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作业一、二、三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V1. (C )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
A. 利率B. 利息C. 信用D. 交换满分:4 分2. 信用的本质是:这种(B)行为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并为一定的生产关系服务。
A. 交易B. 借贷C. 偿还D. 交换满分:4 分3. (D)指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
A. 银行信用B. 国家信用C. 消费信用D. 商业信用满分:4 分4. 银本位制是指以(B )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可以分为银两本位制和银币本位制。
A. 银元B. 白银C. 银币D. 银票满分:4 分5. 货币的产生使购买力(C ),为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A. 具体化B. 特殊化C. 一般化D. 专业化满分:4 分6. (B)是一种交换经济,随着社会分工的加深和经济的发展,简单的物物交换逐步演化为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A. 计划经济B. 市场经济C. 商品经济D. 货币经济满分:4 分7. 金银复本位制分为(B )AC和双本位制两种类型。
A. 交叉B. 平行C. 单一D. 双重满分:4 分8. 辅币的名义价值(A)实际价值,是由国家赋予其效力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不等于满分:4 分9. 货币(A )职能,是需要的观念中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满分:4 分10. 格雷欣法则起作用于( C )A. 银本位制B. 金本位制C. 金银复本位制D. 金块本位制满分:4 分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V1. 信用的基本形式包括(ABCD)。
A. 银行信用B. 国家信用C. 消费信用D. 商业信用满分:4 分2. 衍生信用工具包括(ACD )。
A. 远期合约B. 股票C. 期货合约D. 期权合约满分:4 分3. 信用工具具有自身的特点包括(BCD )。
A. 风险性B. 可转让性C. 收益性D. 偿还性满分:4 分4.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ABCD )。
A. 确定本文货币金属和货币单位B. 确定本位货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C. 确定纸币发行和流通程序D. 规定金准备制度和外汇准备制度满分:4 分5. 信用工具主要包括(ABCD )。
A. 商业票据B. 支票C. 债券D. 股票满分:4 分6. 当前市场常见的主要的信用工具有(ABCE )。
A. 支票B. 商业票据C. 债券D. 月票E. 股票满分:4 分7. ( AB)是货币的两大基本职能,它们的统一就是货币。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满分:4 分8. 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具体包括一下几种(BCD)。
A. 金条本位制B. 金块本位制C. 金币本位制D. 金汇兑本位制满分:4 分9. 货币形式的发展大体上经过了(ABCD )和电子货币等形式。
A. 实物货币B. 金属货币C. 可兑换的信用货币D. 不可兑现的信用货币满分:4 分10. 金银复本位制是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具体包括以下几种(ABD )。
A. 跛行本位制B. 双本位制C. 单本位制D. 平行本位制满分:4 分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20 分。
)V1. 本位币具有的无限法偿能力,可以自由铸造。
( B )A. 错误B. 正确满分:4 分2.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
货币是商品、货币是特殊商品、货币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
( B )A. 错误B. 正确满分:4 分3. 信用产生基础是商品交换和私有制的出现。
( B )A. 错误B. 正确满分:4 分4. 现代信用制度取代金属货币制度具有历史必然性。
( B )A. 错误B. 正确满分:4 分5. 货币价值尺度职能,也就是说货币充当了现实经济生活的交易媒介,它需要真实的货币。
( A )A. 错误B. 正确满分:4 分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V1. 1694年在政府的支持下由私人创办的(B )银行是最早出现的股份银行.A. 德意志B. 英格兰C. 法兰西D. 苏黎世满分:4 分2. 利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A)同贷出资本额(本金)的比例。
A. 利息额B. 贷款额C. 总额D. 利息率满分:4 分3. 20世纪60年代以前,资金来源以活期存款为主,银行主要通过(B)方面项目的调整和组合来实现三性原则和经营目标。
A. 现金B. 资产C. 负债D. 成本满分:4 分4. (D)是指中央银行既作为政府管理金融的工具,又为政府提供金融服务。
A. 发行的银行B. 利润最高的银行C. 银行的银行D. 国家的银行满分:4 分5. 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 A )。
A. 中国银行B. 中国人民银行C. 中国工商银行D. 政府财政部满分:4 分6. 我国的中央银行是( B )。
A. 中国银行B. 中国人民银行C. 交通银行D. 中国民生银行满分:4 分7. 当发生严重的逆差时,可将本国短期利率( B ),以吸引外国的短期资本流入,减少或消除逆差A. 降低B. 提高C. 不变D. 浮动满分:4 分8. 建立在(A )基础上的支票流通是商业银行信用创造功能的条件。
A. 活期存款B. 定期存款C. 长期贷款D. 库存现金满分:4 分9. 商业银行作为特殊企业,其最基本的、首要的动机和目标是获取最大限度的( B )。
A. 投资B. 利润C. 成本D. 资本金满分:4 分10. 我国实现有控制的浮动利率管理体制,即央行制定一定时期的基准利率,各商行可在此基础上对存贷款利率进行一定比例的上下( D )A. 降低B. 提高C. 不变D. 波动满分:4 分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V1.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包括(ABCD )。
A. 资本业务B. 负债业务C. 资产业务D. 附属业务满分:4 分2.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包括(ABC )。
A. 盈利性原则B. 流动性原则C. 安全性原则D. 中立性原则满分:4 分3. 银行的职能包括如下一些(ABCD )。
A. 信用中介B. 储蓄资本化C. 创造信用流通工具D. 支付中介满分:4 分4. 银行的产生大体上可以分为如下(ABC )几个阶段。
A. 出现了货币兑换业和兑换商B. 增加了货币保管和收付业务即由货币兑换业演变成货币经营业C. 兼营货币保管、收付、结算、放贷等业务D. 替代政府实现了货币的发行和流通满分:4 分5. 利率体系,主要是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不同利率种类,主要的分类包括(ABCD )。
A. 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B.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C. 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D. 法定利率和市场利率满分:4 分6.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包括(ABCD )。
A. 支票存款B. 非交易用存款C. 借款D. 银行资本7. 一般而言,利率体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ABC)。
A. 中央银行利率和商业银行利率B. 拆借利率和国债利率C. 一级市场利率和二级市场利率D. 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满分:4 分8. 现代金融机构体系包括(ABCD )和金融环境体系。
A. 金融调控体系B. 金融企业体系C. 金融监管体系D. 金融市场体系满分:4 分9. 专业银行是专门经营指定范围和提供专门性服务的金融机构,其种类包括(ABCD )。
A. 开发银行B. 进出口银行C. 储蓄银行D. 农业银行满分:4 分10. 中央银行的职能包括如下一些(ACD )。
A. 发行的银行B. 利润最高的银行C. 银行的银行D. 国家的银行满分:4 分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20 分。
)V1. 预期收入理论认为银行的流动性状况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贷款的按期还本付息。
( B )A. 错误B. 正确满分:4 分2. 由于银行经营是在一个确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所以不需要规避风险( A )A. 错误B. 正确满分:4 分3. 中央银行是商品信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
( B)A. 错误B. 正确满分:4 分4. 可贷资金论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求决定的,它取决于货币市场的均衡。
( A )A. 错误B. 正确满分:4 分5. 银行是经营货币这种特殊商品的特殊企业( B )A. 错误B. 正确满分:4 分满分:4 分秋学期《货币银行学》在线作业三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V1.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居民与所有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全部对外往来的系统的( B )价值记录。
A. 现金B. 货币C. 金块D. 银币满分:4 分2. 按照资金融通期限,金融市场可以分为货币市场和(B)。
A. 间接融资市场B. 资本市场C. 直接融资市场D. 国际金融市场满分:4 分3.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从(C)年开始编制的。
A. 1978B. 1980C. 1981D. 1984满分:4 分4. 费雪现金交易方程式:(D ),式中,M表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平均量,V代表货币的流通速度,P为交易中各类商品的平均价格,T为各种商品的交易量。
A. MV=P/TB. M/V=PTC. M/V=P/TD. MV=PT满分:4 分5. (D )就是指国与国之间达成共识,相互协调国际收支的行动。
A. 财政政策B. 金融政策C. 直接干预政策D. 国际经济合作政策满分:4 分6. (B )是因为一国国内生产结构及相应要素配置未能及时调整或更新换代,导致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本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A. 货币性失衡B. 结构性失衡C. 阶段性失衡D. 周期性失衡满分:4 分7. (C )是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是国际汇兑的简称A. 债券B. 代金券C. 外汇D. 国库券满分:4 分8.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按复式簿记原理,采用( A ),运用货币计量单位编制的。
A. 借贷记账法B. 复式记账法C. 单式记账法D. 现金记账法满分:4 分9. 通货膨胀的(C )是指实行工资和物价管制,主要针对的是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A. 财政政策B. 货币政策C. 收入政策D. 供给政策满分:4 分10. 中央银行向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注入(C ),商业银行在此基础上进行信用创造或存款创造,向整个社会提供最终货币。
A. 商业贷款B. 存款准备金C. 基础货币D. 信用额满分:4 分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V1. 按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划分共有(ABCD )。
A. 需求拉动型B. 成本推动型C. 供求混合型D. 结构型通货膨胀满分:4 分2. 金融市场的形成必须具备(ABCD )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