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改革必要性

论中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改革必要性

论中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改革必要性
摘要: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是我国改变原有计划经济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只有建立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才能使财政资金的运作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我国目前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政府采购政策性作用尚未显现、未对国家的产业结构进行有目的的调整等,迫切需要与国际规则接轨,利用国际规则保护民族产业利益等。

关键词:政府采购改革政策执行
引言
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市场经济强调资源的有效配置,财政管理体制必须适应其要求。

只有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配置效率,才能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

我国各地方推行政府采购以来,不仅在节约财政开支上取得了实效;而且通过政府采购制度创新形成了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规范了政府的消费行为,也有效地抑制了公共采购中出现的个别腐败现象。

但这些成果都只限于局部地区和个别领域,由于统一的政府采购市场建设不够完善,各地方的制度创新也是“各有千秋”,人为地设置跨地区采购障碍等,难以实现财政资源的有效配置。

多年来,我国各级政府作为庞大的消费群体,主要由财政部门事先作出财政预算,根据预算和各预算单位的用款进度拨给经费,再由各个单位根据自己需要进行采购,这种政府采购行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是有道理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完全不合适的。

其本身存在着许多弊端,也是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不相适应的。

政府以公开竞买的方式进行统一采购,代替财政拨款后再由预算单位自行分散的采购,这是对预算管理的变革。

它要求预算管理从货币供应向实物供应延伸,改进预算监督方式。

1政府采购制度实施方面
在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方面,主要是加强对政府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的规范。

首先,形成完善的政府采购方式体系。

一个完善的政府采购法中所包含的采购方式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各种采购方式是有机结合,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因此,我国应对《政府采购法》中各种采购方式的适用条件进行必要梳理与调整,形成相互融洽与配合的关系。

如对公开招标设计其他采购方式予以补充的适用条件。

其次,必须就采购方式适用条件做出明确合理的规定,以指导和要求采购人在政府采购中根据特定的采购要求和市场条件选择适用特定的采购方式。

否则采购人就可能不能选择适当的采购方式,甚至还会为采购人规避公开招标提供条件,使他们采用其“偏爱”的方式,从而为政府采购中的腐败和不正当交易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和机会。

最后,必须对采购程序做出详尽合理的规定。

从一定的意义上讲,采购方式与采购程序是密不可分的、互为表里的。

选择了特定的采购方式,也就意味着选择了特定的采购程序。

但在政府采购法的实态上,却并非尽然。


如,如果政府采购法指明了采购所采用的方式,但对在采用此方式时应该遵循的程序没有详尽合理的规定,则采购方式的适用也将有其名无其实。

所以采购程序乃是政府采购法中有关采购方式的进一步深化,并且较之采购方式的适用更加重要。

因此,我国应借鉴国际上政府采购立法与实践的经验对采购程序做出详尽合理的规定,尤其是单一来源采购的程序。

2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促进政府采购工作健康发展
2.1机构与人员相对分离
作为政府采购管理主体,其组成人员主要为政府公务员;作为政府采购执行主体,其性质属于非盈利性的由政府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其组成人员为专业技术人员。

2.2工作职责分离
政府采购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政府采购行政政策,规章和各项制度,编制和下达本级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管理政府采购资金;组织政府采购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受理政府采购投诉、监督和促进政府采购行为和规范化。

政府采购执行机构的主要职责是;根据政府采购管理机构核定的采购计划和采购方式,组织具体采购计划的实施;根据政府采购部门和单位的委托,组织具体采购计划的实施,根据政府采购管理机构的授权,实施一些具体采购事务的日常管理。

集中采购机构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保证各项采购活动的规范化,并自觉接受同级政府采购管理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3完善采购办法,构建上下联动的采购操作平台
有些地方政府采购由于受市场发育不全、规模小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采购中心采购运作范围,对于采购单位所需的采购标的,本地区不能满足,采购办应向上一级采购办的定点供应商采购,享受上一级采购单位应享受的优惠待遇,以弥补本级采购的不足。

对于采购单位需求,但本地区没有的技术含量较高的物品,可登录市采购办网站进行询价采购。

3.1政府采购的采购方式要灵活多样
扩大影响,吸引供应商的参与意识。

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要协调、合理,不要太集中,也不要太分散,集中要有度,放开要有控制。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要有个渐进过程。

一是对于一些采购项目较大,涉及采购单位较多的争议比较大的项目,应实行公开招标采购,选择供应商,选择的数量应保持在3-5 家以激发、提高供应商的服务意识。

二是对采购单位所需零星的产品,可依托前采购办的政府采购网实行网上询价采购。

三是对工程采购可委托代理机构委托采购,对于标的数额较大的,司通过报纸、电视台及网络向全国发布公布,这样既可以广泛地吸引供应商,又可以宣传本地区的政府采购的力度,扩大影响。

四是对采购单位财力有限一时资金能以兑现的,采购单位资金打入政府采购专户、由采购
中心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到期,由采购中心按计划、分步骤给供应商付款,这样就避免过去采购单位买一半赊一半,供应商随意加价加息等不良倾向,降低了采购成本。

3.2加大宣传《政府采购法》的力度
转变思想观点,增强采购意识,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制度。

实行政府采购不仅仅是为了节约资金,它是一场重大的分配体制改革和分配格局的调整,它不仅涉及到地方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划分,而且还涉及到一些同志的权力利益。

一些部门打着“专项”的名义向财政要钱,把这些钱作为招待费和其他非正常开支,有些人从加油、汽车维修、保险之中捞好处费等,实现政府集中采购后能有效地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它从各个环节上杜绝了“权钱交易”和暗箱操作的不良现象。

4结束语
总之,政府采购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其实施是规范政府消费行为,确保资源有效使用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雷炜.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体系亟待配套与协调[J].中国招标,2007(19).
[2]徐国民,陈家隆.谈谈政府采购预算问题[J].财税与会计,2000(1).
[3]黄莹.在实践中谈政府采购预算的管理[J].中国政府采购,200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