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楷.(kǎi) 彷.徨(fáng) 轻捷.(jié) 深恶.痛绝(wù)
B.弄.堂(nòng) 选聘.(pìn) 元勋.(xūn) 气冲斗.牛(dǒu)
C.无垠.(yín) 赫.然(hè) 涉.猎(shè) 鲜.为人知(xiǎn)
D.挚.友(zhì) 衰.微(shuāi) 明朗.(lǎng) 锲.而不舍(q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孕育奠基疙瘩潜心贯注
B.无暇黯淡咳嗽一返既往
C.嘱咐兽铤署名锋芒毕露
D.草率萦绕开拓慷慨淋漓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鞠躬尽瘁
....”正好准确地描述了诸葛亮的一生。

....,死而后已
B.“冷血护工”虐待养老院老人的事件曝光后,社会各界群众义愤填膺
....。

C.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D.我国大江南北分布着众多巧夺天工
....的自然景观,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奇绝的黄山、秀丽的庐山……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
....,终会拥抱大海。

B. 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C. 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

D.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B.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C.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D.当外国友人来杭州时,受到了杭州人民的热烈欢迎。

6.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
B.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宝一族”。

C.《金色花》这篇散文诗的作者是泰戈尔写的。

D.很多人热衷于用微博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乐此不疲。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杨振宁,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

B.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

C.《孙权劝学》选自宋代史学家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纪传体史书。

D.《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现代女作家萧红,主要作品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

二、默写。

(24分,每空3分)
8、《竹里馆》(王维):,。

,。

9、《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

三. 古诗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如梦令
【明】李梦阳
不信园林春早,一夜遍生芳草。

说与小童知:“池上落红休扫。

”休扫,休扫,花外斜阳更好。

10、结合加点字词赏析画线句子。

11、关于这首词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词作。

B.全词分为三层,一层一转,逐层转出,又层层相关。

C.“落红”“斜阳”表达了词人对春光逝去的伤感。

D.本词婉曲深细,表现了词人丰富细腻的感情。

四、文言文阅读(38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2、解释加点词:(17分)
⑴权谓.吕蒙曰()
⑵卿今当涂
..掌事()
⑶蒙辞以
..军中多务()()
⑷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
⑸但.当涉猎,见往事
...耳()()()
⑹卿言多务,孰若.孤()
⑺自以为
..大有所益()
⑻蒙乃.始就.学()()
⑼及.鲁肃过.寻阳()()
⑽即更.刮目相待()
13、解释成语。

(6分)
(1)吴下阿蒙:
(2)刮目相待:
14、翻译下列各句。

(12分)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5、读完本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3分)
五、现代文阅读(11分)
⑴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⑶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⑷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⑸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⑹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⑺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宣传单!
⑻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⑼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⑽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⑾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⑿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⑿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16、选文一、二两段起什么作用? (2分)
17、概括选文所写的三件事。

(每件不超过8个字) (3分)
18、为什么文中说闻一多先生“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用原文作答) (2分)
19、文善于用典型的语言和神态表现人物性格,请从选文中选出相应的语句。

(2分)
语言:
神态:
20、最后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参考答案
一、1.C【解析】A项,彷(pánɡ)徨;B项,弄(lònɡ)堂;D项,锲(qiè)而不舍。

2.B【解析】返—反。

3.D【解析】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用在这里不恰当。

4.B
5.C
6.C 【解析】句式杂糅,应删去“的作者”或“写的”。

7.C【解析】《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

三、10.“一夜”表明时间之短,“遍”表明春来之速、范围之广,写出了对春天突然来到的惊喜。

11.C
10.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
四、12⑴告诉⑵当道,当权⑶推托;用;事务⑷难道;研究儒家经典;通“耶”语气词⑸只了解历史⑹比得上⑺认为⑻才;从事⑼到了……的时候;到⑽重新
13、
14、(1)你现在掌权管事,不能不学习。

(2)只是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3)蒙结成朋友,然后分别。

(4)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
(5)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15.书给我们带来了遐想和乐趣,书给我们带来了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

读书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读书能明白事理,增强能力;读书能陶冶性情,德润人心沿着书籍构成的阶梯,学做人,学做事,攀上一个又一个科学的高峰。

争取不断超越,走向卓越。

五、16、起过渡或引出下文的作用
17、起稿政治宣传单,进行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队
18、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19、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语言)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神态)
20、总结全文,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