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

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

1. 根据宪法规定,下列关于公民权利和自由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休息的权利B. 2004 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C. 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D. 公民在年老、疾病或极度贫困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 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职位中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是()A. 国务院总理B. 国家副主席C. 军委副主席D.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3. 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A. 单位既可能成为故意犯罪的主体,也可能成为过失犯罪的主体B. 对单位犯罪只能适用财产刑,既可能判处罚金,也可能判处没收财产C. 单位犯罪时,单位本身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负责人员构成共同犯罪D. 对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制,但在实行单罚制时,只对单位处以罚金,不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4. 某晚,甲、乙赌博后在回家的路上发生口角导致激烈冲突,乙拿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威胁甲把赢的钱还给他,甲发起反抗,致乙重伤(仍在防卫过程内)乙已无侵害能力,央求甲将其送往医院救治,但甲不予理会,扬长而去,乙因流血过多死亡。

关于本案中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属于正当防卫B. 属于防卫过当C.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D. 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5. 公职人员刘某借钱炒股,亏损较大,欲拿自己保管的单位保险柜的钱来偿还欠款。

于是使用电焊切割机器将保险柜打开取走现金8 万元,并声称失窃而报警。

关于本案,刘某的行为构成()A. 盗窃罪B. 侵占罪C. 贪污罪D. 诈骗罪6. 张某交通肇事构成犯罪,交管部门依法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应当在()A. 侦查终结后B. 送达交通事故认定书后C. 移送检察院起诉后D. 法院有罪判决后7. 邻居甲与乙有矛盾,甲在小区门口公然将粪便泼洒在乙身上。

关于本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行为属于诽谤B. 甲的行为属于侮辱他人C. 甲的行为属于寻衅滋事D. 对甲乙纠纷不可以调解8. 张三教唆李四(12 岁)吸毒,并提供毒品供其吸食。

公安机关在张三家里将二人抓获。

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对李四可以减轻处罚,只拘留其3 日B. 民警进入张三家检查时,不需要检查证明文件C. 对张三应该以教唆吸毒和提供毒品两种违法行为进行处罚D. 张三教唆他人违法,可以从重处罚,也可以不从重处罚9. 公安机关决定对甲非法携带管制刀具行为拘留3 日,同时发现甲还有噪音扰民的违法行为,决定给予警告处罚。

公安机关对甲因执行()A. 警告B. 行政拘留5 日C. 行政拘留3 日D. 警告和行政拘留3 日10. 盗窃路面井盖的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中的()A. 妨害公共安全B. 扰乱公共秩序C. 侵犯财产权利D. 妨害社会管理11. 下列情形中,形成民事法律关系的是()A. 甲与乙约定在某时某地商谈合作事宜B. 甲对乙说,如果你能够在中心城区购房,我就嫁给你C. 甲不知乙不胜酒力而极力劝酒,致乙饮酒过量死亡D. 甲、乙两人分别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双方约定,等孩子们长大就让他们结婚12. 张某从A 商场购得某厂生产的甲品牌护肤品,使用后导致脸部皮肤溃烂。

经查,甲品牌护肤品存在缺陷。

关于本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张某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主张赔偿B. 张某不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主张赔偿C. 张某可以向A 商场主张赔偿D. 张某可以向甲品牌护肤品生产厂家主张赔偿13. 甲与乙达成约定,乙以200 万元的价格购得甲位于某市中心城区的房产一套。

乙完成支付,双方约定15 日后办理不动产产权转移登记手续。

在这期间,甲又与丙达成协议,丙以300 万元的价格购买该房产。

双方随即完成不动产产权转移登记。

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房产归丙所有,乙不得向丙主张房产所有权B. 该房产归乙所有,因乙与甲的约定在先,且已支付购房款C. 乙应当向甲主张侵权责任,因乙已经取得该房产所有权D. 乙可以向丙主张侵权责任,因乙已经取得该房产所有权14. 某影楼为顾客甲拍摄了一组写真照片,经甲同意上传于该影楼网站,乙看到后,擅自将该组照片下载并上传于某营利网站,获报酬若干。

关于乙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侵害了甲的身体权B. 侵害了甲的身体权和肖像权C. 侵害了甲的身体权和影楼的著作权D. 侵害了甲的肖像权和影楼的著作权15. 刘阿姨在单位看见同事的孩子可可(3 岁),因觉得乖巧可爱将自己的苹果送给可可,可可因吞咽不当卡住喉咙窒息死亡。

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意外事件,不产生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B. 刘阿姨应对可可的死亡承担民事责任C. 可可的父母未尽到监护责任,应对可可的死亡承担责任D. 事发地为工作单位,单位管理人员疏于管理使小朋友进入,故工作单位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这句话主要反映的社会公德的内容是()。

A. 文明礼貌B. 服务群众C. 明礼诚信D. 团结友善17.下列关于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B. 自强不息具体体现为与时俱进的精神C. 包容协作是中华民族在处理国际问题上的优势D. 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的重要精神动力18. 下列关于道德历史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A. 迄今为止先后出现了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B. 维护原始社会的宗法等级关系是原始社会道德最突出的特征C. 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的道德原则D. 社会主义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19. 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B. 办事公道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C. “专心致志,以事其业”是对爱岗敬业的描述D. 职业道德基本要求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办事公道、奉献社会20. 下列结束语不应该出现在函中的是()A. 请予以批准B. 盼复C. 请核准D. 请审阅1.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宪法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A 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和义务。

故A 项说法错误,排除。

B 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这一条文是在2004 年《宪法修正案》加入宪法的。

故B 项说法正确,当选。

C 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故C 项说法错误,排除。

D 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极度贫困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故D 项说法错误,排除。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项。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家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四)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六)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七)选举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八)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九)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A 项和C 项均是由全国人大决定出来,排除。

B 项由全国人大选举出来,当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十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法院院长;D 项应该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职权,排除。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项。

3.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单位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所以B 项错误,D 项错误,排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所以单位是一类单独的犯罪主体,不是和自然人共同犯罪。

故C 项说法错误,排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条规定,【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前款规定的人员,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一款规定的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出具的证明文件有重大失实,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前述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属于过失犯罪。

第三百八十七条【单位受贿罪】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单位受贿罪属于故意犯罪。

故A 项正确,当选。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项。

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正当防卫。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本题中乙是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的,虽然乙把甲达成打成了重伤以至于导致死亡,但是符合上述第三款规定的。

故BCD 错误,排除,A 项正确,当选。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贪污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规定贪污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刘某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窃取公共财物,故C 项正确,当选。

贪污罪是包含侵占、盗窃、诈骗的行为,是特别法条和一般法条的关系,认定为贪污罪,就不认定其他三个罪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