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通过编辑过程进一步完善过程,通过用EDIT命令定义新过程的方法体会过程的作用。
3.计算机的程序设计要求科学而严密,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从小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4.通过比较两种过程定义方法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总结的能力。
用知识的迁移来学习保存过程和调用过程的方法。
编辑过程和用EDIT命令定义新过程。
4.通过比较了解过程的作用和意义,初步建立用子程序来优化程序设计的意识。
确定画组合图形各部件的起始位置。
学习定义过程的方法。
用Logo语言画出的由正方形、圆和三角形构成的基本图形。
教 学 容 安 排


单元教学容
教学
时数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 点
教学准备
备注
5~6
第10课 保存和调用过程
第11课 过程的编辑
3、了解机器人的一般知识,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意识。
4、以网络中的各种实际应用为主线,突出网络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现网络对生活的改变以及网络的实际应用价值。
教学措施
1、兴趣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关键。在本学期中,将尽一切努力创造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与课堂氛围,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用各种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要学,并在学习过程中以小课题的形式组织学生共同合作、自主探究。
4.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了解机器人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5.接受高科技的启发,学人所长,并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感受。
6.感悟机器人与普通信息技术手段的不同之处。
7.独立思考,理解机器人的特征。
1.学习机器人的组成。
2.能够掌握机器人组件的知识。
3.学会理解机器人“器官”与人类的相同和不同点。
4.通过交流,了解每一部分组件的主要原理和用途。
制订人:严 坤
教 学 容 安 排


单元教学容
教学
时数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 点
教学准备
备注
2~4
第8课 画组合图形
第9课 定义过程
2
1
让学生综合运用Logo语言命令画组合图形。
1.了解过程的作用、学习定义过程的方法、会用定义的过程绘制简单的图形。
2.通过学习定义过程的方法体会过程的作用。
3.通过定义过程了解程序设计中“过程”的重要性,初步理解子程序的含义。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学生情况分析பைடு நூலகம்
我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平时接触电脑的机会并不是很多,但大家对信息课程都比较感兴趣。六年级的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已经在前面几年的学习中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更希望教师能够给予他们充分的主动权和自由,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因此在教学时,要尽量放手让学生去做,不必事必躬亲,同时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引导。但学生的上机习惯还不太规,还需要加强管理。
2、使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与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让学生们知道应负责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5、利用网络查找课文相关的网上资源,让网络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2.能够了解传感器的主要功能。
3.平等交流,掌握各“器官”的作用。
4.能够建立正确的机器人整体概念。
5.学会正确对待传感器的工作方式。
6.激发对学生机器人这一信息媒体的学习热情。
7.尝试用人的“器官”概念理解机器人的“器官”概念。
8.为传感器的学习建立合适的实践渠道。
学生机器人的基本工作原理。
学习学生机器人的“主要器官”。
教材情况分析
1、教材编写指导思想:本册教材是小学信息技术选修篇,它包括程序设计和机器人两部分容。上学期已经认识了LOGO语言,并能绘画简单图形,这学期接着学习后一部分容。
2、教材特点:
(1)体例上采用以信息为主线、任务为核心的模式。
(2)引入研究性学习方法,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精神。
(3)强化任务淡化计算机知识。
(4)任务和例题实用性强。
(5)任务之间互相融合。
(6)教材使用适应性强。
3、教材主要容:
这学期的教学容为logo程序设计后一部分和机器搭建平台两部分。
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来综合学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掌握海龟作图的稍复杂些的操作,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创作能力。
1
1
1.学会保存过程的方法,会调用保存过的过程来绘图。
2.通过学习保存和调用过程体会过程的作用,并学会知识的迁移。
3.通过随时和反复调用“过程”,初步理解子程序的含义。
4.计算机程序设计要求科学而严密,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从小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1.能够编辑保存过的过程,会用EDIT命令定义新过程。
第15课 传感器
2
2
1.了解学生机器人工作的基本原理。
2.了解学生机器人的构造特点。
3.掌握学生机器人的主要部件。
4.初步理解学生机器人编程软件的功能和作用。
5.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6.鼓励学生从新事务中体验乐趣,为今后的学习激发兴趣。
7.尝试接触实物,并能够感受其中的原理。
1.学习学生机器人的“主要器官”。
建立用于保存学生文件的文件夹。
让学生将事先编辑好的过程保存在文件夹中备用。
教 学 容 安 排


单元教学容
教学
时数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 点
教学准备
备注
7~8
第12课 认识机器人
第13课 机器人的组成
1
1
1.了解机器人的基本定义和主要分类。
2.了解机器人的主要发展方向。
3.以知识普及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机器人的涵义。
传感器
教 学 容 安 排


单元教学容
教学
时数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 点
教学准备
备注
13~15
第16课 学生机器人平台
第17课 学生机器人行走
2
1
1.学习“学生机器人平台”软件。
2.初步了解流程图的设置方式。
3.理解软件的概念。
4.能够运行“学生机器人平台”软件。
5.帮助学生建立软件与机器人之间的知识。
5.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6.感受机器人的工作特点。
7.尝试将机器人的各组件与实物对应起来。
8.观察机器人实物,体会机器人的组成特点。
认识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定义和起源。
机器人的组成知识
机器人模型
教 学 容 安 排


单元教学容
教学
时数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 点
教学准备
备注
9~12
第14课 学生机器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