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碳生活倡议书:我们和孩子一起做“低碳达人”

低碳生活倡议书:我们和孩子一起做“低碳达人”

低碳生活倡议书:我们和孩子一起做“低碳达人”
低碳生活倡议书:我们和孩子一起做“低碳达人”
通过学校的教育,与家长的互动将这种活动寓教于乐,寓知识于活动之中,通过学生、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创设了一种良好的活动氛围,使家长了解学校的活动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及时的配合老师的工作,并使孩子加强了荣誉感,达到了一种双赢的效果最后再说一句,作为低碳达人,一颗真挚环保的心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真心热爱环保事业并将其视为终身的事业,才真正有可能从一点一滴做到低碳生活,不浪费资源,保护任何可能保护的。

所以,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低碳达人,让我们用真挚环保的心去保护唯一的地球吧。

春天本来是万物复苏、播种希望的美好时节,可是一场百年未遇的特大干旱席卷西南大地。

在美丽的西南地区,河水干枯、田地荒芜、庄稼枯死、颗粒无收。

百年不遇的大旱,对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此次干旱发生范围之广、历时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重,在西南地区历史同期少有。

目前,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省区市旱情加剧。

据统计,干旱受灾人口达到6000多万人,逾两千万人饮水困难,受灾人数比北京市的全部人口还多。

水库露底、河水断流、农田龟裂、水井干涸,旱情还在进一步发展之中,可以预料,缺水、缺粮人口的数字每天还在增加。

有受灾群众一周洗一次脸、一周洗一次碗筷,甚至有村民为给全村取水而牺牲在这些受灾人口当中,就有上百万中小学生和老师。

"老师,我们渴 "这是贵州一所学校的一群学生找到校长时所说的第一句话。

从电视上、报纸上看到那小学生渴望水的眼神,看到有些孩子拿着七瓶八罐去接水,许多
孩子一天只能喝一杯水,有些甚至为能喝到一口水,不得不翻过几座山去背水、挑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智新超越人的行为准则,时值西南同胞遭受旱灾最艰难的时刻,同志们,同为华夏子民,灾区同胞是我们此刻最真切的牵挂!在此,我代表智新超越所有的老师们倡议,让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用我们的爱心去换来股股清泉,解灾区同伴之渴!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为灾区的孩子和老人们献上一份爱心!本次活动属自发组织,自愿参加,所募集到的捐款,统一登记入册备案,由行政财务部递交中国扶贫基金会。

我们的力量或许微薄,但情暖人间,送到了灾区便是救命的甘霖,来吧,让我们行动起来,携手同心、众志成城,与受灾群众一起共度难关,早日夺取抗旱救灾的胜利!
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延续了2500多年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将以各种方式缅怀英烈、祭奠逝者、悼念先人、寄托哀思,学习感恩。

这是对传统的秉持,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

受传统习俗影响,人们在扫墓祭祖时随地焚烧冥币、燃置香烛、燃放鞭炮、泼洒酒水、堆放食品等祭奠方式,既污染环境,又可能引发火灾,安全隐患颇多。

为进一步提高市民文明程度和道德素质,深化文明创建内涵,提倡文明祭祀,倡导社会新风尚,我们向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1、过一个人文的清明节。

积极倡导厚养薄葬,崇尚文明健康的祭祀新风。

尊老敬老,提倡长辈在世时多孝敬,从我做起,从当前做起,倡导文明祭扫风尚,树立节俭过节新风。

2、过一个绿色的清明节。

树立生态环保观念,倡导通过植树、种草、献花和诗赋、祭文、家庭追思会等文明环保的祭扫形式来寄托哀思,共同保绿色生态的自然环境,还清洁明净于清明节。

3、过一个健康的清明节。

积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缅怀与追思中增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倡导参加郊游、踏青等民俗活动。

4、过一个简朴的清明节。

积极弘扬庄重、简朴过清明的良好传统,倡导简祭、薄祭,反对铺张浪费、奢侈挥霍,抵制庸俗、愚昧的祭扫陋习和封建迷信活动,使清明节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节日。

5、过一个有序的清明节。

鼓励错时祭奠,避免交通拥堵。

清明节期间,祭祀的人员和车辆将更加集中,可在清明节前后10天进行祭奠活动。

请及早安排,尽量避免在高峰时段集中祭奠,避免造成人流、车流的拥堵,发生事故。

6、过一个平安的清明节。

积极确立安全和谐的意识,倡导平安出行、文明祭扫,遵守有关管理规定,不违规用火,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节日环境,平安度过清明假期。

广大市民朋友,推动城关区率先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家园已成为我们的共识。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以清明节为契机,把对国家的报效之情、对先人的报答之意、对亲人的感激之心,化作岗位做贡献、社会做奉献的实际行动;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争做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以文明缅怀、倡树新风的实际行动,携手共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我们也真诚的希望广大市民朋友们清明期
间在城关区爱心集结号志愿者网站,发表诗词歌赋、祭文,追思先人,感恩逝者,鼓励后人,为社会文明作出自己的努力。

附送:
低碳生活学习心得体会样本
低碳生活学习心得体会样本
随着低碳经济日渐深入人心,低碳理念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有古语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所谓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低碳生活虽然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不是能力,而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

现就低碳生活浅谈一下几点学习心得。

一、低碳生活的几点认识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毫不保留的为人类提供各种赖以生存的资源,而我们却不知道珍惜。

比如森林砍伐、废气排放,环境恶化和气候灾害频发。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使用节能电灯泡,以11瓦节能灯代替60瓦白炽灯,每分钟都比普通灯泡节电80%,如果全国使用12亿只节能灯,节约的电量相当于三峡的年发电量;选择节能空调,温度不要开的过高或过低,这样不但耗能,而且让人舒适,削弱了人体自动调节体温的能力;电视屏幕不要太
亮,调成中等亮度,则既节能又保护视力,3亿台电视机,仅调暗亮度这个小动作,每年就可以节省50亿度。

我们面临着日益恶化的环境,即将枯竭的各种资源,居高不下的各种生活成本等等,但其实我们只要举手之劳就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节约能源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倡导低碳生活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

二、低碳生活的几点思考
1、实现低碳生活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关系。

很多人认为实现低碳可能降低人们好不容易提升起来的生活水平。

但我个人认为,实现低碳生活与保持或提高生活水平之间并不冲突,它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与条件,其中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结合点,探索一种低碳的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在维持高标准生活的同时尽量减少使用消费能源多的产品、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比如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等。

2、实现低碳生活与居民日常生活的关系。

有人认为低碳生活只是一种理论的设想,犹如遥不可及梦想,也有人认为低碳生活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依靠自身力量难以实现。

这是因为城市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模式,在短时期内确实难以改变。

在这种惯性生活模式下,推行低碳生活也可能会带来不便。

但这些并不能成为市民拒绝低碳生活的理由,只要从细节入手,有改变的决心和愿望,低碳生活完全可以实现。

我们应该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减少个碳足迹,在生活中培养低碳的生活方式,这不仅是当前的社会潮流,更是个人的社会责任。

三、低碳生活的几点体会
1、作为个人,要身体力行,努力保持低碳生活。

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努力保持低碳生活。

比如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每周少开一天车,少乘一天电梯,少开一天空调等等。

2、要向职工家属大力宣传,提倡低碳生活。

着力营造节约集约利用各种资源的良好氛围;要引导热点问题上下功夫,通过入情入理,深入浅出的宣传帮助职工家属正确认识低碳生活;还要树立低碳新形象上下功夫,突出典型宣传,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用身边的先进典型鼓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