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5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

2005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

2005 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闭卷)(考试时间20 分钟,满分40 分)(一)小张在网上查阅到《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 名人排行榜》,他对入榜的众多历史人物产生了探究的兴趣。

(共16 分)1.排行榜中排名最靠前的中国人是一位古代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开办了私学。

他是()A.孔子B.老子C.孟子D.董仲舒2.排行榜中排名第二的是一位英国科学家,他是经典力学理论的创建者,他的名字后来被作为物理学上“力”的国际单位。

他是()A.瓦特B.牛顿C.爱迪生D.爱因斯坦3.成吉思汗、彼得大帝、拿破仑、华盛顿也进人了排行榜,这四人中担任过美国总统的是____________。

4.还有一些历史人物“榜上有名”,请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此人生活于18 世纪后期至19 世纪早期,是德国音乐家,创作了《命运交响曲》。

这个历史人物是____________。

(2)此人生活于19 世纪,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与恩格斯共同起草了《共产党宣言》。

这个历史人物是____________。

5.小张认为有一位历史人物也应列人“排行榜”,他是20 世纪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曾发表过《我有一个梦》的著名演说。

这个历史人物是____________。

6.除上面提到的历史人物外,请再列举一个你认为可以列人排行榜的历史人物并陈述理由:人物: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家族的故事”聊了起来⋯⋯(共12 分)1.小赵说:“我的曾祖父留下一本日记,其中有一篇记录着他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全过程。

”这篇日记记录的历史事件发生于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2.小钱说:“我家珍藏着一本1915 年出版的《青年杂志》创刊号。

这份杂志的创刊,标志着一场著名运动的开始。

”这场运动是____________运动。

3.小孙说:“民国初年,许多都喜欢京剧,可我的太爷爷却迷上了叫做‘文明戏’的西方剧种。

”这里的“文明戏”指()A.昆曲B.话剧C.沪剧D.越剧4.小李说:“我的祖先当年在上海公共租界里,见到过许多印度巡捕,上海人都叫他们‘红头阿三’。

”上海的租界出现于()A.鸦片战争后B.甲午战争后C.戊戌变法后D.辛亥革命后5.小周说:“我的祖先曾经跟随‘国姓爷’,从荷兰人手中收复了台湾。

”这位“国姓爷”是_____________。

(人名)6.小吴说:“我的祖先在汉朝就参加科举考试,做了大官。

”大家认为他的话违背历史常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小郑以“纪念郑和下西洋600 周年”为题,收集了一组材料。

(共12 分)11.观察地图,请你找出三条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信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下列物品中,郑和船队不可能携带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5 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开卷)(考试时间40 分钟满分60 分)(一)小李找到了《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地图,并在图中用字母标注了7 个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著名文明(文化)的地区(共16 分)1.请用字母表示下列区域文明(文化)分别对应上图中的地理位置。

(1)哈拉帕文明______(2)诺克文化______ (3)古罗马文明_____(4)古希腊文明_____。

2.请用字母表示右面两幅图中的代表性遗址分别属于的区域文明。

2(1)图一__________(2)图二__________。

3 .上图中的七个区域文明在地理环境上具有共同点。

这个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除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外.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也曾创造过灿烂的文化其中有一个叫阿兹特克文化、你还能再说出一个古代美洲著名文化的名称吗?__________(二)小孙在网上浏览到一篇介绍人类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文章他对下面两幅图产生了兴趣(共16 分)l 上面两幅图中的交通工具分别是两次科技(工业)革命的成果。

(1)图一所示交通工具的发明时间__________(填“早”或“晚”)于图二(2)图二所示交通工具的最早发明者是__________。

2.除上图的两项发明外.两次科技革命中还有许多发现或发明.请再各举一例。

(1)工业革命__________;(2)第二次科技革命__________3.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__________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人了__________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开始了信息时代。

4.除信息技术外.另举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两例。

(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近年来,争议颇多。

某课题小组搜集到如下材料:(共10 分)①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④电视剧《北洋水师》有关李鸿章的片段②一些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论著⑤“文革”中出版的《李鸿章反动言论》③网站上评价李鸿章的论文③部分李鸿章奏折、书信的影印件1.为上述材料分类并说明你的分类标准。

(5 分〕(1)分类标准:(2)分类结果(用序号表示):2.上述材料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3.同学们在找到的近几年的史学论著中发现,不同学者对李鸿章的评价不完全相同,请你说说其中的原因.(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2005 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5 月7 日英国《卫报》发表了近代史教授理查德·奥维利题为《苏联与中国二战中功不可没》的文章,特别指出“在二战中,中国在亚洲太平洋战场的角色不容忽视。

”(共18 分)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求:1 字数150 字左右;2 运用具体史实,论证你的观点。

)2005 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答案开卷部分3(一)1、 B.G.F.E 2、 A.D. 3 、他们都生活在河流或海洋附近。

4、玛雅文化。

(二)1、晚史蒂芬逊2、珍妮纺纱机白炽灯3、蒸汽电气4、基因工程原子能技术的发展(三)1、历史资料:②③⑤⑥历史体裁:①④2、⑥是直接证据和一手资料。

3、因为作者所处的角度不同,掌握的材料不同。

Ⅰ闭卷部分一、填充题(每空格 1 分,共20 分)41.鸦片中华人民共和国2.自强求富3.戊戌四?一二4.冯如詹天佑5.新青年我的马克思主义观6.五卅惨案沙基惨案7.(中国)国民党抗日民族8.农奴制德意志(德国)9.人权宣言共产党宣言10.苏联珍珠二、选择题(每个括号内只准填一个答案,每小题 2 分,共12 分)1.D 2.B 3.C 4.C 5.A 6.B三、配伍选择(将左列的标号填入右列相应的括号内,每个括号只准填一个标号,每小题 4 分,共8 分)1.C、A、D、B2.B、C、A 、DⅡ开卷部分一、选择题(每个括号内只准填一个答案,每小题 2 分,共10 分)1.C 2.B 3.D 4.A 5.C二、列举题(共24 分)1.(1)关天培、邓世昌等;(2)康有为、谭嗣同等;(3)孙中山、黄兴等;(如答其他只要符合题意均可,每位人物各 1 分)2.1840—1911 年:1874 年,中日两国订立《台事专条》,向中国勒索白银50 万两;1879 年,日占琉球改为冲绳县;1894-1895 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或割占台湾、澎湖);1900 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12—1949 年:1915 年,日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31 年,日挑起“九?一八”事变;1932 年,日挑起“一?二八”事变(或扶植溥仪成立伪满洲国);1935 年,日挑起华北事变(或迫使国民政府签订《秦土协定》、《何梅协定》);1937 年,日挑起“七七事变”(或制造“南京大屠杀”、挑起“八?一三”事变等),, (每一时间段任答两项,大意正确即可得分,具体年代可以不写,每项 2 分)3.(1)富尔敦;(2)史蒂芬逊;(3)本茨;(4)莫尔斯;(5)贝尔。

(各2 分)三、归类题(共10 分)1.C、J 2.B、D 3.E、F 4.A 、G 5.H、 I四、识图题(共16 分)1.(1)美国、德国(各 1 分)。

(2)美国运用国家权力干预经济(或实行罗斯福新政,或答新政具体措施 2 条及以上, 1 分);德国确立了法西斯独裁体制(或建立法西斯专政、挑起战争)(1 分)。

(3)美国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为以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2 分)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沉重灾难( 2 分)。

2.(1)林肯、孙中山(各 1 分);(2)中华民国(或中国)(1 分);(3)把已被日本窃取的台湾(东北、澎湖列岛)等领土归入中国领土范围( 2 分);(4)(资产阶级)民主( 1 分);(5)友好(1 分);理由:中美两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盟国;承认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承认孙中山在建立中华民国中的重要贡献(任答一点,大意正确即可得 1 分)。

(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