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四章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四章PPT课件

• 网卡的生产厂家必须首先向注册管理委 员会申请购买厂家的“标示代码”,即 48位中的前24位,后24位由厂家分配给 所生产的网卡产品上。
14
4.2 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 MAC地址常以16进制形式表示:
00-E0-4C-3E-6F-C3
15
4.2 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IEEE 802标准
• 作用:在网络上识别和标示一个网络设备;必须具有全 球唯一性,由IEEE负责管理。
• MAC地址的长度是6个字节、48个bit;可表示248个不同 的地址(70万亿个)
13
4.2 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 网络中计算机的两种标记方式:
– 硬件方式:在设备的网卡上烧录唯一的编号 --MAC地址
– 软件方式:用程序的方式,使用一组特定数 字编码对主机设备进行“标记”--IP地址
• 宽带局域网:采用模拟信号频带信号传输 技术,通过频分多路复用技术,使得一条 信道可同时传输多路模拟信号。由于宽带 传输是单向的,因此在宽带局域网中的信 号只能沿某个方向进行传输。
9
4.2 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访问控制方式是指控制网络中各 个节点之间信息的合理传输,对信 道进行合理分配的方法。 ➢在共享式局域网的实现中,可以 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其共享介质进行 控制。常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有 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点访问/ 冲突检测(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CSMA/CD) 方法、令牌总线(Token Bus)方法 总线型局域网中的“冲突”现象示意图 和令牌环(Token Ring)方法。
• 局域网通常有一个单位或组织建设和拥有(私有), 已于维护和管理。
4
4.1 局域网的基本概念
• 4.1.2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 1.总线型拓扑结构 – 2.环型拓扑构型 – 3.星型拓扑构型
5
4.1 局域网的基本概念
• 4.1.3 局域网的分类
– 1.按照网络转接方式
• 共享介质局域网 • 交换局域网
机网络基础
1
整体概述
概述一点击此处输入 Nhomakorabea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第4章 局域网技术
• 本章要点
– 局域网的概念 –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 IEEE 802局域网标准 – 以太网技术 – 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 局域网组网方法 – 局域网结构化综合布线 – 局域网的日常维护
12
MAC地址
• 网络中传输数据前,必需决定数据由谁接收,就好像在 大庭广众之下,要跟某人讲话会先叫他的名字。网络上 的设备也都有它用来标识的名字,称为地址。
• 发送数据之前发送方在数据中记录目的端与源端的地址 ,以决定数据的接收及响应对象。计算机必须使用网卡 接入网络,网卡上都事先设置了一个地址,称为介质访 问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地址。
• 令牌总线网
7
4.1 局域网的基本概念
– 3.按照网络资源管理方式
• 对等式:所有结点地位平等。任何结点之 间都可以直接通信和资源共享 。
• 非对等式:所有结点的地位都不同,如服 务器与工作站是两种地位不同的结点 。
8
4.1 局域网的基本概念
– 4.按照网络传输技术
• 基带局域网:采用数字信号基带传输技术 ,基带信号占据了传输线路的整个频率范 围,信号具有双向传输的特征。
• IEEE 802.1:概述体系结构和网络互连,以及网络管理和性能测试。 • IEEE 802.2:表示了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功能。 • IEEE 802.3:表示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 IEEE 802.4:表示令牌总线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 IEEE 802.5:表示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 IEEE 802.6:表示城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 IEEE 802.7:代表宽带技术。 • IEEE 802.8:代表光纤技术。 • IEEE 802.9:表示综合语音与数据局域网技术。 • IEEE 802.10:表示可互操作的局域网的安全规范。 • IEEE 802.11:表示无线局域网技术。 • IEEE 802.12:定义了100VG AnyLAN规范。 • IEEE 802.14:定义了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标准。 • IEEE 802.15:定义了近距离个人无线网络标准。 • IEEE 802.16:定义了宽带无线局域网标准。
OSI参考模型
IEEE 802 参考模型 ...
...
逻辑链路层控制子层LLC
数据链路层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
物理层
物理层
11
4.2 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 在LLC子层中存放与传输介质无关的信息, 用于完成数据链路层数据帧的传输和控制。
• 在MAC子层中存放与传输介质有关的信息, 解决共享信道的争用。
总线
(a)共享介质局域网
6
交换机 (b)交换机局域网
4.1 局域网的基本概念
– 2.按照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 以太网:以太网采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冲突检测(CSMA/CD)介质访问控制 方法,通过“监听”和“重传”来解决数 据发送和接收中的冲突问题。
• 令牌环网:令牌环网则是通过“令牌”, 以让各个结点获得数据发送权,避免数据 传输的冲突。
3
4.1 局域网的基本概念
• 4.1.1 局域网的定义和特点
–局域网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中最活跃的领域,与 广域网、城域网相比,局域网有以下特点:
• 局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有限,可以满足机关、公司、 学校、部队、工厂等有限范围的计算机、终端及各类 信息处理设备的联网需求。
• 局域网具有传输速率高(通常在10Mb/s~1000Mb/s 之间)、误码率低( 10-8~10-11 )的特点,因此,利 用局域网进行的数据传输快速可靠。
➢目前最流行的局域网—以太网(Ethernet)使用的就是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式,而FDDI网则使用令牌环介质 访问控制方式。
10
4.2 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 4.2.1 IEEE 802模型与协议标准
– IEEE于1980年2月成立了局域网标准委员会 (简称IEEE 802委员会),专门从事局域网 标准化工作,并制定了IEEE 802标准。 IEEE 802标准描述了局域网参考模型与OSI 参考模型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