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建设项目财务分析本节内容一、财务分析概述二、融资前财务分析三、融资后财务分析四、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本节地位: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难点。
其中二、三、四部分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
本节教学目标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融资前一个报表(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融资后盈利能力分析有三个报表(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利润和利润分配表),偿债能力分析有1个报表(资产负债表)、财务生存能力分析有1个报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掌握建设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本节教学思路:把财务报表与评价指标结合起来讲。
一、财务分析概述(一)、财务分析的概念及作用1、概念财务分析是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在财务效益与费用的估算以及编制财务辅助报表的基础上,分析、计算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效益和费用,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财务分析指标,考察项目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以及外汇平衡等财务等状况,据以判别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财务分析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中的微观层次,它主要从微观投资主体的角度分析项目可以给投资主体带来的效益以及投资风险。
一般企业进行投资时都要进行财务分析。
2、财务分析的作用(1)考察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
(2)用于制定适宜的资金规划。
(3)为协调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提供依据。
(4)为中外合资项目提供双方合作的基础。
(二)、财务分析的程序财务分析是在项目市场研究、生产条件及技术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主要通过有关的基础数据,编制财务报表,计算分析相关经济评价指标,做出评价结论。
其程序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步骤:(1)选取财务分析的基础数据与参数(2)估算各期现金流量(3)编制基本财务报表(4)计算财务分析指标、进行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分析(5)进行不确定性分析(6)得出评价结论二、融资前财务分析项目决策可分为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两个层次。
投资决策重在考察项目净现金流的价值是否大于其投资成本,融资决策重在考察资金筹措方案能否满足要求。
严格意义上说,投资决策在先,融资决策在后。
根据不同决策的需要,财务分析可分为融资前分析和融资后分析。
财务分析一般宜先进行融资前分析,融资前分析是指在考虑融资方案前就可以开始进行的财务分析,即不考虑债务融资条件下进行的财务分析。
在融资前分析结论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初步设定融资方案,再进行融资后分析。
融资前分析只进行营利能力分析,并以投资现金流量分析为主要手段。
融资前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分析,是从项目投资总获利能力角度,考察项目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以动态分析(折现现金流量分析)为主,静态分析(非折现现金流量分析)为辅。
(一)正确识别选用现金流量进行现金流量分析应正确识别和选用现金流量,包括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融资前财务分析的现金流量应与融资方案无关。
从该原则出发,融资前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分析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建设投资、营业收入、经营成本、流动资金、营业税金及附加和所得税。
为了体现与融资方案无关的要求,各项现金流量的估算中都需要剔除利息的影响。
(二)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融资前动态分析主要考察整个计算期内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1)现金流入主要是营业收入,还可能包括补贴收入,在计算期最后一年,还包括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及回收流动资金。
(2)现金流出主要包括有建设投资、流动资金、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中的“所得税”应根据息税前利润(EBIT)乘以所得税率计算,称为“调整所得税”。
(3)项目计算期各年的净现金流量为各年现金流入量减对应年份的现金流出量,各年累计净现金流量为本年及以前各年净现金流量之和。
(4)按所得税前的净现金流量计算的相关指标,即所得税前指标,是投资盈利能力的完整体现,用以考察有项目方案设计本身所决定的财务盈利能力,它不受融资方案和所得税政策变化的影响,仅仅体现项目方案本身的合理性。
所得税前指标可以作为初步投资决策的主要指标,用于考察项目是否基本可行,并值得去为之融资。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如表3-4-1所示。
3-4-1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人3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1-2)4累计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5调整所得税6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3-5)7累计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计算指标: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前)(ic= %):万元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ic= %):万元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项目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年项目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年(三)评价指标的计算1.财务盈利能力评价(1)财务净现值(FNPV)。
财务净现值是指把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财务净现金流量,按照一个设定的标准折现率(基准收益率)折算到建设期初(项目计算期第一年年初)的现值之和。
财务净现值是考察项目在其计算期内盈利能力的主要动态评价指标。
其表达式为:式中FNPV――净现值;CI――现金流入;CO――现金流出;n——项目计算期;i C——设定的折现率(同基准收益率)。
项目财务净现值是考察项目盈利能力的绝对量指标,它反映项目在满足按设定折现率要求的盈利之外所能获得的超额盈利的现值。
如果项目财务净现值等于或大于零,表明项目的盈利能力达到或超过了所要求的盈利水平,项目财务上可行。
(2)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财务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财务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等于零时的折现率,也就是使项目的财务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其表达式为:财务内部收益率是反映项目实际收益率的一个动态指标,该指标越大越好。
一般情况下,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等于基准收益率时,项目可行。
传统的财务内部收益率计算,一般用试算法与插值法相结合求得。
具体做法是:先试算出正、负净现值都是比较接近零的两个贴现率,那么内部收益率一定在这两个贴现率之间。
然后用插值法求得。
其计算公式是:内部收益率=偏低贴现率+两个贴现率之差×(低贴现率的净现值/两个贴现率净现值绝对值之和)。
(3)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按照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可以分为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
1)静态投资回收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是指以项目每年的净收益回收项目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是考察项目财务上投资回收能力的重要指标。
这里所说的全部投资既包括建设投资,又包括流动资金投资。
项目每年的净收益是指税后利润加折旧。
静态投资回收期的表达式如下:式中P t——静态投资回收期。
如果项目建成投产后各年的净收益不相同,则静态投资回收期可根据累计净现金流量用插值法求得。
其计算公式为:(3.4.6)当静态投资回收期小于等于基准投资回收期时,项目可行。
2)动态投资回收期。
动态投资回收期是指在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以项目每年的净收益回收项目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这个指标主要是为了克服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缺点而提出的。
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表达式如下:动态投资回收期是在考虑了项目合理收益的基础上收回投资的时间,只要在项目寿命期结束之前能够收回投资,就表示项目已经获得了合理的收益,因此,只要动态投资回收期不大于项目寿命期,项目就可行。
背景:某企业拟建一个市场急需产品的工业项目。
建设期1年,运营期6年。
项目建成当年投产。
当地政府决定扶持该产品生产的启动经费100万元。
其他基本数据如下:1.建设投资1000万元。
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0年,按直线法折旧,期末残值100万元。
投产当年又投入资本金200万元作为运营期的流动资金;2.正常年份年营业收入为800万元,经营成本300万元,产品营业税及附加税率为6%,所得税率为25%,行业基准收益率10%;基准投资回收期6年;3.投产第一年仅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80%,预计这一年的营业收入、经营成本和总成本均按正常年份的80%计算,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4.运营3年后,预计需更新新型自动控制设备配件购置费20万元,才能维持以后的正常运营需要,该维持运营投资按当期费用计入年度总成本。
问题:1.编制拟建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2.计算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3.计算项目的财务净现值。
4.计算项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
5.从财务角度分析拟建项目的可行性。
1313问题1:解:编制拟建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9 编制表1-9前需要计算以下数据: 1、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费:年固定资产折旧费=(1000-100)÷10=90(万元)2、计算固定资产余值: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0年,运营期末只用了6年还有4年未折旧。
所以,运营期末固定资产余值为: 固定资产余值=年固定资产折旧费×4+残值 =90×4+100=460万元3、计算调整所得税调整所得税=(营业收入-营业税及附加-息税前总成本)×25% 第2年息税前总成本=经营成本+折旧费=240+90=330万元 第3年及其以后各年的息税前总成本=300+90=390万元第5年息税前总成本=经营成本+折旧+维持运营投资=300+90+20=410万元 第2年调整所得税=(640-38.40-330)×25%=67.90万元 第3、4、6、7年调整所得税=(800-48-390)×25%=90.50万元 第5年调整所得税=(800-48-410) ×25%=85.50万元 问题2:解:计算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 (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年份-1)+ 金流量出现正值年份当年净现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年份上年累计=5-1+=4.24年∴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4.24年问题3:解:项目财务净现值就是计算期末的累计折现后净现金流量712.90万元。
见表1-9。
问题4:解:编制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延长表1-10。
首先确定i 1=15%,以i 1作为设定的折现率,计算出各年的折现系数。
利用现金流量延长表,计算出各年的折现净现金流量和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从而得到财务净现值FNPV1=65.53(万元),见表1-10。
再设定i 2=18%,以i 2作为设定的折现率,计算出各年的折现系数。
同样,利用现金流量延长表,计算各年的折现净现金流量和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从而得到财务净现值FNPV2=-27.91(万元),见表1-10。
5.34630.83表1-10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延长表13试算结果满足:FNPV1>0, FNPV2<0,且满足精度要求,可采用插值法计算出拟建项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由表1-10可知:i1=15% 时,FNPV1=65.53i2=18% 时,FNPV2=-27.91用插值法计算拟建项目的内部收益率FIRR。
即:FIRR=i1+(i2-i1)×[FNPV1÷( |FNPV1|+|FNPV2| )]=15%+(18%-15%)×[65.53÷(65.53+|-27.91|)]=15%+2.1%=17.1%问题6:本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分别为:5.99年未超过基准投资回收期和计算期;财务净现值为272.04万元>0;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7.1%>行业基准收益率10%,所以,从财务角度分析该项目投资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