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选考)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专题十一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浙江选考)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专题十一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专题十一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选择题某同学计划在院子中种植花卉。

他对院子的通风、光线、空间等情况进行了测量,经处理后绘制成图。

读图回答1~2题。

1.院子中同时满足通风、明亮、空间充足的地点有( )A.1处B.2处C.3处D.4处2.若种植兰花(喜阴),则最适宜布置在图乙中的(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解析第1题,先把3个图层叠加,同时满足通风、明亮、空间充足的地点(即都为“1”的地点)有2处。

第2题,兰花为喜阴植物,图中符合阴暗(“2”)与空间充足(“1”)的地点为乙处。

答案 1.B 2.B(2016·浙江选考)2016年7月7日10时,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信息:超强台风“尼伯特”今天夜间起将影响我国东部海域,预计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台湾以东洋面将出现9到13米的狂涛区,钓鱼岛附近海域将出现3到5米的大浪到巨浪区,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将出现2.5到3.5米的大浪区,浙江南部、福建北部沿岸海域也将出现1.5到2.5米的中浪到大浪。

完成3~4题。

3.台风“尼伯特”导致不同海域出现不同级别海浪的根本原因是( )A.近地面气压值的高低B.下垫面摩擦力的大小C.水平气压梯度的大小D.海域深浅与面积大小4.气象部门依据台风的移动特征需要尽快确定其可能影响的范围,并拟定救灾方案、预估灾害损失。

能够实现这一综合目标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B.卫星遥感C.全球定位系统D.雷达预警解析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大气运动的有关知识。

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气压差异越明显,气压梯度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则风速愈大,在海域环境中,海浪也越大;反之亦然。

第4题,地理信息系统有分析处理信息的功能。

在洪灾区要找到受灾人员所在位置,找出适当的救助线路,需要对拍摄的遥感图片或定位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分析,所以最好是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只是获取图像信息,不能查询、搜索;全球定位系统能确定迷路的人的位置,不能选择营救线路;雷达预警技术是使用于预警机的雷达控制系统装置,用于搜索、监视与跟踪空中和海上目标,并指挥、引导己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

答案 3.C 4.A5.为了规划鸟类自然保护区,在获取了不同鸟类的觅食半径等资料后,准确划定保护区范围可以采用的效率最高的技术手段是( )A.GISB.GPSC.RSD.手工绘图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由题中“在获取了不同鸟类的觅食半径等资料后”,可知已经无需应用GPS、RS来调查不同鸟类活动范围,只需利用GIS技术,将不同鸟类资料图层叠加,即可得出鸟类活动最集中分布区域,从而准确高效地划定保护区范围。

答案 A6.某运动员在自行车上安装全球定位系统(GPS),并用每20秒自动记录一点的方式,将骑自行车所到之处记录下来。

右图是该运动员在山区公路上全力冲刺时GPS的点位记录。

GPS显示甲乙段最陡,乙丁两点海拔相同。

则图中坡最平缓的路段是( )A.乙丙段B.丙丁段C.丁戊段D.乙丁段解析由题中的信息可知,GPS显示甲乙段最陡,表现在图上是点位密度较大,说明甲到乙是一爬坡路段,因此可得知由甲到戊的地形剖面大致是:据此分析可知丙丁段坡最缓。

答案 B叠图分析是科学选址最常用的方法。

结合下图,完成7~8题。

7.叠图分析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B.GPSC.GISD.数字地球8.选定的区域适合建设( )A.大型垃圾处理场B.大型仓储式超市C.汽车加油站D.水源保护区解析第7题,叠图分析需要把多种平面图信息进行综合比较、分析,这正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主要内容。

第8题,由远离交通线、植被保护好等要求并结合四个备选项就可判断,该选址是水源保护地的适宜地。

大型仓储式超市和汽车加油站都需要接近主要道路,大型垃圾处理场一般不会建在植被条件好的区域。

答案7.C 8.D下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

读图回答下题。

9.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D.获取实时通讯信息解析地理信息系统属于空间管理系统,处理的是空间数据,据此可排除C、D项;跟踪动态定位信息应利用全球定位系统。

答案 A10.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

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A.公路B.菜园C.鱼塘D.果园解析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影像就越亮。

公路在晴天的正午,太阳辐射最强时,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和其他相比,温度最高,影像最亮,A项符合题意。

B项中的菜园和D 项中的果园,由于植被的保护,温度不是最高,应该不最亮,B、D都不正确;鱼塘的比热大,白天增温慢,温度不会最高,应该不最亮,C项不正确。

答案 A(2015·温州10月模拟)智慧农业温室环境监控系统借助信息收集系统、控制系统监控和管理温室大棚中的水、热、CO2等信息,实现对大棚农业的精细化管理。

读“智慧农业温室环境监控系统图”,回答11~12题。

11.智慧农业温室环境监控系统可以实现( )A.良种培育B.病虫害防治C.水肥控制D.提高农作物销售范围12.智慧农业温室环境监控系统信息收集原理类似于( )A.GIS的信息收集原理B.RS的信息收集原理C.GPS的信息收集原理D.GPRS的信息收集原理解析第11题,根据题目材料可知,智慧农业温室环境监控系统主要监控光、水、肥等要素,故可实现水肥控制。

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此系统信息收集主要利用传感器,故类似于RS的信息收集原理。

答案11.C 12.B(2016·湖州高二期末)近年来西藏纳木错面积不断增大,下图为该湖区2015年最新影像,读图完成13~15题。

13.获得该影像所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B.GPSC.RSD.VR14.近年来纳木错面积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下陷,湖区积水增多B.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多C.退耕还湖,生态系统改善D.蒸发减弱,水汽向外输送减少15.纳木错面积增大可能会带来( )A.湖水蒸发量减小B.湖水盐分含量增大C.湖区生物多样性增多D.湖泊流出水量增大解析第13题,RS(遥感)的主要功能是获取信息,GPS(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GIS(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数据分析、查询、制图。

VR即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非地理信息技术。

故C项正确。

第14题,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上,是内陆咸水湖,其补给水源主要是高山冰川融水。

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气温升高,冰川融水量增大,湖水补给增多,导致湖泊面积变大。

故B项正确。

第15题,湖泊面积增大,湖水蒸发量增大。

湖泊面积增大,湖泊水变多,盐度降低。

湖泊面积增大,湖区生物多样性增多。

纳木错为内陆咸水湖,没有河流流出。

故C项正确。

答案13.C 14.B 15.C(2016·金华一中高二期中)读“我国土壤水平分布模式图”,完成16~17题。

16.该图反映了我国土壤的分异性规律,主要是( )A.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B.垂直地带性和地方性C.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D.纬度地带性和地方性17.绘制我国土壤分布图,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GPS和RSB.GPS和GISC.RS和GISD.GRS和GIS解析第16题,由图可知,图中土壤类型既有南北方向上因热量变化而变化的特征,也有东西方向上因水分变化而变化的特征,故既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也体现了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故A项正确。

第17题,要绘制我国土壤分布图,首先需要获取各地的土壤类型资料,需要采用遥感技术,而对土壤类型分布进行分析,并制成分布图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与导航。

故C项正确。

答案16.A 17.C(2016·湖州模拟)GIS即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等功能。

GIS可以像传统纸质地图一样,解决“地点”、“状况”等有关查询,且GIS还能进行趋势分析,复杂的“模式”分析,还可以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性分析。

据此完成18~19题。

18.下面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组成的是( )①GIS软件②GIS人员③应用模型④GIS数据分析⑤GIS数据输出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19.通过地图、遥感图像、野外考察等获得数据的GIS技术程序是( )A.数据处理B.数据采集C.数据分析D.信息输出解析第18题,地理信息系统由GIS软件、GIS硬件(计算机等)、地理数据、GIS人员、应用模型五个部分组成。

第19题,获得数据的过程是数据采集。

答案18.A 19.B20.GPS是进行野外考察与探险的重要工具,其作用是( )A.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B.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气候C.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地形D.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水位状况解析GPS可为野外工作者提供自己所在地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海拔)。

答案 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