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液学检验试题精修订

血液学检验试题精修订

血液学检验试题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第三章血液学检验试题一选择题:1人体最早的造血器官是A.肝脏B.脾脏C.卵黄囊D.骨髓 2下列物质中对骨髓所有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都有调控作用的是A. IL-2B. IL-5 D. IL-63血友病A、B分别缺乏以下凝血因子 A. Ⅳ、Ⅷ B. Ⅲ、Ⅴ C.Ⅷ、Ⅺ D.Ⅷ、Ⅸ 4下列各项中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试验是A. APTTB. SCTC. PTD. CT5下列哪项不符合正常骨髓象特征A.有核细胞增生活跃B.粒红比例2~5:1 C.可见少量网状细胞和肥大细胞 D.原始淋巴细胞占8%6下列哪项不符合DICA.血小板减少延长含量减少减少7绿色瘤常伴随于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8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109/L,网织红细胞15%,可能是下列哪种疾病A.溶血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急性型ITP9血清铁降低,骨髓细胞外铁增高、内铁减少,可能是以下哪种疾病A.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 溶血性贫血D.铁粒幼细胞贫血10为区别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常用染色染色染色 D.α-NAE染色 11POX 染色多呈阴性,PAS反应阳性产物为红色粗颗粒状或块状,底色不红,可能是A.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B. 红白血病C.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2下列出现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是RARA融合基因 ABL融合基因 C.t(9;11) D. t(15;17) 13下列哪项组合是错的A.血友病时,APTT延长B.严重肝病时,PT 延长C.继发性DIC早期,3P试验阳性D.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凝血酶消耗试验正常 14有关APC 的作用,下列错误的是A.灭活因子Ⅴa、ⅧaB.抑制因子Ⅹa与血小板膜磷脂的结合C.激活纤溶系统D..灭活凝血酶和纤溶酶15下列不属检测血友病的筛选试验的是A..STGT APTT (涂硅试管法) (普通试管法) 16胞核偏位,核染色质呈车轮状;胞质有浑浊泡沫感,可见核旁淡染区,可能是A.中幼红细胞B.原始红细胞C.浆细胞D.原始单核细胞17下列概念错误的是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OX染色阴性B.红白血病——幼红细胞PAS染色阴性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片分类计数中以成熟小淋巴细胞为主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始粒细胞中可见Auer小体 18健康成人骨髓象中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不应超过% % % % 19下列疾病中除哪项外,均可引起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B.再生障碍性贫血C.恶性组织细胞病D.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0因子Ⅷ又称A.组织因子B.凝血酶原C.抗血友病球蛋白D.抗血友病因子乙 21BT延长可见于下列疾病,但除外A.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血小板无力症C.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D.血友病A22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含量增高不见于下列哪项A.糖尿病B.多发性骨髓瘤C.急性感染D.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23下列哪项不是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参与抗凝的物质C.硫酸乙酰肝素24下列哪一种酶不参加血小板的花生四烯酸代谢过程A.激肽释放酶B.环氧化酶C.血栓素合成酶D.磷脂酶A2 25下列与巨幼细胞贫血无关的是A.严重的粒细胞核左移 110~160fl33~50pg ~ 26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诊断意义的细胞是A.原始淋巴细胞B.幼稚淋巴细胞C.异常淋巴细胞D.异常单核细胞27下列参与血小板释放反应的诱导剂中,作用最强的是B. 凝血酶 E.凝血酶28缺铁性贫血的细胞形态学表现为A.小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 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正常细胞正色素性贫血D.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29下列关于巨幼细胞贫血叙述正确的是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B.粒细胞出现巨形杆状核和分叶过多C.可见胞质发育落后于胞核现象D.可出现异食癖、反甲等临床症状30下列关于PNH说法正确的是A.是一种获得性血细胞膜缺陷性疾病,主要受累的是红细胞B.贫血为大细胞正色素性或低色素性,网织红细胞多为降低C.常以酸化血清溶血试验作为其筛选试验,而确诊主要靠蔗糖溶血试验积分常升高31贫血伴轻中度黄疸,肝功能试验均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A.晚期肝硬化B.脾功能亢进 D.溶血性贫血32人体内最不稳定的凝血因子,同时也是构成凝血和血栓形成的共同环节的凝血因子是A.ⅤB. ⅧC. ⅨD. Ⅻ 33青年患者,反复呕血、黑便和皮肤、粘膜出血一周。

体检:肝、脾不肿大。

检验:红细胞×1012/L,白细胞5×109/L,血小板10×109/L;骨髓检查示增生活跃,粒红比例为5:1,巨核细胞数增加,幼巨核细胞比例增加。

最可能的诊断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白血病(急性型) D.脾功能亢进34下列哪项不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染色体存在活性降低 C.巨脾 D.白血病裂孔现象35下列哪项不符合溶血性贫血的诊断A.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 B.血清结合珠蛋白增高 C.血液间接胆红素增高 D.尿胆红素阳性36有关正常止血过程,哪项是错误的A.血管收缩,血流缓慢 B.血小板粘附在内皮细胞上形成白色血栓 C.胶原纤维和组织因子激活凝血过程 D.血小板释放PF3参与凝血37某男性患者,38岁,近半年来牙龈出血,肌内注射部位易出现瘀斑。

检验:血红蛋白90g/L, 白细胞×109/L,血小板60×109/L;BT延长,CT14min,APTT38s(对照35s),PT16s(对照12s),肌内注射维生素K未见好转。

此患者可能的诊断是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慢性肝脏疾病38不符合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是A.抗体为IgG型B.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型 C.溶血不一定要补体参加 D.在血管内引起凝集和溶血39不符合急性ITP的是A. PAIg减低B.血小板相关补体增高C.血小板寿命缩短D.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40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1型时存在下列哪项染色体阳性 B.粒系细胞可见白血病裂孔现象 C.是白血病中并发DIC最常见的类型活性增高二填空题1胚胎期造血可分为、、。

2原发性MDS可分为5型,它们是、、、、。

3血细胞的发育一般可分成、、三大阶段。

4缺铁性贫血临床分为、、三个阶段。

5 和缺乏可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缺乏可导致蚕豆病。

6血小板的止血功能表现为、、、、。

7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分为、、三个时期。

8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分为、、、、。

9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有、、、。

10中性类白血病反应时,NAP积分常,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则,再障时积分常,PNH时则。

三是非题1缺铁性贫血时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

()2因子Ⅻ活化时不需要Ca2+参与。

()3溶血性贫血时血清结合珠蛋白增高。

()4血管内溶血时,尿含铁血黄素阳性。

()5Ph染色体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者预后较阴性者差。

()6DIC中期,3P试验一定阴性。

()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NAP积分减低甚至为0。

()8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与血小板的粘附功能有关。

()9t(15;17)出现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3型。

()10 血浆凝血活酶是Ⅹa-Ⅴa-Ca2+-PF 3 。

()四问答题1简述血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形态演变规律。

2简述再障的骨髓病理学特点。

3再障的诊断标准是什么4简述溶血性贫血的共性改变。

5如何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骨髓纤维化。

6简述凝血过程的三个阶段。

7如何早期诊断DIC。

8简述骨髓检查的适应证。

9如何鉴别红白血病和巨幼细胞贫血10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11何为急性白血病M4型其亚型如何划分12何为造血干细胞它具备哪些特征13试举例说明急性白血病的MICM分型。

14试述血栓形成机制。

15试述原发性纤溶亢进与DIC继发性纤溶的鉴别要点。

16试举例说明为什么分析骨髓象必须常规分析血象。

17如何鉴别类白血病反应和白血病18列举5例引起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的血液病,主要的鉴别指征19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何不同请分别描述病态造血时粒、红、巨三系有何变化血液学检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 C 2. D 3. D 4. C 5. D 6 .D 7. B 8. A 9. B 10. D 12. B 13. D 14. D 15. A16. C 17. B 18. B 19. D 20. C 22. D 23. D 24. A 27. B 28 .B 29. B 30. A 31. D 32. A 33.C 34.D 35. B 36. B 37. C 38. D 39. A 40. B二. 填空题1 中胚叶造血期、肝脏造血期、骨髓造血期2 难治性贫血、环铁粒幼细胞难治.性贫血、原始细胞过多难治性贫血、转化中的原始细胞过多难治性贫血、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3 造血干细胞阶段、造血祖细胞阶段、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阶段4 缺铁期、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缺铁性贫血期5 叶酸和维生素B12 、 G6PD6 粘附功能、聚集功能、释放反应、促凝功能、血块收缩功能、维护血管内皮完整性7 慢性期、加速期、急进期8 增生极度活跃、增生明显活跃、增生活跃、增生减低、增生极度减低9 Ⅱ、Ⅶ、Ⅸ、Ⅹ10 增高、减低,增高、减低。

三.是非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四. 问答题1 胞体由大到小,但原始细胞比早幼粒细胞小,巨核细胞由小到大,核浆比例由大到小;胞核由大到小,成熟红细胞胞核消失;核形由圆到凹陷到分叶,有的细胞可不分叶;核染色质结构由细致疏松到粗糙紧密,核染色质颜色由淡紫色到深紫色;核膜由不明显到明显;核仁由显着可见到无,胞质量由少到多,胞质颜色由蓝到红或由深蓝到浅蓝;胞质颗粒由无到有;红细胞在成熟过程中,胞质不会出现颗粒。

2 骨髓增生减退,造血组织与脂肪组织的容积百分比降低,脂肪细胞与基质增多。

粒、红、巨核系细胞均减少,淋巴细胞增多。

间质内浆细胞、肥大细胞、网状细胞等非造血细胞增多,并可有间质水肿、出血甚至液性脂肪坏死。

3 ①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②一般无肝脾肿大;③骨髓至少1个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④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如PNH、MDS-RA、急性造血功能停滞等;⑤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4 ①一般贫血实验室表现,正常细胞性贫血,网织红一般增高,血片中有特殊形态的红细胞,类白血病反应。

骨髓有核细胞显着增多,粒红比例倒置。

②血红蛋白的释放③胆红素代谢异常④红细胞寿命缩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