胞能够识别并吞噬细菌,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无关,为胞吞,不需要载体。
答案:C8.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倍镜下,核糖体全部悬浮在胞质溶胶中B.核糖体是蛔虫细胞和衣藻细胞中唯一共有的无膜细胞器C.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与噬菌体相同上可能结合多个核糖体mRNA一条,合成蛋白质时D.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解析:在电子显微镜下,核糖体悬浮在胞质溶胶中或附着在内质网上;蛔虫细胞和衣藻细胞中共有的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和中心体;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为蛋白质和RNA,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为蛋白质和DNA。
答案:D9.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马铃薯幼根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右图。
若将处于乙浓度溶液中的马铃薯幼根移入甲浓度溶液中,则该马铃薯幼根的质量将A.不变B.增大C.减小D.先增后减解析:马铃薯幼根放入甲蔗糖溶液中,幼根质量无变化,说明甲溶液为马铃薯幼根细胞的等渗溶液;放入乙溶液中的马铃薯幼根质量变轻,说明幼根细胞发生失水现象,细胞液浓度变大;当其从乙溶液移入甲溶液中时,幼根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质量增大。
答案:B10.下列所描述的物质运输方式中,与乙醇进入细胞的方式完全相同的是内流 B.细胞排出A.动作电位形成时Na2聚合酶进入细胞核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 D.DNAC. + CO的方式也是自由扩散。
细胞排出CO解析:乙醇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2:B答案下列对生物膜结构和为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
和b11.右图表示生物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 的是功能的叙述错误..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可能是①在起作用A. 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均镶嵌在②中B. 不同细胞中③的种类可能不同C. a运输方式表示D.O进入红细胞的过程可用2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有的镶在磷脂解析:①为糖蛋白,②为磷脂双分子层,③为蛋白质, ,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B答案烧瓶口紧并向瓶中迅速加入等量的下列图示中的物质,HO,12.在小型圆底烧瓶内盛等量的22 ,使烧瓶沉于烧杯底部的同一位置。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包着一个小气球4 图图3 图2 1 图 A.实验中的自变量是温度和肝脏研磨液的新鲜程度O酶通过提供能量而起催化作用B.肝脏研磨液中的H223沉入底部的烧瓶最先浮起的是图,C.上述装置中均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对照,对照或图与图22与图3图D.1肝脏研还有催化剂的类型;解析:实验中的自变量除了温度和肝脏研磨液的新鲜程度外,不能说明酶具有高之间存在两个变量,与图酶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H磨液中的O;图2122效性。
:C答案正确的是,的叙述ATP下列有关1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A.不同植物细胞产生ATP的场所相同B.ATP分子中三个磷酸键断裂后得到腺嘌呤核糖核苷酸C.动植物细胞中合成ATP时,能量的来源不同D.ATP的合成与ATP的水解需要相同的酶催化解析:植物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胞质溶胶、线粒体、叶绿体,但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ATP分子中两个高能磷酸键断裂后得到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动物细胞中合成ATP时能量来源于有机化合物,植物细胞中合成ATP时能量来源于光能和有机化合物;ATP的合成与ATP的水解是两个不同的过程,所需酶的种类不同。
答案:C14.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人体内的CO可来自线粒体和胞质溶胶2C.细胞呼吸必须有水和O的参与才能完成2D.慢跑时,肌细胞产生的ATP主要来自于线粒体内膜解析: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也可能进行有氧呼吸;人体内的CO只能来自于线粒体;无氧2呼吸的完成没有O的参与;慢跑时,肌细胞进行有氧呼吸,ATP主要来自于线粒体内膜。
2答案:D15.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及光合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O 2B.从高等植物叶片中分离出4种光合色素,其中呈橙黄色的是叶黄素C.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D.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其主要功能是固定CO 2解析:叶绿体合成ATP不需要O;胡萝卜素呈橙黄色,叶黄素呈黄色;光反应的主要功能2是产生ATP和NADPH。
答案:C16.在人体细胞增殖过程中,如果纺锤体不能形成,则会发生A.细胞中的个别染色体增加B.染色体不能复制C.在后期,染色体不能平均分开D.对细胞增殖无任何影响解析:纺锤体在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是牵引染色体运动,使加倍的染色体能被拉向两极,如果纺锤体不能形成,则在分裂后期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不能平均分开,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成倍增加,而不是个别染色体增加;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纺锤体形成以前,所以纺锤体不能形成对染色体的复制无影响。
答案:C17.下图表示人体细胞的形态、数目变化情况,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中均存在基因的表达B.①过程和②过程均离不开细胞核的控制作用C.与甲细胞相比,乙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可连续进行分裂,图中的丁可代表癌细胞D.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解析:①④过程为细胞增殖,②过程为细胞分化,③过程为细胞癌变。
与甲细胞相比,乙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一般没有变化。
答案:C18.珍珠是河蚌产生的一种有机物,它在抑制细胞脂褐素的增加上有重要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抑制细胞脂褐素的增加可延缓细胞的凋亡B.细胞凋亡的根本原因是各种基因都停止表达C.细胞衰老时,细胞的生理状态及化学反应发生变化D.衰老的细胞核体积变小,染色体固缩解析:抑制细胞脂褐素的增加可延缓细胞的衰老;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细胞凋亡;衰老的细胞核体积变大,染色体固缩。
答案:C19.下列关于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癌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特殊类型体细胞B.癌细胞细胞膜两侧镶嵌的糖蛋白数量均大量减少C.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核糖体数量较多D.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癌变对生物体均有积极意义解析: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能再进行细胞分裂,癌细胞可连续分裂;癌细胞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只分布于细胞膜外侧;癌细胞代谢比较旺盛,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所以核糖体多;癌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没有积极意义。
答案:C20.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麦叶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用来观察DNA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B.利用干酵母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时,需先将酵母菌细胞活化C.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研究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D.采用纸层析法对菠菜叶绿体中的色素进行分离解析:小麦叶片是绿色的,不经脱色将影响DNA、RNA的观察;将酵母菌细胞活化后,呼吸速率加快,实验现象比较明显,便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为成熟细胞,不会进行有丝分裂,所以观察不到有丝分裂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