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基础PPT讲稿
白内障手术基础课件
术前注意事项
完善的白内障术前五项检查 评估患者全身情况 裂隙灯检查(睑板腺、结膜、角膜) 散瞳检查(悬韧带,晶体分级,眼底检
查)眼底照相、OCT 术前眼药水的使用 督促患者完善术前准备,为手术打好基
础 ……
晶状体简单解剖:晶体由纤细而坚韧的悬韧带悬吊于睫状体间
大小: 晶体一生持续生长 出生:6.4mm *3.5mm,90mg 成人:9mm *4-5mm,255mg 老年:皮质增厚,晶体表面曲率增加
撕囊: 大小适宜、连续性
过大: 囊膜退缩(retraction),造成后囊膜 皱折, IOL偏位等
过小: 囊膜收缩(contraction),IOL偏位, 眩光 (尤其在夜间 干扰视力),屈光不正, 像差改变, 囊袋阻滞
撕囊不完整 :后囊破裂的高危因素
先水分离、后水分层
水分离(Hydrodissection):前囊与皮质之间
什么情况下增加瓶高?
前房浅 使用高负压时 由于堵塞解除后的浪 涌导致前房塌陷
什么情况下降低瓶高?
近视和玻切术后病人 虹膜悬韧带松弛 视神经乳头受损 高度近视患者合并青 光眼
液流动力学基础:
流体动力学方面一个重要的概念是,灌注流 量必须超过流出量。所以,开始时不妨将瓶高设 置的高一些,保证一定的液流,随后根据液流所 造成的虹膜-晶状体隔后移变化,再逐渐调低瓶 高。
然断裂而弥散。
意义:减少超乳吸除核体 积,超乳探头不用过分趋 向周边,表层核壳起保护 垫作用,支撑囊袋,避免
囊袋前移
晶状体劈核和超声乳化吸出:
工作原理:利用震荡能量,通过细小的超声针头把晶 状体组织撞碎成乳糜状,通过超声针头的抽吸系统 排出眼外。
超声乳化仪组成: 1.超声系统 2.注吸系统 3.电凝 4.玻璃体切除系统 5.控制系统
1.将注水针头深入前房撕囊 边缘的下方和囊膜赤道部皮
质之间 2.持续缓慢注入灌注液。在 晶体后方形成一个波浪,推
开皮质和囊膜 3.注水针头顺势旋转晶体核
意义:晶状体核自由旋转, 方便分离吸除晶状体核、皮
质,防止后囊破裂
水分层(Hydrodelineation):核与核周皮质之间 (金色环)
注水针头自前皮质深 插入核块,在致密的内层 核表面滑动,注入液体, 使得液体在压力作用下内 层核和中间表层核之间自
控制系统:
当踩于2档(负压吸除)时,即在1档灌注功 能的 基础上新增负压吸除功能。同样地,一旦脚踏踩于3 档(超声能量)时,同时提供的还包括 1档(灌注)和2档 (负压吸除)功能。
1档:所谓超乳仪的灌注功能,是指在术中向眼内 提供液流灌注。踩脚踏于1档时,即打开灌注。灌 注并非线性控制——灌注要么是全开, 要么是全 关。 灌注瓶的高度决定了术中的相对灌注压和流速的 大小。为了保证术中眼内充盈,需要确保灌注流速 大于流出流速。
错误:械上抬、 下压或左右 移动会造成 前房塌陷
正确:器械以 F 为支点
上下左右
倾斜
灌注(cm水柱): 高悬输液瓶使
灌注液因为重力 作用产生的压力
真空压力 (mmHg):
将晶状体碎片吸 在超 乳头的 压力总量
超声能量(%):
乳化核时施加 于晶状体核 超声能量的 总和
抽吸率(cc/min):
晶状体碎片和液 体到达超乳头 的速度
要点:切勿压迫后唇!注入过程尽量朝6点方向 推进,把房水逐渐挤出(张力均匀),注入 粘弹剂至粘弹剂从切口处溢出即可。
3.撕 囊 第一是要看见囊膜 第二才是把囊膜撕下来
基本要素
清晰度(调整看到红光反射,借助染色剂,调整放大
倍率)
撕囊大小(5-6mm)
解剖:赤道部及其前后
• 撕囊 方法:居中连续环行撕囊术(CCC)
液流动力学基础:
灌注(cm水柱):高悬输液瓶使灌注液因 为重力作用产生的压力 抽吸率(cc/min): 决定了:1.晶状体碎片和液体到达超乳头
的速度(跟随性)2.负压上升的时间 真空压力(mmHg): 将晶状体碎片吸在超 乳头的压力总量 超声能量(%): 乳化核时施加于晶状体核超声能量的总和
超声乳化手术四大手术参数:
切口并发症
切口太浅 ——隧道松软,易损伤,自闭困难 切口太深 ——易出血 内切口太靠后 ——虹膜损伤,脱出 内切口太靠前 ——内皮损伤,脱离,角膜
水肿,术后散光
钝刀 ——切口粗糙,后弹力层撕脱,自闭差
球结膜水肿—结膜囊积水影响手术操作 切开引流
切口周围白色混浊—角膜基质纤维水肿 原因:隧道长--液体渗入 切口小--器械反复进入 钝刀--内切口不平整
居中的(Central)
2mm表面的囊膜是悬 韧带附着处,前囊膜中 央约6-6.5mm直径为完
连续的(Continuous)r)
前囊“L”形切口,与前囊撕开方向约呈90°角扯动
CCC大小的考虑因素:
1.限制碎块进入前房 2.减少后发障发生(稍微小于IOL光学部) 3.方便操作(越小越难操作) 4.可以代替后囊做IOL支撑(严重后囊穿破)
囊膜: 透明,有弹性 上皮细胞分泌的IV型胶原 晶状体赤道前后最厚,后极中央最薄 前囊出生时比后囊厚,且持续终生生长
1.手术切口(主切口和侧切口)
三种切口
巩膜隧道 角巩膜缘 透明角膜
常用:透明角膜切口
方法:现在现在透明角膜上 作一板层切口,改变刀的方 向和角膜平行继续前行形成 隧道,当刀尖完全进入角膜 板层即可改变方向刺向前房, 并且进入前房。 切口大小:3.2mm*1.75mm
角膜水肿 表麻药的使用,术前洗眼操作不当 术中高眼压—降低瓶高
后弹力层脱离—原因:钝刀,器械反复进出切口 处理:前房注水,粘弹剂,或注气
切口灼伤—超声时间长,超乳头烫伤 自闭差,散光,异物感
切口漏水---切口与超乳管经不匹配,隧道短 提高流量.缝合切口
2.注入粘弹剂
作用:
1.维持前房,压平前囊膜,提供安全操作空间 2.保护角膜内皮
超乳针未堵的情况下,流速达到最大,但 是负压很低——远远低于所设置的最大值。对于 蠕动泵而言,仅在超乳针被堵的情况下才有负 压产生。负压越高,握持力越大。所谓握持力, 是指机械性劈核时固定白内障核块力量的大小。 负压决定了超乳针“抓住”核块,即握持力的 大小。
浪涌:高负压下的管道塌陷最常见于超乳针堵塞时,一旦堵塞解除,管道反弹,浪涌 即出现。此即堵塞解除后浪涌,这也是白内障手术中后囊膜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