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侵略中国时的原因

日本侵略中国时的原因

日本侵略中国时的原因1.日本地小资源少人多经常地震。

关东大地震几乎摧毁了东京。

占领中国后可往中国移民。

2.日本自古就有占有大陆,称霸世界的野心。

比如明朝时候的侵朝战争,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

3.因经济危机使日本国内经济萧条,社会动荡。

政府扩大军事开支和军火产业规模。

这样结果只能选择战争。

4.日本国内少壮派军人纳粹思想严重。

自行其是,擅自发动918事变。

5.30年代中国相对稳定,虽有国共相争。

但因为底子薄,经济发展较快。

日本国内却经济危机停滞不前。

日本当权者坐不住了,再这样发展下去日本就没机会了于是发动战争。

问题的提出作为研究抗日战争的学者,笔者常常会被人问起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小小的日本为什么会侵略一个比它大得多的中国?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很大的问题,涉及中日战争广阔而复杂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地理等种种因素,以致我们常常不知如何才能简明扼要地加以回答。

从地理规模来说,日本的面积是37万多平方公里,只相当于中国的云南省。

但令人不解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国,却连年不断地发动对外战争,给亚洲的许多国家尤其是中国带来了罄竹难书的浩劫和灾难。

事实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不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的,也不是从1874年日军侵略台湾开始的,而是从16世纪中国的明王朝时就开始了,那就是倭寇对中国东南沿海的骚扰和侵略。

日本军国主义者对这个问题倒是有一个答案:日本列岛是一个蚕,中国则是一片桑叶,蚕就是要吃桑叶。

日本的老师就在课堂上给自己的学生们灌输这个观点:日本的形状像个蚕,支那则像个桑叶,蚕吃桑叶天经地义,否则蚕岂不要饿死吗?要回答日本为什么侵略中国,既要看日本的因素,也要看中国的情况。

从日本方面看,首先是它想侵略中国,其次是它有能力侵略中国。

前者解释日本侵略中国的必然性,后者则回答日本侵略中国的可能性。

从中国方面看,日本之所以将中国而不是其他国家作为主要侵略对象,是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是一块“肥肉”,且距日本很近,便于日本用兵;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国力衰弱,中华民族存在着重大弱点和缺陷,给了日本侵略者以可乘之机。

第一个问题:从日本方面来看。

它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为什么想侵略中国?也就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必然性在哪里?日本之所以走上侵略扩张道路,根子还在于它的民族文化中存在着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

那么,日本为什么会形成军国主义的传统呢?1.这首先和日本的武士道密切相关残酷心态。

比如,为了培养小孩子的胆量,深夜派他去死刑刑场取死人头,谁敢做就给谁奖励;给小孩喝红色的羹汤,让他体验喝血的感觉。

2.与军国主义密切相关的第二个因素是天皇制日本的天皇制有两个特点:一是万世一系,从未改姓,绝大多数日本国民对天皇有着绝对的精神信仰;二是天皇不掌握实权。

天皇制的这一特性,也被日本利用于军事领域。

日本军队实行所谓的统帅权独立制度,即军队的指挥权不归内阁而归天皇,日本军阀可以借助天皇的名义随意对外用兵,日本的政党体制对日本军方不起约束作用。

可以说,军国主义是日本侵略成性的根源所在,而武士道和天皇制,正是日本军国主义得以形成的精神支柱和政治基础。

3.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日本踏上了军事立国的军国主义道路从西方列强的情况看,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带来对海外资源和海外市场的迫切需求,而世界政治经济的不平衡性和资本主义列强在政治组织力、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尤其是武器装备方面的优势,使它们得以通过暴力强行夺取海外资源,开拓海外市场。

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要比欧美列强晚得多,国力也相对较弱,因而日本统治者普遍怀有急起直追的心理,加之其固有的嗜杀黩武的武士道传统和天皇制政体的影响,所以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比欧美列强更多地借助于暴力性的对外扩张。

要通过暴力强行夺取海外资源和开拓海外市场,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为此,明治政府以军事立国为根本国策,竭力扩充军备,迅速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4.西方法西斯主义传入日本,形成法西斯军国主义第二个问题:日本侵略中国的可能性,也就是日本为什么有能力侵略中国7这首先与明治维新有关可以说,明治维新是近代日本历史命运的根本转折点。

日本早在明治维新之前就开始了对外侵略扩张,但基本没有达到侵略企图,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日本的国力不足以支撑其对外扩张,可谓心有余力不足;而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对外扩张几乎次次成功,主因就在于维新后的经济发展为其对外扩张提供了物质基础。

仅以武器装备为例,到全面侵华战争前夕,日本已能够批量生产当时所有的先进重型武器,如坦克、装甲车、大口径火炮、作战飞机、战列舰、巡洋舰、航空母舰和军用通信设备,其性能也与英美制武器相当,而当时的中国只能生产步兵轻武器和小口径火炮,重武器基本依赖进口。

所以,明治维新是日本之幸,而为中国之祸。

邻国一次成功的改革,却给自己国家的命运带来莫大的影响,这是许多中国人做梦也没有想到的。

这个血的事实提醒我们,必须放眼看世界,必须密切关注国际事务。

其次,日本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中的一些特性强化了日本的国力,也强化了日本侵华的能力在推动和有利于日本侵华的种种因素当中,除了武士道、天皇制、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和经济发展之外,值得一提的还有一些体现日本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特性的东西,如团结、认真敬业、善于创造性摹仿和有危机意识等。

日本因为强大起来才可能发动一场全面侵华战争,而日本的强大是与这些民族特性分不开的。

1.不搞内哄日本人并非没有内部矛盾,但他们不大搞内哄,他们对自己的同胞很爱惜,谁动了日本人一根毫毛,哪怕是伪军的高级将领不小心伤了一个日军士兵,那也是不得了的事。

那么,日本人为什么比较团结?原因有三个:一是对天皇的忠诚,二是民族优越论,三是矛头对外。

二是民族优越论。

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把自己视为“天照大神”的子孙,视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

根深蒂固的民族优越感使日本人强化了对本民族的认同和对自己同胞的尊重,同时也强化了日本人对其他民族的蔑视和鄙薄心理。

三是矛头对外。

日本是一个岛国,面积很小,资源贫乏,很多需求从日本国内无法解决,而必须通过贸易或战争的手段从国外解决,所以它的矛头是对外的,贸易是对外贸易,战争是侵略战争。

无论是解决资源、市场问题,还是扩张领土,日本都是把矛头指向他国,尤其是中国。

矛头对外,可以缓和内部矛盾,所以日本人从整体上比较团结。

2.认真敬业日本人的认真和较真,在世界上只有德国人可与之媲美。

而这两个国家恰恰是世界一流的强国,其产品质量的信誉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

3.创造性摹仿4.有危机意识第三个问题:从中国方面来看,日本为什么侵略中国?先从客观上看,日本为什么将对外扩张目标指向中国?日本对外扩张的方向是由它的地理位置和远东的国际形势所决定的。

中国、朝鲜与日本隔海相望,距离很近,同时因与欧美相距遥远,故尚未完全被欧美列强所控制。

这几个因素都有利于日本。

日本可以将军事力量全部集中于远东,全力展开对亚洲大陆尤其是中国的争夺。

这是中国遭受日本侵略的客观因素。

如果一言以蔽之,就是我们距恶魔太近。

但是,这不是一个主要的因素,我们遭受日本侵略的更重要的原因在我们自身。

从中国的主观因素上看,有以下原因:首先,由于中国国力衰弱,使日本侵略者认为中国不堪一击中国综合国力落后,表现在各个方面,政治腐败,经济落后,人民愚昧而不觉醒。

从军事方面看,中国军队在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中所暴露的落后,实际上经历过明清两代长期的量的积累,最终形成了质的落差;并且,这种落后不是某一个方面的,而是全面的、综合性的,表现在武器装备,军事训练,战略战术,组织指挥能力,官兵的军事修养、文化视野与自信心等各个方面。

日本军阀是最看重实力的,甚至是迷信武力的,日本在中日实力对比上的显著优势极大地助长了他们的侵略野心,也使其全面侵华战争具备的切实的可行性。

有的日本军阀甚至吹嘘:日本只要派出3艘巡洋舰、1个师团,用1个星期就可以灭掉中国。

其气焰之嚣张可见一斑。

其次,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使日本军阀觉得中国软弱可欺众所周知,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体制是极为庞大的、专横的和高压性的,懦弱顺从、缺乏血性就成了这种体制下的臣民们的必然性格。

因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体系是极为庞大的、专横的、高压性的,个人与之相比,太渺小,太卑微,太软弱了。

这种极大与极小、极强与极弱的对比使中国人从民族性格上派生出一系列的特点:轻则缺乏主见,缺乏自信和独立人格,追随大流,胆小怯懦,畏惧强权,忍气吞声,逆来顺受;重则软弱可欺,甘于压迫,奴性十足。

在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下,只允许皇帝和官员出头,不允许平民百姓出头,所以中国古往今来告诫人们不要出头的谚语多得很。

当年伪军投敌,基层官兵多数是随大流,挺身反抗的人极少。

南京大屠杀时,十几个日本兵看管上千俘虏。

实际上在那种情况下,如果有人带个头,大家就是用脚踩也把日本人踩成肉酱了,但就是没有一个人敢带这个头。

抗日战争期间,在广大的沦陷区,一个班或者一个排的日本兵统治一个县城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卑微懦弱的民族性格使中国人和日本人在对待强者的态度上大相径庭。

对于强者,日本人一是钦佩,二是学习,三是征服,怀着敬佩的心情把你打倒。

如对待张自忠,虽然尊其为“现代关公”,但想方设法加以打击,直至将其打死。

对待美国也是如此,你再强大也不怕,照样开战。

中国人对待强者,一是敬佩,二是畏惧,三是躲避。

敬畏,即敬而畏之,畏而避之,避不开就畏而服之,不是敬而学之。

当然,中国人当中并非没有顶天立地、叱咤风云的人物,但它并不标志中华民族的整体风格。

大家可以想象,如果像谭嗣同、秋瑾、邹容、陈天华,像彭德怀、吉鸿昌、张自忠、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那样的人多了,日本再强大也不敢于发动一场旨在灭亡中国的全面战争。

第三,中国的内乱和内耗给日本侵略者以可乘之机在增城发现一处日军暴行遗址,1940年128人在此遭集体屠杀记者近日从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办公室获悉,在此次文物普查中发现多处侵华日军罪证。

它们分别是日军飞机库、日军碉堡以及日军屠杀广州人民的遗址。

普查飞机库遗址采访九位老村民在本次文物普查中发现5座上世纪40年代的侵华日军飞机库遗址。

这几个飞机库分布在天河龙口东路、白云大道南和白云区永平街东平南路。

其中,天河龙口东发现一个,白云大道南和东平南路各发现两个。

位于龙口东和白云大道南的三个飞机库均在空军部队驻地范围内。

天河龙口东的侵华日军飞机库高7.26米,宽34.14米,深20.30米,形似倒扣的扇形贝壳,前高后低,尽头有通风口。

机库以混凝土浇筑,顶部混凝土厚约60厘米。

记者日前前往探访时,看到这个飞机库而今已变成了外来民工堆放各种杂物的场所。

关于侵华日军飞机库的建造情况,在文献材料里尚未发现有相关记载。

为弄清飞机库的建造情况,文物普查人员先后采访了九位参加过机库修建和亲眼见证机库修建的老人。

根据老人介绍,该飞机库建于1943年,修建机库的民工主要是来自石牌、冼村、杨箕村的村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