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体育《教材教法》复习提纲

小学体育《教材教法》复习提纲

2012年小学体育《教材教法》复习提纲一、填充题1、支撑分为单脚支撑和双脚支撑两种。

2、跳跃项目助跑线由于项目不同有直线助跑和斜线助跑两种。

11、羽毛球场地的长为13.40M,双打场地宽度为6.10M,单打场地宽度为5.18M。

12、课程标准内容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13、体操中的保护分为自我保护、他人保护和利用器械保护三种14、课余体育训练的内容包括身体训练、心理训练、技术训练和智能训练等。

15、支撑跳跃第一腾空是指由助跑、上板、踏跳、第一腾空、推手、第二腾空是指落地16、跑跳、投、走活动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动作。

17、跨栏时,过栏后落地的腿叫摆动腿18、体育教学应遵循认识规律、技能形成规律和运动负荷规律19、教师专业化培训和发展的基本理念包括回归生活理念、发展性教学理念和生命化教学理念。

22、武术运动的步型有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

23、人们通常把身体素质分为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五大素质。

24、接力跑的传接棒方式有上挑式、下压式和立棒式。

25、体育锻炼前后要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26、人体能量的直接来源于糖、脂肪和蛋白质。

27、《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从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三个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28、向右转走”预令落在左脚上,动令落在右脚上。

29、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有模拟训练、放松训练、表象训练、注意集中训练、自我暗示训练和心理蔬导性训练等。

30肌肉组织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类。

二、判断与选择题1、以下哪个方法是以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C)A)实验法B)观察法C)欣赏法D)实习法2、下列哪项不属于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D)A)讲授法B)问答法C)讨论法D)分解法3、体育教学中学生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之一是教育心理因素,其主要表现在(C)A)练习时的动作技术要领与方法不当。

B)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C)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等。

D)选择教材不切合学生实际水平。

4、在体育教学中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要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B)A、器材B、情景C、音乐5、下列哪一类属于高级认知问题(D)A)知识性问题B)理解性问题C)运用性问题D)分析性问题6、巧妙地设计课堂教学程序,让学生在忘情的身体活动中不知不觉地结束本课的学习,这种结束方法叫(D)A)反思法B)作业法C)再现法D)自然结束法7、用评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程度和等级评价称为(C)A)定性评价B)定量评价C)混合评价D)即时评价8、(D)是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技能与技术的手段或方式。

A)教材B)教案C)教学方法D)课程目标9、人体下肢长有几个长度(D )A.1个B.2个C.3个D.4个10、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能量的供给有几种(C )A.1种B.2种C.3种D.4种11、人体速度素质发展最快的敏感期(B )A.8-9岁B.10-13岁C.14-15岁D.16-17岁12、从进入青春期发育高潮到发育趋于稳定一般历时(D )A.1年B.2年C.3年D.4年13、下列哪项是发展学生灵敏素质的有效方法?(A)A、图形变换跑B、自然地形跑C、轮流领先跑14、下列哪一组运动属于球类项目?(C)A、篮球、足球、水球B、水球、排球、网球C、手球、乒乓球、网球15、跨越式跳高助跑倒数三步的比例是(C)A、小、大、中B、大、中、小C、小、中、大16、体育锻炼中常见的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包括(B)A、擦伤挫伤裂伤B、擦伤刺伤裂伤C、拉伤刺伤挫伤17、为提高小学生力量素质和合作精神,经常开展拔河、搬运重物等活动是值得提倡的。

(×)18、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存在方式的转变。

(√)19、《体育与健康》体现了实用性、活动性、兴趣性和时代性特点,突出了该课程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性质。

(√)20、体育教学中,教师施加的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外因,只有通过教师的教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21、科学的身体锻炼可以促进人体形态,机能的发育,运动能力的提高,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能力的增强。

(√)22、在接力跑中,每个接棒人都应沿跑道的内侧跑进。

(×)23、体育评价应实现多样化,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24、径赛的距离应从起点线的后沿量至终点线的后沿。

(√)25、跳远比赛中只要触接到跳板前沿红线就判试跳失败。

(×)26、间歇锻炼法是指重复锻炼之间有合理的休整,它是提高锻炼效果的一种常用方法。

(√)27、投掷比赛中丈量成绩以1厘米为最小单位。

(√)28、如八个队员参加比赛,采用单淘汰制,其比赛场次为七场。

(√)29、长拳的手法主要有拳、掌、勾,步法主要有马步、弓步、仆步、虚步、歇步。

(√)30、重力休克是在剧烈运动中,由于体内大量缺氧所引起的暂时性脑贫血而发生的休克。

(√)31、侧向滑步推铅球最后用力动作是通过蹬腿、送髋、转体、挺胸、低头、推臂、拨球连贯动作将球推出;。

(×)32、足球个人进攻战术包括:停球、跑位、运球过人、射门。

(×)33、排球比赛中A队队员在接发球时,用脚将球踢到了对方场内,裁判员判其违例。

(×)34、急停是快速移动中突然停止,借以甩开防守者的方法。

动作有一步急停和两步急停。

(√)35、追逐跑是发展学生灵敏素质的有效方法。

(×)36、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将在秦皇岛举行。

(×)37、跨越式跳高助跑倒数三步的比例是大、中、小。

(×)38、人体速度素质发展最快的敏感期10-13岁。

(×)39、国家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身高、体重、肺活量等都属于身体形态项目。

(×)40、排球比赛发球时可以在球场端线后任意一点进行。

(∨)41、分腿腾越练习时,保护人应站在跳箱前方。

(×)42、在广播体操的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背面示范授课。

(×)43、田径比赛规则规定,对第一次起跑犯规的运动员应给予警告,之后的每次起跑犯规的运动员均应取消该项目的比赛资格。

(√)44、排球规则规定,替补队员每局只能一场比赛一次,替补开始上场阵容的队员。

而且他只能由被他替换下场的队员来替换。

(√)45、田径项目比赛中,竞赛项目的距离应从某起点线后沿至终点线的前沿。

(×)三名词解释1、第二次呼吸:出现极点后,由于坚持运动神经、呼吸和心血管等系统功能进一步提高,呼吸变得均匀而加深,动作感到轻松,不舒服的感觉消失,这种情况就是第二次呼吸。

2、基准:集体做动作时,按教师所指定的作为目标的参照物。

3、心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心脏搏动的次数。

4、维尔威克指数:是体重—身高指数或肥胖指数,它是评价人体形态发展水平中人体的围度、宽度、厚度以及机体的组织密度等匀称度的重要复合指数。

5、脑震荡:指头部或脑部受到外力撞击后,引起神经纤维或神经细胞的功能性障碍,引起意识障碍或意识一时丧失和神志恍惚。

6、肺活量:在最大吸气后,竭尽全力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7、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8、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

9、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10、运动负荷:又叫运动量,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

负荷量一般学用练习的次数、时间、距离、重量来表示;负荷强度一般以练习的速度、密度、难度来表示,这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11、体育与健康: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它是对原有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身目标的一门课程。

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中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12、协调性:指身体作用肌群之时机正确、动作方向及速度恰当,平衡稳定且有韵律性。

13、练习密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练习的次数。

14、体育习惯;它是指学生在较长的体育学习时期内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形成和巩固下来的一种行为定势。

15、表象训练:指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回顾、重复、修正、发展和创造自己的动作,也称念动训练、想象训练、心理演练等。

16 运动训练: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17 重力性休克:疾跑后突然停止而引起的晕厥称为重力性休克四、简答题1、凭你的教学经验,在每次上体育实践课前,体育场地、器材的设计安排,应充分考虑到哪几方面的要求?2、在新课程标准下,《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念是什么?3、有利于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因素有哪些?4、学校体育应从哪些方面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5、组织一次小型体育比赛,需制订一个比赛规程,制订比赛规程必需具备哪些方面的内容?答:组织一次小型体育比赛,制订比赛规程必需具备以下内容:1、比赛名称和任务;2、时间与地点、3、参赛办法(分组、人数、资格等);4、比赛办法(方法、确定名次等);5、比赛规则;6、奖励办法;7、报名日期和方法;8、对参赛单位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6、学校体育应从哪些方面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五、论述题1、试述学校、社会和家庭是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环境,三者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力不同,请论述学校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2、试述现在有不少人认为:在新课程改革中,就是要把竞技体育从体育课中开除出去。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体育工作适应新课程改革,你认为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并作适应分析。

3、试述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的教学设计。

4、请举出5种发展身体素质和跑的能力的练习,并说明其作用体育教学基本功试卷一、填空(每空一分,共20分)1、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主体价值知识价值主观价值客观价值2、《体育课程标准》以目标的达成来系统和的选择3、确定教学时数比例的原则、、。

4、复式单元教学即。

5、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可根据需要采用、等形式。

6、体育课程评价是不断完善的重要依据和途径。

7、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对教师、和和三方面的考核评价。

8、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

9、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三条途径、1 、。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体育与健康课程2、心理健康3、体育教学原则4、学习领域5、篮球基本技术6、体能三、体育专业知识(每题5分共30分)1、设计一套排球课堂教学准备活动的徒手操。

(5分)2、说出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技术环节。

(5分)3、少儿足球运动员的选材应注意那些事项?(5分)4、例举三种篮球战术配合的名称(5分)5、画出有七个代表队参加的单循环拔河比赛轮次示意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