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的成就感

大学生的成就感

成就感,是一个人把一件事情做漂亮做成功之后获得的包括了喜悦、满足等的一种美好感觉。

它来源于他人对自己的价值肯定。

成就感的获得,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自信,对有些人甚至会产生骄傲自负。

可见成就感在自我肯定方面的作用是多么强大。

成就感不是凭白无故来的。

大学以前,做出一道数学题,可以有很多的成就感;背诵完《琵琶行》这样的古文,有成就感;考试得高分,有成就感……因为你做出题目看到老师的对勾,背诵完听到老师的夸奖,考完看到自己的分数,就知道自己做的不错,有了成就感。

由此可见成就感的产生,需要一个对照系或者说评判的标准。

来自老师同学的一句点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我们都可以从中读出他们对我们所做的评价,倘若是一个正面的评价肯定了我们的价值,大大小小成就感就油然而生,从心底升起。

然而,成就感的来源几乎消失了。

从前,我们一直依赖着一套对照系或者是评判标准。

作为大学生的我,现在做出一道高数题因为不知道对与错,没有了成就感;背诵英语新概念文章或者其他的文字因为没有观众的欣赏与评点,没有了成就感;一学期仅有期末考试,因为只知道自己的考试成绩,不清楚自己位居何处,没有了成就感……现在它几乎消失了。

没有成就感来督促我继续学习,来巩固我努力学习的决心。

没有成就感来肯定我的价值,来保护我继续前进的信心。

成就感的消失,是因为我们没有适应大学生活,没有找到自己的生活位置吗?
曾经想过管理严格的高中与更加宽松的大学间的巨大落差,是我们无法一下子适应大学的主要原因。

但是我到现在还没有发现大学生活的乐趣。

宽松的管理,给了我们很大的自由空间来安排自己生活。

很想学习,但是心有余力不足。

学习遇到了难点,问谁去?打电话给老师?不,一点点的问题去烦老师肯定会不耐烦的。

积攒起来一起问?还是不行,前后内容有联系,严重影响自习的进度。

问同学?好像懂的人也不多。

问问题早已不是一个方便的事情了。

去社团搞活动吗?我参与组织过很多活动,但是真正有同学踊跃参加的活动几乎没有。

每次参与的人数少是最令组织者头疼的问题。

可是为什么学校还是那么肯定学生机构和社团所做的活动,每学期都颁奖呢?有几个活动是真正能够如校方所说的丰富大学生活,提高大学生修养情操的?不是我们不想去适应,而是难以去适应这样的生活。

首先这样的生活不是什么有趣的,有丰富精神内涵的生活,而是一种枯索无味到需要有商业渗透的各样学生活动来调味来掩盖来粉饰的生活,是一种以拿到英语四级证、计算机证、毕业证、学位证等各种证为目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一个真正的大学生要去适应吗?这样的生活,可以给真正的大学生带来成就感吗?现在许多同学整天在网吧打网游也不足为奇了,原因之一就是学校生活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也无法提供网游带来的成就感可以去抓住学生的心思了。

我对现今的大学是失望。

从我正式步入大学的第一天开始,从我上完大学的第一堂课开始,到我考完大学的第一场试,读完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就发现,对大学的种种憧憬与想象,就确确实实仅仅是属于高中的我。

大学的校园不是那么美丽的,课堂不是那么有趣的,就连考试都不是那么严厉的,让我一下子就看轻了大学,一所大学连仅有的一次考试都不重视,何况是一次对你的奖学金申请和
奖励有一票否决作用的考试呢!这样的大学让我从心眼里看不起。

我真不知道教育评估的是什么,教育评估是专家走走看看,还是深入学生调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