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材料基本性质
③ 材料的孔隙特征
孔隙愈多、愈细小,吸声效果愈好。
④ 位置
悬吊于空中的吸声效果最好。
2、隔声性 1)概念:阻止声能穿透材料的性质。 2)表示方法:隔空气声、隔固体声
二、建筑装饰材料的力学性质
(一)材料的强度 1、概念: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 2、分类: 根据外力的作用形式的不同,有:抗拉强度、抗
(二)弹性、塑性、脆性、韧性
1、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 消后,材料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 。
2、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 消后,材料能部分或全部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尺寸同时 又不产生裂缝的性质。
3、脆性: 当作用在材料上的外荷增大到某一数值时,材 料发生突然破坏,材料在破坏前无明显的塑性变形,即材料在 破坏时的变形很小,材料的这种性质称为脆性 。
耐久性:材料的耐久性是一项综合性质,虽很难对其量化描 述,但对材料的使用至关重要。
一、建筑装饰材料的物理性质
(一)材料与质量有关的性质
1、密度
m
V
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 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材料的密度,g/cm3或kg/m3; ——材料的质量,g或kg;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 cm3或m3。
受潮较轻或次要结构:Kp≮0.70~0.85
5、抗渗性 1)概念:材料在压力水作用下抵抗水渗透的性质。 2)表示方法:渗透系数或抗渗等级Pn
K Qd AtH
抗渗性
K-渗透系数,cm/h
Q-渗透水量,cm3 A-渗水面积,cm2
d-试件厚度,cm 。
h-水头差,cm。 t-渗水时间,h。
3)抗渗标号S:
▲ 耐燃的材料不一定耐火,耐火的一般都耐燃。
如钢材是非燃烧材料,但其耐火极限仅有0.25h,故钢材 虽为重要的建筑结构材料,但其耐火性却较差,使用时须进行 特殊的耐火处理。
(四)材料与声音有关的性质
1、吸声性 1)概念:材料在空气中能够吸声的能力。 2)表示方法:吸声系数(α)
α=Eα/Ei =(Ei-Er)/Ei=1-r
按规定方法制作的材料试件,在标准试验方法下所能 承受的最大水压(MPa)值。 如,S6代表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为0.6MPa, 影响抗渗性因素:
孔隙率;孔隙特征。(P↓密实或P闭↑的S↑)。
6、抗冻性
1)概念: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结和融 化作用(冻融循环)而不被破坏,强度也无显著降低的性能。
2、表观密度
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 单位体积的质量。
——材料的表观密度,g/cm3或kg/m3; ——材料的质量,g或kg;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3或m3。
必须注明材料的含水状态
3、堆积密度
指粉末状或颗粒状 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 位体积的质量。
——材料的堆积密度,g/cm3或kg/m3; ——材料的质量,g或kg; ——材料的堆积体积,cm3或m3。
(三)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1、硬度:指材料表面抵抗其它较硬物体压入或刻划的能力。 测定材料硬度的方法有压入法和刻划法两种。压入法硬度
的指标有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刻划法测定的硬度称为莫氏硬 度,根据刻划矿物(滑石、石膏、磷灰石、正长石、硫铁矿、 黄玉、金刚石等)的不同分为10级。
压入法测量硬度示意
2、耐磨性: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
压强度、抗剪强度、抗弯强度 ;断裂强度、剥离强度、 抗冲击强度、耐磨性等。
3、强度等级:按材料强度值的Fra bibliotek低划分的成若干等级。
材料强度等级与强度的关系与区别:
材料强度值是其力学性质的指标(是随机连续的); 标号(强度等级)是根据强度划分的级别(是人为确定,不 连续的)
4、比强度:材料强度与表观密度的比值。是衡量材料 轻质高强性能的指标。
3)孔隙状况:P↑P闭↑孔径小 λ↓
4)环境的温湿度
λ无机>λ有机
2.33 0.58 0.023
λ冰>λ水>λ空气
4倍 25倍
2、热容量
材料加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 称为热容。
比热是指单位质量的材料温度升高或降低1K时,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J/g ·K。
其计算式为:
c Q m(t2 t1)
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在某种堆积体积内,颗粒之 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计算式为:
空隙率与填充率的关系为:
(二)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1、亲水性与憎水性 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根据材料表面被水
润湿的情况,分亲水性材料和憎水性材料两类。
空气 水 亲水材料
空气 水
憎水材料
亲水性:材料与水之间的分子亲 合力大于水本身分子间的内聚力
2) 表示方法:抗冻等级Fn n表示材料试件经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质量损失不超过 5%,抗压强度降低不超过25%。 n的数值越大,说明抗冻性能愈好。
材料的抗冻性与材料的密实度、强度、孔隙构造特征、耐 水性以及吸水饱和程度有关。
(三)材料与热有关的性质
1、导热性
材料传导热量的性能称为导热性。材料的导热性用导热
色彩是构成 建筑物外观、乃 至影响周围环境 的重要因素。不 同的色彩给人的
θ≤900
憎水性:材料与水之间的分子亲 合力小于水本身分子间的内聚力
θ>900
2、吸水性
1)概念:材料在水中吸收水的性质。 2)表示方法:吸水率 吸水率——材料浸水后在规定时间内吸入水的质 量(或体积)占材料干燥质量(或干燥时体积)的百 分比。 分为:质量吸水率(Wm)和体积吸水率(Wv)
2
1
m
1
w
2
v
1 w
影响材料吸水性的因素:材料的亲、憎水性; 材料的孔隙率; 材料的孔隙特征。
3、吸湿性 1)概念: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 。
2) 表示方法:含水率
含水率——材料所含水的质量占材料干燥质量的
百分比。
W含
m含 m干 m干
100%
3)影响材料吸湿性的因素:
温度 湿度 吸湿性
4、耐水性
三、宏观构造:
【致密状构造】(钢材、玻璃)密度大、强度高、导热性高 【多孔状构造】(加气砼、发泡塑料、石膏制品 ) 【微孔状构造】(石膏制品、烧结砖) 【散粒状构造】(砂、石子) 【纤维状构造】(木材、玻璃棉)各向异性 【层状构造】(胶合板、夹层玻璃、纸面石膏板)各向异性
四、建筑材料的孔隙
1.孔隙形成的原因
材料在长期饱合水作用下,保持其原有性质(不破坏, 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能力。
技术指标:软化系数KP
KP=fw/f (0~1)
fw-材料浸水饱合状态下的抗压强度,MPa。
f-材料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MPa。
Kp↑耐水性↑; Kp↓耐水性↓。
Kp≥0.8 —— 耐水材料
长期水浸,受潮严重工程:Kp≮0.85~0.9
热容量大的材料可缓和室内温度的波动,使其保
持恒定。
3、耐燃性
材料对火焰和高温度可否燃烧的性质称为材料 的耐燃性,是影响建筑物防火、建筑结构耐火等级 的一项因素。
装饰材料燃烧性能等级
等级 装饰材料燃烧性能
A
不燃性
B1
难燃性
B2
可燃性
B3
易燃性
在《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 火规范》(GB50222—1995) 中,对建筑内部各部位装修材 料的燃烧性能等级提出了要求。
与声音的频率、声音的入射方向有关。因此,吸声系数 指的是一定频率的声音从各个方向入射的吸收平均值。
影响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效果的主要因素: ① 材料的表观密度
对同一种多孔材料,体积密度增大,对低频的吸声效果有所提高, 而对高频的吸声效果有所降低。
② 材料的厚度
材料厚度增大,可提高低频吸声效果,而对高频影响不大。
建筑装饰材料的化学组成、结构与构造
材料的各种性能主要取决于其组成和结构
一、化学组成:(材料化学成分的组合形式)
化学组成:材料的化学成分的构成。 矿物组成:由相同化学组成而形成的性质不同化合物。
二、微观结构:
材料从宏观到微观不同层次的构造情况。 微观结构:原子、分子、离子层次的组成形式(10-10m): 【晶体结构】【玻璃体结构】【胶体结构】
4、密实度与孔隙率
密实度是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 度,也就是固体物质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密实度 反映材料的致密程度。计算式为:
孔隙率是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计算式为:
孔隙率与密实度的关系为:
PD 1
材料的密实度和孔隙率是从不同方面反映材料的 密实程度,通常采用孔隙率表示。
系数表示。
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指单位厚度的材料,当两个相对 侧面温差为1K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
计算式为:
Qd
Az(t2 t1)
材料的导热系数与材料的成分、构造等因素有关。
影响导热系数的因素:
1)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
λ晶体>λ玻璃体
λ金属>λ无机
2)体积密度:ρ0↑(P↓)λ↑
生物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经久不变质、不破坏,尚能保持原有 性能的综合能力。(材料保持工作性能直至极限状态的性质。)
外部因素:物理作用、化学作用、机械作用、生物作用;
内部因素:材料的化学组成、结构和构造的特点。
★ 影响材料耐久性的外部因素,往往又是通过其内部因素
而发生作用的。
2. 耐久性的具体内容:因材料的组成和结构不同而不同。
钢材→腐蚀; 无机非金属材料→氧化、溶蚀、冻融、干湿; 有机材料→腐烂、虫蚀、紫外线照射。
3. 耐久性的判断: 多指标体系。
(1)长期在使用条件下观测:很难实现 (2)快速试验:抗渗性、抗冻性、加湿与紫外线干燥循环, 抗腐蚀性(盐溶液浸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