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生产简答题1、果树生产的特点有哪些?2431、生产周期长:经营者在投资之前,要预先判断进入结果后的价格水平,并预测获利的可能性。
2、集约经营:经营者应根据果树生长发育规律,加大投入,否则达不到果树栽培的目的。
3、无性繁殖:在果树繁殖时应特别注意良种繁育,同时要大力发展无病毒栽培,提高果树的生产能力。
4、鲜食是主要的利用形式:果树生产者在经营之初要考虑贮藏保鲜和种类、品种的耐贮性问题,同时最好拥有自己的简易贮藏设施。
5、果品的外观品质是其商品价值的重要方面:在果树生产中,不仅要重视产量和果品的营养价值,还应该重视其外观品质。
2、简述仁果类、核果类果树果实的构造特征。
1841、仁果类果实:以苹果为例。
果实为假果,由子房和花托膨大形成。
子房下位,位于花托内,由5个心皮组成,形成果心,果心内有数个种子。
子房内壁革质,外中壁肉质。
可食部分为肉质化的花托和外、中果皮。
2、核果类果实:以桃为例。
果实为真果,由子房发育而成。
子房上位,有1个心皮构成。
子房外壁形成外果皮,子房中壁发育成柔软多汁的中果皮,子房内壁形成木质化的内果皮。
可食部分为中果皮。
3、说出木本落叶果树的栽培学分类类型及其代表品种。
55仁果类:苹果、梨、山楂等。
核果类:桃、樱桃等。
浆果类:葡萄、猕猴桃等。
坚果类:核桃、板栗等。
柿枣类:柿、枣等。
4、影响果树根系生长的因素有哪些?1451、土壤温度:一般原产北方的树种要求较低,原产南方的树种要求较高。
2、土壤含水量及通气状况:最适合果树根系生长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
- 2 -- 3 -生离层。
8、根据影响果实大小的因素,说出增大果实的技术措施。
4031、细胞数量:果实细胞分裂始于花原始体形成后,到开花时暂时停止。
所以,花前改变细胞数量的机会多于花后。
加强果树后期管理,合理负载,提高花芽的质量,是生产大果的基础。
2、细胞体积:果实膨大期主要是细胞体积的增大,所以,这时加强肥水管理,有利于细胞体积的增大,从而增大果个。
3、有机营养:蛋白质营养期是细胞分裂的主要时期,树体贮藏营养的多少及其早春分配情况对其影响很大,所以,加强秋季管理,提高树体的贮藏营养水平,花前施肥浇水等都有利于果实细胞分裂,增大果个;糖类营养期是果实增重的主要时期,此期保持适宜的叶果比,同时保持叶片的功能,对果个增大有重要作用。
4、矿质元素:其主要影响有机物质的运转和代谢。
如缺磷果肉细胞数减少,钾对果实增大和果肉干重的增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大果易出现苦痘病、水心病等缺钙症。
所以在生产上应注意磷钾肥及钙肥的施用。
5、水分:其占到水果的80~90%,所以保障水分供应是果实增大的重要因素。
9、根据影响果实色泽发育的因素,说出促进果实着色的技术措施。
1281、色素:糖是花青素的前体,保证糖的供应对红色发育非常重要。
所以保持适宜的叶果比,提高叶片的功能和光合效率可促进着色。
2、矿质营养:在生产上要合理施用氮磷钾肥。
3、水分:适度干旱或缺水时灌水有利于着色。
4、套袋:摘袋后提高了果实对光照的敏感性,所以着色快。
10、根据幼树期的生长特点,说出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380幼树期的生长特点:总的来说地上部和根系生长旺盛,生长量大,光合面积和吸收面积迅速扩大。
由于生长旺盛且生长期长,养分主要用于营养生长,消耗多,积累少,所以这一时期的果树不能成花结果。
具体表现为:1、枝条多直立生长,新梢生长量大,节间较长,叶片较大;2、新梢年生长期长,具有两次或多次生长,停止生长晚,枝梢往往不充实,越冬性较差;3、长枝所占比例大,短枝比例小;4、根系生长旺盛,最初垂直根生长比水平根迅速,以后渐趋平衡,初步形成根系的骨架。
幼树期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有:- 4 -1、定植前后要进行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加强肥水管理;2、整形上要注意开角和增加枝量;3、修剪上要轻剪长放,多留枝叶,同时采用摘心、扭梢、环剥等技术措施促使早花早果;4、每年生长后期,要注意控制肥水或应用生长调节剂,以提高越冬能力;5、北方地区要注意冬季防寒,如浇冻水、埋土防寒、树干涂白等。
11、根据初结果期的生长特点,说出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331初果期树的生长特点为:1、根系和树冠仍然生长迅速,树冠继续扩大,达到或接近最大的营养面积;2、枝类比发生变化,长枝比例逐渐减少,中、短枝比例增加;3、随着结果量的增加及骨干枝中心的外移,角度逐渐开张,树势渐趋缓和,花芽形成渐多,产量逐年上升;4、初结果时,果形较大,风味较淡,品质稍差,较不耐贮藏,结果几年后,逐渐表现出固有的品种特性,果实品质逐年提高。
初果期树应采取的技术措施有:1、进一步进行土壤改良,合理供应肥水,继续扩大树冠,增加结果部位;2、继续完成整形工作,同时注意培养结果枝组;3、继续采用轻剪长放的修剪原则,同时加强夏季修剪;4、注意对辅养枝的修剪,逐步清理过密、交叉、重叠枝;5、加强花果管理,使之合理负载,保证树体生长结果正常,不断提高产量。
12、什么是盛果期?根据盛果期的生长特点,说出盛果期的管理任务及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334果树从开始大量结果到产量开始明显下降的这段时间称为盛果期。
盛果期树的生长特点为:1、根系和树冠都扩大到最大限度。
2、新梢生长缓和,全树形成大量花芽,中、短果枝比例大,产量达到最高,果实质量也达到最好;3、骨干枝开张角度大,背上直立枝增多;4、由于树冠内光照不良,致使树冠内膛枝条枯死,引起光秃,结果部位外移,发生明显的局部交替结果现象;5、若管理不当,容易出现大小年结果现象。
盛果期的管理任务是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尽量维持盛果期年限,从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 5 -盛果期应采取的技术措施有:1、加强土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合理追肥;2、认真疏花疏果,以防止大小年的发生;3、合理修剪,抑制衰老;4、加强病虫害防治,防止早期落叶;5、逐步加大更新修剪力度,以延长盛果期年限。
13、简述着砧木种子的层积处理方法。
2841、层积时期:一般在土壤封冻前进行,同时考虑种子所需的层积日数及播种时期。
2、浸种:将种子放入容器中浸泡一定时间,使种子充分吸水。
3、挖层积沟:在背阴、高燥处挖宽100cm、深80cm,长度依种子数量多少而定的层积沟。
4、拌沙:将种子体积一定倍数的洁净河沙拌水,沙子的湿度以手握成团、一触即散为宜。
随后将充分吸水后的种子和湿沙混合均匀。
5、层积:在沟底铺5~10cm后的湿沙,再将混好沙子的种子填入沟内,在距地面30cm左右时,覆一层纤维袋,然后在上面覆土并高出地面30cm左右即可。
6、发芽检查:播种前要经常检查种子的发芽情况,小粒种子60~80%的种子的胚根突破种皮、大粒种子的种壳全部开裂时播种较好。
14、简述葡萄的硬枝扦插技术。
4661、种条的采集与贮藏:⑴插条的选择与采集:种条的采集一般结合冬季修剪进行。
选择品种纯正、植株健壮、无病虫害、芽体饱满、节间较短、充实成熟的枝条作种条。
⑵插条的贮藏:要用洁净的河沙。
沙藏适温为0~5℃,湿度一般掌握在手握成团,放开后一触即散为宜。
2、扦插时期:扦插时15cm土壤温度要稳定在10℃以上。
3、扦插方法:⑴扦插地的准备:先施足、施匀底肥后进行翻耕,随后做畦并浇透水;畦面上喷布除草剂后腹膜。
⑵插条的剪截与处理:将种条按2~3个芽的长度,上部在距顶芽1~1.5cm处平剪,下端在芽的下方0.5cm处斜剪;每50根捆成一捆,插条下部要捆绑整齐,然后放于盛有清水的缸中浸泡12小时。
⑶扦插前的催根处理:药剂催根:常用药剂有NAA、IBA、ABT生根粉等,方法有两种,一是用较高浓度速蘸,二是用低浓度较长时间浸泡。
- 6 -在实际生产中,若将药剂催根方法与电热温床或阳畦倒催根方法结合应用,促根效果会更好。
⑷扦插方法:首先将扦插部位的薄膜挑破,然后将插条斜插在垄面内,使插条顶部芽子与地膜齐平;扦插后沿插孔浇少量水,使插条与土壤密接,最后用细湿土将孔口盖严。
葡萄的硬枝扦插技术。
1、剪条:扦插前将插条从贮藏沟内取出,剪成2~3个芽段,长度15cm左右,下部在芽下近节部位剪成斜茬。
2、打捆、浸水:将剪好的插条摆平放整齐,每50根或100根为一捆,将插条下部(斜茬部位)捆绑整齐,系上标签,注明品种。
放于盛有清水的缸中浸泡12小时。
3、浸蘸植物生长调节剂:将充分吸水的插条取出,待表面水分晾干后,将插条基部3~5cm在1000~3000mg/kg的萘乙酸溶液中浸蘸5秒,随后扦插。
注意浸蘸药液时,不要使插条最上部的芽眼沾上药液。
4、整地扦插:扦插地先浇透水,3~5天后整地作畦,畦面宽90cm,在距畦边5cm处开沟,沟深5cm左右,整平畦面。
于畦面上喷布“拉索”除草剂,每公顷4~5kg,随后覆膜。
覆膜2~3天后进行扦插。
每一畦面均匀插3行,边行距畦面边缘5cm左右,株距10~12cm。
扦插时,首先将扦插部位的薄膜挑破,然后将插条斜插在畦面内,使插条顶部芽子与地膜齐平;扦插后沿插孔浇少量水,以利于插条与土壤密接,最后用细湿土将孔口盖严。
15、出圃的苗木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品种纯正、砧木正确,地上部枝条生长健壮、充实、具有一定的高度和粗度、芽体饱满,根系发达、须根多、断根少,无严重病虫害和机械损伤,嫁接伤口愈合良好。
苹果合格苗木的标准是什么?1、品种纯正、砧木正确;2、地上部枝条生长健壮、充实、具有一定的高度(120cm以上)和粗度(10cm 处粗度1.2cm以上)、芽体饱满(整形带内有8个以上饱满芽);3、根系发达、须根多、断根少,有长度为20cm以上的侧根5条,且分布均匀、舒展、不卷曲;4、无严重病虫害和机械损伤,无干缩皱皮;5、嫁接伤口愈合良好,砧桩剪除且剪口环状愈合或全部愈合。
- 7 -16、果树树种、品种的选择依据有哪些?1、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和果树区域化、良种化、规模化的要求,结合果树树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选出最适宜发展的树种、品种。
2、国家果树发展规划的要求和果园的经营方针、任务。
3、果品的营销环境,加工生产的需求、社会果品购买力及未来发展趋势。
4、果园管理技术水平、社会效益、交通条件及果树生产发展趋势。
17、果树树种、品种的配置依据有哪些?果园配置树种、品种,原则上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在同一地区,由于地形、土壤和气候的不同,应配置与之相适应的树种和品种。
一般仁果类果树宜配置在肥水条件较好的地段,核桃、桃、杏、枣则可栽在砾质土和较干燥地段。
山地丘陵果园海拔高度不同,立地条件不同应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最适生树种和品种进行配置。
坡地上部土层较薄,可栽植杏、山楂等耐瘠薄的树种。
在缓坡土层深厚的地方,可栽植苹果、梨等。
抗寒力强的可栽在山的下坡,反之栽在中、上坡。
阳坡适宜栽植比较喜光的核果类。
在容易遭受大风的地区,不适宜栽植仁果类果树。
同一果园内可配置早、中、晚熟品种,以延长鲜果供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