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设计总说明一、概况:1.工程名称:广州鸿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厂房A2.建设单位:广州鸿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3.工程地点: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明经村4.工程规模:建筑面积19619M25.建筑物层数:4层6.设计阶段:初步设计二、设计依据:a.甲方关于该项目的设计任务书及合同;b.广州市城市规划局规划设计条件:穗规地证〖2007〗661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附件一;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规范;d.广东省、广州市地方性法规及文件;三、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a:气象条件: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7℃夏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31℃室外计算相对湿度:最热日81%最冷日70% 年主导风向:冬季N28夏季SE16年平均降水量1650.0mm最大风速28.3m/s夏季平均风速 1.8m/s冬季平均风速 2.2m/s极端最高温度38.7℃极端最底温度-0.4℃b..建设用地的地理条件本建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明经村,东面为30米规划路,西面为规划60米石化公路、南面为河涌用地,北面为空地。
场地内无需保留的古建筑及古树。
.c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建筑场地开阔平坦,场地属三角洲冲积地貌单元,建筑场地类别主要为数Ⅱ类,未发现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
四、工程的规模、项目组成及设计范围a工程规模及项目组成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22156.3M2,总建筑面积为32153M2,拟建三幢厂房、一幢值班宿舍楼、一座发电机房、一座锅炉房以及配套的地下重油罐(储存重油20立方米)、地下消防水池(蓄水630立方米)、消防泵房。
b承担设计范围本初步设计范围包括以下各部分:总图、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消防等专业的初步设计,室内设计、市政工程绿化环境设计不在本设计范围之内。
五、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a本项目拟建于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明经村,周边现成建筑较少,整体建筑物造型遵循国际建筑潮流的最新发展趋势,以“简约纯静”的手法演绎建筑造型,并通过建筑物高度差达到错落有致的群体建筑效果。
区内主道路宽8米、次道宽6米或4米,厂区内设有室内、外停车位,共13个机动车位及1876个非机动车位,满足不同的功能需要。
b本着对社会、对业主、对用户负责的态度,在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严格按照民用建筑的抗风、抗震、消防、垂直交通、环保、安全等有关规范、规定进行设计。
c 采用成熟可靠,便于施工的方案,并使用模数进行设计,形成规模效益,减少成本,同时缩短工期。
六、总指标a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总用地面积30842.7㎡建设用地面积22156.3㎡建筑占地面积7304.3㎡总建筑面积32153㎡其中:厂房A建筑面积19619㎡绿化面积6626.5㎡绿地率29.9 %容积率 1.40建筑密度33.0 %道路面积16911.9㎡机动车位13个非机动车位1876个第二章总平面及建筑篇第一节总平面一、位置及四至情况:广州鸿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明经村,东面为30米规划路,西面为规划60米石化公路、南面为河涌用地,北面为空地,地理位置优越。
二、现状条件分析:该地块为一类工业用地,区内场地现已平整,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22156.3M2,拟建三幢厂房、一幢值班宿舍楼、一座发电机房、一座锅炉房以及配套的地下重油罐(储存重油20立方米)、地下消防水池(蓄水630立方米)、消防泵房,主要从事电缆及电子器件的生产。
三、规划依据、原则:1>.设计条件——穗规地证[2007]661号2>.甲方提供有效的地形图、红线图及规划构思提示3>.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7>.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GB/T50353-20058>.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四、用地布局,总体构思和空间组织:本地块根据地形与建筑物使用功能不同合理布局。
主出入口及消防紧急出入口设在东面30米宽的规划路,次出入口设在西面石化公路,三幢厂房分别座落在东、西面沿路设置、值班宿舍楼设在南面,厂房与厂房、厂房与宿舍之间设置大面积的景观隔离带,各朝向建筑间距均达日照、消防要求。
整体建筑物造型遵循国际建筑潮流的最新发展趋势,以“简约纯静”的手法演绎建筑造型,并通过建筑物高度差达到错落有致的群体建筑效果。
五、道路与交通组织:本厂区主出入口及消防紧急出入口设在东面30米宽的规划路,次出入口设在西面与石化公路相接,区内环形主道路宽为8米,次道路宽4~6米,共设有13个室外机动车位、862个非机动车位以及1014个室内非机动车位,道路交通组织合理、畅通,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
六、景观特色与绿地系统:本厂区绿地系统分布合理均匀,在厂房、宿舍楼四周布置了景观绿化带,既起到分隔降噪作用又美化了区内、外的环境,并保证了车辆的通畅。
七、竖向系统设计1、本地块较为平整,设计高程为广州城建高程,区内道路与石化公路交接路中心线高程为7.410,区内道路最高点高程为7.984,主要建筑物的高程为8.100~8.200,室内外高差设计为0.3m,填土方量约为27000立方米。
2、区内道路采用平坡式,道路纵坡为0.3%~1.5%,横坡为1.5%3、场地排水采用埋管排至石化公路市政管网。
八、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二节建筑2.1 设计依据a.《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b.《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003年版)c.《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d.《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37-96e.《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04f.《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g.《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01h.《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03i.《平开铝合金门》GB8478j.《平开铝合金窗》GB8479k.《推拉铝合金窗》GB84812.2 建筑设计说明:本建筑为工业建筑,主要从事电缆生产,生产的火灾危险分类为丙类,耐火等级为一级。
屋面防水等级为三级。
本厂房建筑占地面积为448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9619平方米。
厂房为四层框架结构,建筑高度24.0米,内设有三部疏散楼梯、两部货梯,每层均设有男女卫生间。
夹层办公区设自动灭火系统,标高4.8米的部分区域设有1台10t吊车,跨度为10.5米,吊车为双梁桥式吊车,吊车具体型号详吊车附表。
建筑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经济实用;内墙装饰采用灰砂批荡面扫白色乳胶漆,外墙为白色瓷质砖、深灰色瓷质砖、黄色瓷质砖及白色马赛克,外形设计简捷明了,颜色搭配和谐大方。
2.3 建筑项目特征表:2.4 消防设计建筑设计满足消防要求,周围设有环行车道,所有防火分区及疏散楼梯均按规范要求,疏散距离满足《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要求。
第三章结构篇一、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2.建筑结构可靠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T94-20088.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9.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10.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1.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003年版)12.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由广州市番禺区第二建设集团公司勘察队提供13. 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二、工程概况广州鸿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明经村石化公路旁,其中A厂房为4层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为19619.0㎡。
三、工程地质概况1. 场地地质条件根据广州市番禺区第二建设集团公司勘察队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属三角洲冲积地貌单元,场地原为耕地、鱼塘,现经填土堆填,地势平坦、开阔。
场地地质特征自上而下描述如下:1)素填土:为红黄、砖红色,主要由含砂质的粘性土及少量碎石组成。
平均层厚2.23米。
2)淤泥质土:深灰、灰黑色,含中粗砂,饱和、流塑~软塑状。
平均厚度2.12米。
3)粗砂:灰、浅黄色,饱和、松散状,含粘粒较多。
平均厚度2.31米。
4)淤泥质土:深灰、灰黑色,含粗砂,饱和、流塑~软塑状。
平均厚2.80米。
5) 砂质粘性土:砖红夹斑白、浅紫红色,为花岗岩风化残积土,湿~稍湿,可塑~硬塑。
平均厚度18.33米。
6) 砂质粘性土:褐黄、红褐色,为花岗岩风化残积土,湿~稍湿,可塑~硬塑。
平均厚度5.34米。
7)全风化花岗岩:褐黄、棕红夹斑白色,呈土状,手捏散成砂质粘性土状,稍湿,硬塑~坚硬。
平均层厚8.29米。
8) 强化花岗岩:黄褐、灰色,上部主要呈半岩半土状,手可捏碎,岩芯呈柱状,下半部一般呈块状,岩块一般易击碎,节理发育,岩芯呈碎块状及碎屑状。
平均层厚12.67米。
9)中风化花岗岩:灰、肉红色,粗粒结构,岩质较致密,坚硬,锤击声脆,节理发育,岩块一般较破碎,主要呈碎块状与扁柱状。
揭示厚度平均1.77米。
四、场地水文地质条件1. 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地下水主要赋存于③粗砂层的孔隙水及基岩的裂隙中,地下水来源主要受附近河涌的侧向补给及大气降水补给。
2. 地下水位受季节性气候及降雨影响而波动,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0.9~2.5米。
3.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五、地震烈度与建筑场地类别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建筑场地土类别为:II类,特征周期值为0.35秒。
六、风荷载基本风压值为0.6KN/㎡,地面的粗糙度属B类。
七、安全等级及抗震设防本工程的设计基准值为50年,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本工程为丙类建筑,按7度抗震设防。
本工程计算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和抗震措施采用的设防烈度均为7度。
八、建筑构件的耐火等级本工程为:一级九、结构材料本工程主体采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
a.砼:基础~二层柱C35,二层以上柱C30,梁板均为C30。
b.钢筋:热轧钢筋D≥18用Ⅲ级(HRB400)fy=360N/ mm2;D≥10用Ⅱ级(HRB335)fy=300N/mm2:D<10用Ⅰ级(HPB235)fy=210N/mm2十、结构体系及抗等级采用框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