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塑料熔融指数测试仪操作说明书

塑料熔融指数测试仪操作说明书

塑料熔融指数测试仪操作说明书熔体流动速率仪目录1概述. 42主要技术参数及工作条件. 4主要技术参数. 4挤压出料部分. 4试验负荷. 4温度控制. 4外形尺寸. 5工作条件. 53原理与结构. 5主要原理. 5仪器结构. 5测试系统. 5控制系统. 6自动切割装置. 6负荷装置. 64前期准备与参数选择. 6仪器放置. 6试样准备. 7试验条件选择. 7切割时间选择. 85按键功能. 8【升温】键. 8【试验】键. 8【切割】键. 9【设定】键. 9【计算】键. 9【查阅】键. 9【删除】键. 9【打印】键. 9【增加/上移】键. 9【减小/下移】键. 9【停止/返回】键. 9【确认】键. 106仪器使用方法. 10试验准备. 10开机. 10设定试验参数. 10测试方法. 11升温. 11试验. 11称重计算. 11试验结果查询和打印. 12 7仪器校正. 128注意事项. 131 概述QL-400B型熔体流动速率仪是按照《GB/T 3682-2000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ISO1133-2005 Plastics-Determination of the melt mass-flow rate(MFR) and the meltvolume-flow rate(MVR)》等标准设计制造的用于测定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的仪器。

具有测量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功能;具有自动切料装置;带有微型打印机打印输出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试结果;带有FLASH存储器,可存储20份质量法测试结果并可随时查阅和打印。

该仪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量准确、性能稳定可靠。

此仪器不仅适用于熔融温度较高的聚碳酸脂、氟塑料、尼龙等工程塑料的测试,也适用于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等熔融温度较低的塑料测试,因此被广泛用于塑料生产、塑料制品、石油化工等行业以及有关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商检部门。

2 主要技术参数及工作条件主要技术参数:KW-400B挤压出料部分Ø出料口直径:Φ±毫米Ø出料口长度:±毫米Ø装料筒内径:Φ±毫米Ø装料筒长度:152±毫米Ø活塞杆头直径:Φ±毫米Ø活塞杆头长度:±毫米试验负荷试验负荷是由一套砝码和一支活塞杆组件,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而得到的。

它们可以组成试验所需要的标称负荷,共有8级:1级:=(活塞杆+砝码托盘+隔热套+1#砝码体)=2级:+2#砝码)=3级:=+3#砝码)=4级:=+4#砝码)=5级:=+5#砝码)=6级:=+5#砝码+6#砝码)=7级:=+5#砝码+6#砝码+7#砝码)=8级: kg=+2#砝码+3#砝码+4#砝码+5#砝码+6#砝码+7#砝码+8#砝码)=温度控制Ø控制范围:室温~400℃Ø温度波动:≤±℃Ø 8h 漂移:≤℃Ø温度梯度:≤℃Ø分辨率:℃Ø误差修正:两点线性修正Ø加料后温度恢复时间:≤4min外形尺寸长290×厚410×高630(毫米)工作条件Ø室温10℃—35℃,周围无振动,无腐蚀介质。

Ø在稳固的基础上正确地安装并调至水平。

Ø工作时无强磁场干扰,空气无强对流。

Ø电源电压:AC220V,频率50Hz5A,电源电压的波动范围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 。

3 原理与结构主要原理熔体流动速率仪实际上是一种挤出塑料计,它是在规定温度下,用高温加热炉对被测物进行加热,使被测物达到熔融状态,在一定的负荷压力下通过直径固定的小孔(标准口模)进行挤出试验,熔体每10min流过标准口模的质量或体积即为该被测物的熔体流动速率。

质量法测量熔体流动速率,用MFR表示,其单位为:克/10min计算公式为:式中:θ—试验温度,℃—标称负荷,kgMnomt—参比时间(10min),秒(600s)refM—样条的平均质量,gt—取样时间间隔,s例:一种被测物,每30秒切取一段,共取5段,各段质量分别是:克、克、克、克、克。

其平均质量为:M=++++/5=(克)代入公式:MFR=600×30=(克/10min)仪器结构本仪器主要是由测试系统、控制系统、自动切割装置和负荷装置几部分组成。

测试系统以质量法测量时,按下该键仪器会首先完成预切动作,以去掉前面挤出的试样;同时进行计时,达到计时时间后自动启动刮刀切取试样;达到设定次数后自动停止计时。

以自动法测量时,按下该键仪器会自动切割一次,去掉以前的废弃试样,然后根据用户设置的基准开始试验过程,如果设定基准为时间,则计时时间到再次切割试样,并停止计时,显示测试结果;如果设定基准为位移,则位移量达到设定值时自动切割试样,停止试验并显示测试结果。

【切割】键按一次该键,切刀自动旋转切取试样一次。

一般用于试验开始之前切除废弃的试样。

【设定】键用来设定试验参数,温度、切取次数、切取时间。

【计算】键在使用质量法测量时,用于输入各切段质量,计算、保存试验结果。

在测量熔体密度时,用来输入切割出的样条质量并计算保存熔体密度。

【查阅】键按下该键将显示以前保存的试验记录。

当前仪器处于质量法测试界面,则显示质量法测试保存的记录,处于自动法测试界面,则显示自动法测试保存的记录。

【删除】键在查阅试验记录时,按下该键删除当前位置的试验记录。

【打印】键在查阅试验记录或试验详细信息时按下该键打印当前显示的试验记录。

【增加/上移】键用于切换选项或改变数值大小,在改变数值大小时,单次按下该键改变最低一位数字,按住该键不放改变倒数第二位数字。

在仪器处于空闲(等待指令)状态时,依次按下增加-减小-增加-减小键,进入温度修正状态。

【减小/下移】键用于切换选项或改变数值大小,在改变数值大小时,单次按下该键改变最低一位数字,按住该键不放改变倒数第二位数字。

【停止/返回】键在试验状态,按下该键停止试验。

在加热还没有试验时,按该键停止加热。

在输入参数时或查阅试验记录界面按该键返回到工作界面。

【确认】键在设定数据时,按下该键接收设定值。

6 仪器使用方法试验准备(1)装入口模:推动口模挡板的手柄,将口模挡板推到底部,从加热炉的上端口装入口模,并用装料杆将其压到与口模挡板接触为止。

(2)将活塞杆(组合件)从加热炉的上端插入料筒中。

(3)如果使用自动法测试或测试熔体密度,请安装好位移传感器拉杆。

(3)接通电源,注意电源一定要有良好接地线,以免发生漏电事故。

(4)准备适当的试样,以备试验时使用,试样的数量请参照试样准备表格中的数值,试样的前期处理请参考相应类型材料的国家标准进行干燥、稳定等处理。

开机打开仪器电源,进入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示的测试界面。

图1开机界面在这个界面中,第一行显示当前仪器温度。

第二行显示设定的温度、测试时要切割的次数,第三行显示切割间隔时间。

第四行显示试验过程,包括已切次数和计时时间。

第五行显示仪器工作状态,刚开机时显示“等待指令”字样,仪器等候用户指令。

设定试验参数检查当前仪器显示界面及设定参数,如果和实际需要不符,请重新设定参数。

按【设定】键进入设定状态,显示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示画面。

图2设定参数界面进入设定界面后,在“设定温度”处将显示一条下划线,如果更改温度,请按【确认】键,如不更改,按【下移】键将在“切割次数”项标出下划线,依次循环。

下划线移动到某项后,按下【确认】键,该项会闪烁,按【增加】、【减少】键改变数值。

注意改变数值时,如果点按该键,数字的最低一位改变,如果按住不放,数字的倒数第二位改变,所有改变都是递增或递减的,实现整个数字的设定。

测试方法升温参数设定完成后,按下【升温】键,仪器开始升温,10~15分钟以后温度达到稳定状态,恒定在设定温度的±℃之间,再保持15分钟左右,就可以开始试验。

试验开始试验时,先取出活塞杆,将事先准备好的试样用装料斗和装料杆装入并压实在料筒中,注意要尽可能压实,以减少气泡的产生,然后将活塞杆重新放入料筒中,全过程要在1分种内完成。

如果此时试样已经从口模中流出,请按【切割】键切除并废弃掉。

如果试验融化并流出的速度很快,请用直径2mm左右的铜丝或铝丝将口模出口临时塞住,压料时再取下。

装入试样时料筒温度会下降,大约2~3分种温度会回复到设定状态,4分钟后把试验要求的试验负荷(砝码)加到活塞杆上,并将取样盘放在出料口的下方。

如果之前塞住了口模,请将塞口模的物体取下,这时试样从口模中挤出,活塞杆开始下降。

在此过程中如果要切取挤出物,请按【切割】键。

当活塞杆下降到下环刻线与导套的上端面平齐时,按下【试验】键,系统开始计时,并自动切取挤出物,请丢弃该挤出物及本次之前的挤出物。

当计时时间达到设定的间隔时间,仪器会自动切取试样切段并蜂鸣,达到预定切取次数后会停止计时,如果尚未达到切取次数,活塞杆上环刻线已经和导套齐平,此时可以按【停止】键停止试验,并丢弃以后的挤出物。

在试验过程中可以按“停止”键以停止计时,这时仪器回到控温状态,再次按“计时”键,则可重新计时进行试验。

试验结束后,请让仪器在恒温状态下继续挤出试样,直到将料筒内的所有试料挤出。

这时取下砝码和活塞杆,并把活塞杆擦拭干净。

把口模挡板手柄向外拉,用装料杆顶出口模,用口模清理棒清除口模孔里的试料,再用布条将口模内外趁热擦拭干净。

用洁净的白纱布绕在清理杆上,趁热擦拭料筒,直到擦干净为止。

注意:活塞杆、料筒和口模的清洁工作很重要,如果没有擦拭干净,将严重影响下次的使用和测试结果。

在清理过程中料筒及相关部件仍是高温状态,请小心烫伤。

称重计算挑选均匀没有气泡的样条进行称重,并废弃其质量值超过平均值15%的样条,取合格的样条3个以上,输入到仪器中进行计算。

图3输入切段质量按【计算】键进入计算界面,如图3所示试验编号项由使用者自己定义,三位数字,最好进行记录,便于以后查询,材料号、温度、计时来自于设定的参数的材料号、试验温度、切割间隔时间,一般不需要更改,把下划线移动到质量位置后按【确认】键输入质量,输入完毕再按【确认】键接受输入的值,切段数自动变成2,并显示相应的计算结果,计算原理请参考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把所有切段质量输入后,按【返回】键,这时“是否保存”位置的“是”开始闪烁,如果保存,直接按【确认】键,如果不保存,切换到“否”按【确认】键返回到工作状态。

试验结果查询和打印要查询并打印以保存的试验结果,请在等待指令状态按【查询】键,显示如图4所示画面。

图4浏览试验记录闪烁的三角形所指的记录为当前记录,可以按【上移】、【下移】键切换所有的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