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说文解字之有机化学部分常用字

说文解字之有机化学部分常用字

第 1 页 共 4 页
说文解字之有机化学部分常用字
广东肇庆中学 王文胜 邮编:526020
[关键字 有机化学 专有名词 烃 烯 炔 羟 羰 ]
许多同学刚开始接触有机化学的时候,往往觉得一些有机化学专有名词用字比较深奥、难懂,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导致有机化学学不好。

其实有机化学专有名词用字,多是根据物质的组成、含义和最开始该有机物提取的方法或原料来源等方面所创造的。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积累,现将中学化学中一些常见的有机化学专有名词分类介绍如下,希望对大家学好有机化学有所帮助。

有机化学专有名词用字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为会意组合字,一类为形声示意字。

一、会意组合字
由组成元素名称字的各一部分组合而成,它既指示了物质的组成又指示了字音。

烃:又叫碳氢化合物,指仅含..
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

可用通式CxHy 表示。

“烃” 字是由碳中的“”和氢中的“”组成,读音取碳字的声母“t ” 和氢字的韵母“īng”,
读tīng。

字体构成:
发音构成: 羟:羟基,指—OH ,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官能团,“羟”字由氧中的“羊”和氢中的“”构成,读音取氢字的声母“
q ”和氧字的韵母“ang ”,音取谐音qiǎng。

字体构成:
发音构成:
羰:羰基,指,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官能团,“羰”字由氧字中的“羊”和碳字中的“炭” 构成,读音取碳字的声母“t ”和氧字的韵母“ang ”,读“táng”。

烃 īng 羟
qiǎng
第 2 页 共 4 页
字体构成:
发音构成:
羧:羧基,指,由羰基和羟基—OH 所组成的官能团。

含有羧基
的有机物叫羧酸,具有酸性。

“羧”字由羰字中的“羊”和酸字中的“
” 构成。

读音:suō
巯:巯基,指—SH ,由氢硫两种元素组成的官能团,“巯”字由氢字中的“
”和硫
字中的“”构成,读音取氢字的声母“q ”和硫字的韵母“iu ”,音qiú。

字体构成:
发音构成:
在会意组合字中,一般 “火”字边或“炭”字旁代表碳元素,发“t ”音,名称中带有“火”字边的物质都可燃烧。


”字代表氢元素,发“ing ”音,“羊”字代表氧元素,发“ang ”音, “”代表硫元素, 发“iu ”音。

声母一般按碳氢氧氮硫的顺序选取:如碳氢组合发“t ”音,氢氧组合发“q ”音等。

二、形声示意字
在汉字造字法中,声旁一般不表意,但化学家们为了让人们容易理解,在给某些物质命名时,常常赋予声旁一定的含义。

这是化学家的独创,通过对这类字的组成分析,可加深对
巯 qiú
该类物质的理解。

(1)形旁反映出物质组成的主要元素,声旁反映出物质结构的基本含义。

[烷](wán)
烷:火也――《集韵》。

形旁“火”取自于碳字,表示可以燃烧。

声旁“完”,含“碳碳单键,碳原子剩余价键完全被氢原子饱和”之意。

有机化学中,指分子式可以用CnH2n+2表示的一类化合物。

烷烃亦称“石蜡烃”。

烷烃是饱和烃,不能再加成了,可以发生取代反应、裂化反应。

[烯](xī)
烯:形旁“火”取自于碳字。

声旁“希”,含有比“烷”中氢原子稀少之意。

中学有机化学中,指分子中含有C=C,分子式可以用C n H2n表示的一类化合物。

[炔](quē)
炔:形旁“火”取自于碳字。

声旁“缺”,含有比“烯”中氢原子还缺少之意。

有机化学中,指分子中含有C≡C,分子式可以用C n H2n—2表示的一类化合物。

烯烃和炔烃因为碳原子结合的氢原子数比饱和烃少,属于不饱和烃,可以通过发生加成反应达到饱和。

(2)由最开始获得有机物的方法、途径和原料来源而采用了不同偏旁部首造出的形声字。

“酉”旁:酉(yǒu),就也,本义:酒。

凡酉之属皆从酒。

从“酉”的字多与酒或因发酵而制成的食物有关。

可解释为:经发酵、酿造等过程所制取的有机物多用“酉”旁。

醇(chún):本义——酒味浓厚。

又如:醇醨(味道浓厚的美酒叫做醇,味道淡薄的叫做醨);醇醪(纯厚的美酒);醇味(美酒味);醇旨(酒味淳厚甘美)
醛:字音为“全(quán)”,本义——酒味变了,气味难闻
酸(suān):本义——醋
醋(cù):醋是3-5%的乙酸水溶液,是通过酒中的乙醇在酵母菌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乙酸。

在我国的汉代,人们已懂得酿造和食用醋,如今的山西陈醋和镇江香醋是我国传统食醋的名品,各具风味,蜚声宇内。

西汉·史游《急就篇》:“芜荑盐豉醯(xī)酢(cù)酱。

”其中的“醯酢”即指食醋。

由醇醛酸可理解为:酿酒没酿好,变味了,最后酸了。

酯:字音为“旨(zhǐ)”,一类由醇和酸(无机酸或有机酸)相互作用失去水
...后生成的有机物。

酯都可以水解。

水解时产生一种有机酸(或无机酸)和一种醇(或酚),如乙酸乙酯(化
学式为:CH3OCH2CH3),水解后生成乙酸和乙醇,硝酸乙酯(化学式为:C2H5ONO2)水解后生成硝酸和乙醇。

【乙酸乙酯的制备或来源】可由乙酸与乙醇(酒精)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蒸馏而得。

醚:字音为“迷(mí)”,两个烃基通过一个—O—连接而成的化合物,如乙醚(化学式为:CH3CH2—O—CH2CH3)
【乙醚的制备或来源】由乙醇(酒精)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至130-140℃制得。

酮:字音为“同(tóng)”,是一个羰基和两个烃基连接而成的化合物,如丙酮(化学式
为:CH3CH3)。

【丙酮的制备或来源】
第 3 页共4 页
1、淀粉发酵;
2、丙烯水和成异丙醇,在经催化脱氢或催化氧化;
3、异丙苯氧化水解;
4、丙烯用钯催化剂液相氧化。

此外,也可从木材干馏而得。

实验室中常用乙酸钙干馏制得。

酰:字音为“先(xiān)”,也叫“酰基”,旧称“醯”。

指无机或有机含氧酸除去羟基后所余下的原子团。

例如:磺酸基(—SO3H)、硝(酰)基(—NO2)、乙酰基(CH3CO—)、苯甲
酰基(C6H5CO—)等。

通式是R。

类似的还有酚(fēn)、酐(gān)等。

“月”旁:月旁叫肉月,是由“肉”作偏旁演变而来的。

最初有机物从动物体内获得的多用“月”旁。

如:
脂肪(zhī fáng):《广苍》——脂,肪也。

指动物体内肥厚的油。

《说文》:脂,戴角者脂,无角者膏。

《易·本命》:有羽者脂。

古时的胭脂是用红蓝花或苏木,加入牛髓、猪胰素等压制成分块,这是我国最早的日用化工产品。

胺:氨分子中部分或全部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而成的有机化合物,字音为“安(àn)”。

《广韵》:“胺,肉败臭。

”胺类大都具有碱性,能与酸结合而成盐,是制作合成染料、药物等的原料。

脲:字音为“尿(niào)”,即尿素〔化学式为:CO(NH2)2〕,最早是从动物的尿液中制得,主要用作肥料、也可作动物的补充饲料。

现广泛用于塑料、药剂和农业等生产中。

肽:字音为“太(tài)”,一种有机化合物,由氨基酸脱水而成,含有羧基和氨基,是一种两性化合物,亦称“胜”。

“艹”:最初有机物从植物(或煤焦油)中提取或转化而来的多用“艹”。

如:
萘:字音为“奈(nài)”,用作驱虫剂(俗称卫生球或樟脑丸)。

类似的还有苯(běn)、蒽(ēn)、菲(fēi)、苷(gān)、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

另外,还有一些有机物,由于当时知识所限,人们对它的认识不够全面,对它的命名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不够科学,名称虽沿用至今,但已经失去了当初的本意了。

如:有机物:“机”本来是指“生机”,有生命的意思,因为最早发现的有机物都是从动植物这些有生命的物质体内提取的,当时认为没有生命的物质中无法得到有机物。

直到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首次用无机物氰酸铵(NH4CNO)合成了有机物尿素〔CO(NH2)2〕,才填平了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的鸿沟。

现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芳香族化合物:人类最早发现的一些该类物质都具有芳香气味故得名,但现在人们发现大多数该类物质都不具有芳香气味。

现指含有苯环的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最初是糖的代名词,因为当时发现的一些糖类物质的组成都符合通式Cn(H2O)m。

现在发现:
并不是所有的糖都符合碳水化合物的通式。

如:鼠李糖(C6H12O5);
②有些符合碳水化合物通式的物质不属于糖。

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等;
③糖中的氢、氧元素并没以水的形式存在。

因此,碳水化合物已失去原先的含义。

糖现指多羟基醛或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多羟基醛或酮的物质。

清楚有机化学常用字的字音字义,将有助于深刻理解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来源等深刻内涵。

第 4 页共4 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