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产业特点及国外重点企业介绍摘要新材料产业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和带动性,世界新材料产业的主导者是美国、日本和欧洲。
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杜邦公司、MEMC公司,日本的TDK公司、信越化学公司,欧洲的巴斯夫、圣戈班、摩根等公司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商品化、生产制造等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
关键词新材料;产业;研究;跨国公司新材料是指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有的优异性能的材料。
新材料是其他高新技术发展的支撑和先导,其研究水平和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
新材料产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技术和商业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产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新材料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而由它带动而产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则是一个更大的市场。
以美国为例,电子工业投入1美元的半导体材料,可以生产出10美元的电子设备系统;交通工业中材料的使用寿命延长1%,则可节约300亿美元。
1、新材料产业特点先导性、基础性和带动性新材料是其他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新材料广泛应用于信息、能源、交通、医疗等各个领域,处于其他高新技术产业链的上游。
新材料的创新为下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并极大地带动了其他高技术产业的突破和发展,同时下游其他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又能极大地刺激和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以信息材料为例,单晶硅和其他半导体材料的问世和应用,奠定了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基础,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材料技术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光电子材料将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基础。
新材料产业与上下游相关产业进一步融合,产业结构垂直扩散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依赖于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下游用户的进一步创新开发,才能使新材料产品最终走向市场。
随着元器件微型化的发展,新材料技术与器件技术的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新材料产业与下游产业相互合作与融合更加紧密。
如日本的很多电子材料厂家都在生产经营元器件或整机。
此外,电子行业的整机厂家也在自行开发独具特色的元器件和新材料。
企业由于减少了新材料产业化的中间环节,加快了新材料研究成果向最终产品的转化,因而研发与市场风险大大降低,有利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这对于新材料产业的整体发展也是有益的。
新材料与传统材料产业紧密结合,产业结构横向扩散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传统材料产业向新材料产业拓展。
世界上很多著名的新材料企业以前是生产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企业,利用积累的大规模生产能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进入新材料行业。
如美国的化学工业企业正在扩大产品品种,转向生物医用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和特种材料的生产,改变了化学工业“夕阳工业”面貌,成为美国多种高附加值新材料产品的生产者。
同时美国生物医用材料工业的增长就是在化学工业的扶持下实现的。
如日本住友金属公司,其主营业务是钢铁,但依靠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大量的研发投入,在全球硅片市场也获得了较为领先的地位。
2、国外新材料产业重点企业介绍世界新材料产业的主导者是美国、日本和欧洲,无论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商品化、生产制造等各方面都居世界领先地位。
从企业形态来说,不仅有大型跨国公司,还有众多的中小企业。
尤其是许多大型跨国企业下有专门从事新材料产业的分支企业,这些分支企业依靠母公司的强大财力,研发制造的新型材料经常供本公司下游产品使用,如通用电气公司、福特汽车公司。
美国、日本、欧洲新材料企业总的特点是:(1)企业规模大。
如杜邦公司2001年度销售收入为391.3亿美元;康宁公司2001年销售收入为67.72亿美元;日本住友金属公司2001年销售收入为121.7亿美元;信越化学公司2001年销售收入为17.8亿美元;法国圣戈班2001年销售收入为198亿美元。
即使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如美国的聚合物电子材料制造商罗杰斯公司2001年销售收入也有2.76亿美元,远远超过国内的大型材料企业。
(2)研发能力强。
欧、美、日企业均投入大量财力进行研究开发,有大量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如杜邦公司每年的研究开发费用接近销售额的10%。
(3)产业链发达,经常在本国家内就形成了从产品研发,中间产品,终端用户的完整产业链。
美国、日本、欧洲的新材料企业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以材料为主业的大型跨国公司,如杜邦、道-康宁、巴斯夫、TDK、信越化学;二是隶属于大型公司的分支企业,如通用电器(GE)下属的GE特种材料公司、GE塑料;三是专业小型新材料公司,如制造聚合物材料的罗杰斯公司,制造稀土永磁钕铁硼材料的Magnequench公司,许多生物医用材料公司也属于这一类型公司。
2.1美国(1)通用电气公司:下属两个部门从事新材料业务,他们是GE塑料公司和GE特种材料公司。
GE塑料公司在高性能工程塑料方面处于世界领导地位,产品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电子产品、数据存储、办公设施、汽车和建筑等行业。
包括电子材料、石化产品、结构材料等分部,还有一个负责全球销售网络的GE Polymerland。
2001年,GE塑料在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异表现体现在数字化管理和6σ管理上,2001年的网上销售达到了创纪录的25亿美元。
使得核心业务成本降低了7%。
GE塑料在中国的投资持续加强,已成为工程塑料领域的最强者。
目前有两座生产工厂,12个销售机构。
GE特种材料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产品包括石英、有机硅、特种化学材料和超级磨料四个部分。
在11个国家拥有业务,年营业额20亿美元。
GE特种材料的产品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微型汽车、化妆品、半导体、石油钻井、电信等行业。
仅2001年就推出了175种新产品,创造了2亿美元的新收入。
最近,GE特种材料收购了BetzDearborn(一家水工程处理公司),这次收购将使GE特种材料的年销售额增加50%。
同时,在有机硅方面也加大投资,在泰国和中国各投资了一家有机硅生产厂。
(2)杜邦公司:杜邦是以材料为主业的大型跨国公司,投资遍布世界各地。
其产品市场涉及航空、农业、汽车工业、建筑、电子、包装、精炼、交通等行业;其产品从树脂、纤维、聚合物、防护材料到不粘锅、地毯等,应有尽有,产品线从原材料、中间体到终极产品,形成了自主的产业链。
材料的发明、制造一直是该公司的重要支柱。
2000年,杜邦销售了35亿美元的涂料、尼龙、固体表面材料以及其他材料用于建筑市场,还销售了58亿美元的汽车用材料用于全球汽车市场。
杜邦还是世界第三大信息、通信半导体材料供应商,2000年电子材料的销售收入为25亿美元。
(3)MEMC公司:该公司是开发、生产、销售高性能半导体硅片的公司。
该公司自1959年起即进入半导体晶片领域,目前在该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001年销售收入为6.17亿美元。
MEMC在日本、韩国、台湾、欧洲、马来西亚、美国都设有生产厂。
该公司的300mm (12英寸)硅片技术被认为是全球最佳。
2.2日本日本的新材料企业普遍规模较大,大部分是从传统材料企业过渡到新材料的,但仍以材料为主业。
(1)TDK公司:TDK公司成立于1935年,是一家以生产铁氧体材料、陶瓷材料、磁性材料、电子元件和录音/像产品的跨国公司。
其中,材料类产品占销售额的80%。
截至到2001年3月31日的财政年度公司销售额为55.64亿美元,比上年度增长了2.3%。
材料类产品的销售额比上年度增长了5%。
TDK的核心技术有:半导体加工技术、薄膜成型加工技术、粉末控制加工技术。
(2)信越化学公司:该公司是世界上主要的聚氯乙烯和硅晶片制造商,它的重要产品还包括人造石英、有机硅、纤维素衍生产品。
2001年销售收入为65.12亿美元。
在公司经营管理中,采取了一种避免过分依赖单一产品的策略。
信越公司42%的营业收入来源于稳定增长的有机和无机化学材料,包括聚氯乙烯、有机硅、纤维素衍生物等,所有这些产品都处在长期稳定增长的轨道上。
另一方面,信越58%的营业收入来源于快速增长的行业,其中,32%来源于电子材料,象半导体硅片、稀土永磁材料、光阻材料、环氧混合物等,26%来源于功能材料和其他产品,象光纤预制棒、人造石英、稀土永磁材料等。
信越的生产已实现全球化,该公司55%的销售收入来自于海外。
PVC业务方面,信越在三个最重要的市场美国、欧洲和日本都有生产厂。
在硅材料方面,在日本、美国、马来西亚、英国、台湾有生产工厂。
最近,信越化学在中国投资300万美元建立了一家企业生产和销售有机硅。
2.3 欧洲(1)巴斯夫公司:巴斯夫公司是世界著名的化工材料跨国企业,2001年营业收入为307.31亿欧元。
名列世界500大企业第93位。
塑料和纤维是其重要支柱之一。
2000年塑料和纤维部门的销售额为110.30欧元,2001年受需求下降销售收入下降了26%。
巴斯夫是世界最主要的塑料制造商之一,在这个领域内有许多突破性的创新。
巴斯夫最大强项之一是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调整产品的性质。
特别是在耐用性、质量、阻燃性方面可满足客户的所有需求。
还开发出了生物降解塑料。
巴斯夫最著名的产品是聚苯乙烯,巴斯夫的这种材料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这种材料广泛用于计算机包装,监视器和打印机。
巴斯夫在38个国家设有生产厂家,在中国的累计投资金额已达10亿美元。
2001年,巴斯夫公司用于研究开发的费用为12亿欧元。
巴斯夫在专利申请数上是位居欧洲前五位的公司,为了保护它的知识产权,巴斯夫2000年在全世界提出了1110件专利申请,目前,巴斯夫拥有和正在申请的专利数目达110 000件。
(2)圣戈班公司:圣戈班公司是一家位于法国的跨国企业,以材料的制造、加工、销售为主业,2001年销售收入为198.17亿美元,名列财富500强企业第188位。
其产品结构为:玻璃占38.5%,建筑材料占48.5%,高性能材料占13%。
圣戈班的主要经营战略是通过内部增长、地区增长和外部增长来实现整体利润的增长。
内部增长是着眼于自身竞争力的提高和原有的市场份额,这样做可使集团能够逐渐减少对主流产品的依赖,使产品多样化。
这主要是通过研究、创新、对客户需求的把握、对市场的精确预测和高效能的利用分销渠道来获得。
地区增长主要通过直接投资,而直接投资又以收购和合资合作协议为先导。
圣戈班在欧洲、北美、南美已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最近把扩张的目标对准东欧、亚太地区。
外部增长主要通过收购兼并实现,成功的收购兼并帮助集团公司加强在全球的领导地位,整合新的竞争力,并且保证产品线的持续扩张。
圣戈班采取的主要战略手段是:——通过加大研发力度把创新产品迅速推向市场,引人注目的是最近要在法国设立一家大型陶瓷研究实验室。
——提升集团公司在新型国家和地区的形象。
——对集团的销售售后服务提供系统的支持。
——继续提升营业效率,每年提高生产率5%,降低采购成本,加强对资本密集产业投资的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