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公布幼升小教育方案

北京市公布幼升小教育方案

北京市公布幼升小教育方案
今天上午市教委公布了今年义务教育时期入学方法。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将对全市小学入学小孩进行先期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系统将在全市十六区县联网,每个学生只能在一个片区登记,获得唯独的登记号码。

市教委介绍,近几年本市小学和初中入学人数都连续增加。

2012年小学入学人数14.17万人,初中入学10.81万人,估量今年全市小学入学人数在174616人,比去年增加26421人;初中入学人数为113558人,增加5716人。

市教委表示,今年本市将建设30所城乡一体化学校,城乡一体化学校将增加8000学位,明年将增加2.4万学位,同时增加优质学位供给。

全市启用信息采集系统
因为入学人数的大幅度增加,市教委决定加大对以后3至5年适龄儿童入学需求的规划研究。

今年,各区县要开展学龄人口信息采集工作试点,学龄人口信息采集系统全市联网。

按照区县为主组织实施本区县义务教育时期入学工作的原则,市级提供信息采集平台和技术支持,具体要求由区县确定并公示。

5月2日后各区县工作细则将挂网。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旨在对各区县生源情形进行了解,系统采集具有唯独性。

学生如果在东城采集了在西城就不能再次采集。

小孩上网登记后,系统会给每个小孩一个唯独的登记号,同时采集身份证号。

因为号码唯独,因此学生不能两处登记。

学生按照登记地址到所在片区进行审核入学,少数共建生、子弟生入学会有单独的系统处理。

今年信息采集的对象是立即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小孩,以后还将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登记,要紧为把握全市学生入学数据。

关于一些人户分离的家庭,市教委表示,能够在户籍地或者居住地登记,二者选择其一。

跨片流淌将建审核制度
市教委表示,要规范区县“免试、就近入学”范畴,建立操纵跨片流淌审核制度。

第一,尽可能保证每个片区都有百姓认可的学校。

划片后片内学校要公示。

如果家长要跨片入学需要有合情合理的理由,例如一些家庭人户分离,或者居民拆迁等情形能够申请跨片,具体跨片要求由区县教委审核。

非京籍儿童入学需“五证”
非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因父母在京工作需要在京同意教育的,需持本人在京暂住证、在京实际住宅居住证明、在京务工就业证明、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全家户口簿等证明证件,经居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确认后,到居住地所在区县教委确定的学校联系就读。

学校接收有困难的,可申请居住地所在区县教委和谐解决。

具体细则将由各区县制定。

四类外地儿童可入学
凡年满6周岁(2007年8月31日往常出生)且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均须按区县教委划定的学校服务片就近登记入学,小学第一接收服务片内学生。

初中按区县教委确定的划片入学、电脑派位、小学与初中对口直升等方式接收学生。

持有区县教委开具的《台胞子女就读批准书》,全国博士后治理部门开具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子女介绍信》以及父母的《进站函》、部队师(旅)级政治部开具的随军家属证明及现役军人证件、区县侨务部门开具的《华侨子女来京同意义务教育证明信》等证明的适龄青年儿童,按本市户口对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