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与利用概述
这是国内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款软件, 同类软件还有文献王,但前者运行效率更高, 适用面更广,对中英文支持都非常完善,升 级更快,值得期待。
Strategy--如何从文献中发现Idea? 文献怎么看?多看还是少看?
------看少了什么都不懂;看多了什么都不做了。 ----走进文献,走出文献
出入法
1 文章背后的故事 2 文章与文章间的idea沟通。 许多文献你阅读完以后,觉得很完善,这一块似乎已 经perfect了,实际上你需要更多思考这篇文章的缺陷,即使 是CNS(国内对Cell、Nature、Science三大顶级杂志的简 称)上的,同样有漏洞,这些漏洞有时是作者回避的,或尚 未研究的东西,这里面就是新的idea来源。 如何读出文章背后的故事,这非常重要。读文献有两个 境界,一是入,二是出。先要按作者意思去读文献,读懂它; 其次按作者的方法去自己假设,从更高角度看这篇文章,还 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
3. 文献检索是终身教育的基础
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学生的智能: 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 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掌握文献检索方法和技能可以不断 从文献收藏单位获得有用的信息,因为 私人的藏书总是有限的(包括学科和系 统性方面)。
二、课程开设的目的
– 增强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的意识;熟 悉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基本工具; 掌握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基本方法; –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利用及管理的基本 方法,学会利用文献做研究; – 了解版权常识与学术规范; – 为继续学习和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 础。
原
则
1 只保留重要的资料-----不要什么文献都要!许多 新手往往只要是查到的资料,就一定要保存下来, 哪怕仅仅是相关。时间长了,这些不重要的资料, 往往占住你主要地方。 2 一定要精细分类,并录入数据库。 3 要分精读与速读两类
四、Systematize
文献资料管理,使系统化
Note express
二、Search
如何精确查找文献:
1 关键词检索 2 组合检索、二次检索、回溯检索
三、Sort
如何将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和归类。检索 一直有一个问题:不熟练检索的同学往往拼 命查资料;而熟悉检索的同学往往内容太多, 大量时间在重复检索和查找已检索过的内容。 正常:Search : Sort = 3 : 7 往往:Search : Sort = 5 : 5
挑战经典
案例1:问题一:大量的资料显示,在深海里存在着大量的 沉积物(又称深海软泥)。根据传统的物理理论,水越深物 体受到的压力越大,物体在水下10米深就已经承受到1公斤 的压力,可是非常令人费解的是在几千米的大海深处,深海 软泥中居然完好无损地保存着史前微生物的遗体,一些海底 生物也没有因为海水的压力而消亡。 这是为什么?
5S检索新理念
Select---选择合适的数据库 Search---如何精确查找文献 Sort---文献的筛选与归类 Systematize---文献管理 Strategy-- 期刊类、专利类、新闻类、会议类、书籍 类等数据库;其它是专门的数据库,如药物 数据库,中草药数据库,疾病数据库等。 最常用的期刊类。 中文:维普,万方,CNKI三大期刊知识库。 超星、书生之家书籍库。 英文:Pubmed、SD、EBSCO、Springer、 NPG、Ei Village、CAS、Kluwer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 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 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 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 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 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 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 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现实意义
– 利用文献跟踪学术动态 – 寻找科研课题 – 撰写毕业论文和科技论文 – 申请专利 – ……
retrieval idea
file
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文献信息源 文献检索 资料利用及管理 版权常识与学术规范
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希望达到以下8个目标: 1.熟悉、了解我校现有学术性资源 2.掌握数据库检索基本方法 3.学会利用网络资源 4、获取文献信息 5、学会撰写文献综述(利用文献跟踪学术动态) 6、学会寻找科研课题 7、学会撰写毕业论文和科技论文 8、学会申请专利
案例2 由我国发明家苏卫星发明的“两向旋转发电 机”诞生于1994年,同年8月获中国高新科技杯金 奖,并受到联合国TIPS组织的关注。1996年,丹麦 某大公司曾想以300万元人民币买断其专利,可见 其发明价值之巨大。 说到“两向旋转发电机”的发 明,也应归功于逆向思维。翻阅国内外科技文献, 发电机共同的构造是各有一个定子和一个转子,定 子不动,转子转动。而苏卫星发明的“两向旋转发 电机”定子也转动,发电效率比普通发电机提高了 四倍。苏卫星说,我来个逆向思维,让定子也“旋 转起来”。这是他得以发明的思维基础,也是他对 创造发明思想的一大贡献。
课程考核办法:
理论+课后实践 理论学习16学时,课后上机实习
本课程成绩的考查办法及评定标准:
本课程的考核,平时成绩占30%,结课考试或者 小论文占70% 旷课一次扣10分,两次扣30分。
教材名称:自编讲义
主要参考书(编著者.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 1.花芳.文献检索与利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谢德体等.信息检索与分析利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王立诚.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4.徐军玲.科技文献检索.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1 5.孟连生.科技文献信息溯源:科技文献信息检索教程与学 科资源实用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时学峰.科技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7.冯惠玲.信息检索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 苑保才.科技文献检索.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 9. 潘家祯.科技文献检索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10. 赵飞.科技文献检索与Internet.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授人于鱼,授人于渔。 柏林图书馆大门的碑文: 这里是人类知识的
宝库如果你掌握了它的钥匙,那么全部知识 都是你的。
2. 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的向导
美国国家基金会在化工部的调查统计表明,科研人员工作时间 分配:计划思考7.7%,信息收集50 .90%,实验研究32.1%, 数据处理占9.3%
出版速度加快
据国外报导,1990年全世界出版
科技文献2000印张/秒 4-5种新书/小时 新增3种刊物/小时
载体形式多样化
印刷型 缩微型 声像型 电子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只读书不思考,即使读了很多书还 是于事无补,不会有什么用处;而离开 了读书,研究将无法进行,必然一无所 成。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简介
一、专业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具备掌握通信工程技术领域的 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可从事通 信工程、通信系统专业领域各种信息的检测、 处理、交换、系统设计、研究开发与应用等 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 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 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 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 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 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9.30%
7.70%
思考计划 查阅文献
32.10% 50.90%
科学实验 编写报告
文献信息检索是科技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一项科研课题在立项之 前,或是在研究过程之中,甚至是在研究完成后的成果评价等等方面,都离 不开查阅有关文献资料。 我们已知科研人员大约会花费全部工作时间的50%来查阅文献。如果没 有科学的检索方法,这部分时间则可能会更长。更有甚者,因为没有得到相 应的文献资料,结果使全部工作成为“重复劳动”,导致自己的成果报废。 例1:美国20世纪50年代为了搞“继电器接点电路合成研究”,曾联合几 家实验室研究了5 年、耗资50万美元,完成后发表成果时,才发现该项目 早已被其他人完成; 例2:二十世纪80年代,上海某保温瓶厂研究以镁代银涂层,花了十年时 间才试验成功,然而国外早在1930年就有该项目的专利报道。
这和教科书上的流体静压定律、浮力定律等经 典物理定律理论完全背道而驰。 说明:完善的定律只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
案例2:正当人们为经典物理学的全面胜利欢呼万岁的时候,它的体系本身却开始出 现了危机。不久以后,这些危机发展成为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大风暴。 危机是 从不可捉摸的媒质“以太”开始的。1887年迈克尔孙-莫雷的寻找“以太”实 验,实验结果同理论预测相反,否定了以太的存在,引起了物理学家的震惊。当 时,英国的一名著名实验物理学家曾大声疾呼:“我们仍然期待着第二个牛顿来 给我们一种关于以太的理论,它将不仅包括电和磁的事实,光辐射的事实,而且 还可能包括引力的事实。”为送别旧世纪,英国科学界最有地位的勋爵,于 1900年4月27日作了题为《热和光的动力学理论上空的十九世纪之云》的长篇讲 话,这位思想保守的“元老”认为经典物理学理论在本世纪末出现了两朵云。第 一朵就是“以太漂移问题”;而第二朵云,是与比热有关的能量均分定理。 事 实上,到了十九世纪末,由于X射线(1895年),放射性(1896年),电子 (1897年)以及镭(1898年)的发现,物理学上空已不是两朵云,而是危机四 伏。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在世纪交替时,经典物理学领域中,几乎所有的 原理、基本概念都受到怀疑和重新审查,如物质的不灭性、能量守恒性、原子的 不可分割和不变性、时空的绝对性、运动的连续性。第一个对当时物理学的危机 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是法国数学家彭加勒,他于1905年出版的《科学的价值》 一书中的第八章标题就是“数学物理学当前的危机”。物理学在酝酿一次伟大的 革命。 爱因斯坦:近代物理理论 牛顿:经典物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