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制度化的原则是什么公司制度,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企业经济关系,包括企业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一些重要规定、规程和行动准则。
按公司制要求建立的一整套公司管理制度。
通常情况下是指公司管理制度。
那么公司制度化的原则是什么?公司制度化,并不是建立起事无巨细且刻板僵化的管理规则,也不是让被管理的员工institutionlized 。
建立制度不是公司的目标,公司的目标是通过执行制度而实现管理科学化、标准化,提高公司的效能。
我所理解的公司制度化的原则是:1) 制度化应该始终符合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而不是违背该目标。
公司建立管理制度体系,其目标是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在执行过程中,这个目标可能会被背离,制度化成为管理层标榜业绩或者骗取证书的一种手段,这样的制度化除了浪费成本资源就实在没有没有任何意义了。
合理的阐述建立制度的目标,能使我们避免陷入被制度化误区,不能为建立制度而建立制度,也不能刻板的去执行制度,制度化应始终为公司的经营目标服务,而不是背离该目标。
2) 制度化具有在逻辑上自洽的完整的管理体系,而不是管理文件的简单叠加。
正如我理解的,公司的管理制度是一个逻辑严密的体系,它的建立需要在逻辑上进行周密考量,管理制度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自洽,因此,它不是一个从各个层面COPY的文件的累积叠加,并不是管理文件越多则制度越完善。
几个逻辑上存在冲突的管理制度反而会削弱公司的管理效能。
3) 制度化的建立应和公司的资源相配比。
不是每个公司都有必要聘请麦肯锡作为咨询公司,麦肯锡只对年销售额上十亿的公司才有兴趣。
呵呵。
在建立管理制度体系时,要和公司的规模、管理资源相配比,比如,一个中小企业并没有必要为了提升形象去做ISO9000体系的认证,因为体系的运行成本足以抵消获得的它带来的收益。
如果不去运行体系,那么初始的投入同样也打了水漂。
4) 制度化应保留足够的管理弹性和空间,应符合公司自身的文化氛围。
制度的有效性有多长,取决于该制度的灵活性有多大。
呵呵。
公司既要制订规范作业行为的制度,又要保持这个制度的适当的灵活性。
企业文化和惯例能够形成一定的自律和自洽,而外来嫁接的制度并不见得完全适合公司的运营,因此,它需要做适当的调整和整合。
5) 制度化需要形成严密的文件体系,保证法律行为的可追溯性。
成文法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大家对自己的行为有明确的判断。
公司应尽量避免领导人随意的作出决策和操控公司。
用严密的文件体系来确保制度的正确运作,公司应建立起信息化的系统,对制度运行所产生的文档予以归档和存放,以保证一项作业的可追溯性。
6) 制度化需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公司制订的内部的管理体系,应当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
合法性主要体现在它的内容的合法性、制订过程的合法性以及公布程序的合法性。
公司制度的基本内容为加强公司的规范化管理,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促进公司发展壮大,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特制订本公司管理制度大纲。
一、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守公司章程,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决定。
二、公司倡导树立一盘棋思想,禁止任何部门、个人做有损公司利益、形象、声誉或破坏公司发展的事情。
三、公司通过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提高全体员工的技术、管理、经营水平,不断完善公司的经营、管理体系,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不断壮大公司实力和提高经济效益。
四、公司提倡全体员工刻苦学习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为员工提供学习、深造的条件和机会,努力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造就一支思想新、作风硬、业务强、技术精的员工队伍。
五、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的决策和管理,鼓励员工发挥才智,提出合理化建议。
六、公司实行岗薪制的分配制度,为员工提供收入和福利保证,并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逐步提高员工各方面待遇;公司为员工提供平等的竞争环境和晋升机会;公司推行岗位责任制,实行考勤、考核制度,评先树优,对做出贡献者予以表彰、奖励。
七、公司提倡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倡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倡导员工团结互助,同舟共济,发扬集体合作和集体创造精神,增强团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八、员工必须维护公司纪律,对任何违反公司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行为,都要予以追究。
公司制度化管理推进流程规范-分享1***公司制度化管理推进流程规范版本:1.0内容1、目的2、范围3、定义4、制度化程序5、表单6、控制重点7、相关管理办法所属类别MS-管理制度文件类型公开查询位置OA制度目录文件编号MS-001 文件名称公司制度化管理推进流程规范管理部门管理中心审批部门总裁办版本修订记录发行日期制作1.0 新发行2013/11/8 李刚,****@***.c*m1.011.02起草人:李刚审核/会签:*** *** *** 批准:****发布范围:全体员工发布方式:OA通知公告、OA制度目录、文控中心公司制度化管理推进流程规范版本:1.0一、目的为了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和效率,保障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推进公司制度化建设,特制定本流程规范。
二、范围凡是具有一定规律性,通过制度化规定有利于提高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差错或不稳定性的事项,都应纳入制度化轨道,通过制度化建设传承公司经验,实现组织的自我管理,让企业走上“法治”轨道,对岗位负责和对制度负责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手段和常态。
具体需要形成制度化的领域和范围包括:公司治理、财务管理活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市场推广销售活动;生产与质量管理活动;研发创新活动等。
三、定义本规范所称制度是为提高公司运作效率和水平,确保公司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具有一定规范形式的,经公司授权部门或人员批准,对适用部门和人员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原则、规则、程序、指南、通知、要求等规范性文件。
如:公司章程、公司基本法、员工手册、财务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印章管理制度、网上银行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应付账款管理制度、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报销管理制度、销售政策、合同评审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质量管理体系、项目管理制度、会议管理制度、研发创新管理制度等。
制度化风险:制度化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固化,在获得稳定性和确定新的同时,便失去了更为有利途径和结果的可能性,不利于探索和创新。
为了克服制度化风险,一方面我们不能过度制度化,制度化必须保持一定弹性和灵活度,任何制度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优化和完善;闭门造车的追求制度的完美主义将得不偿失。
制度要适可而止,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制度要果断的停止。
始终将制度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
四、制度化程序制度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为了维持和巩固胜利果实,这个经验既包括直接经验,也包括间接经验,但同样的制度,在不同时期、不同企业、不同阶段、不同的企业文化下的实际效果都会有很大不同,所以制度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盲目照搬,企业制度体系需要与企业战略、企业资源、企业文化和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相匹配,适应企业自身基因才能发挥制度化的功效而不至于产生制度过敏和副作用。
1. 制度化规划:总裁办每半年召开一次制度化评审会议,负责对现有制度进行评审和修订,同时确定半年内应形成的新的制度规划,明确制度的起草部门、参与部门和审批人员。
2. 制度化提议:各部门以及具体项目或产品的负责人在管理实践活动中,为了降低内部沟通协调成本,提高效率,应当将相关流程、规范、标准和要求总结为制度草案,提请总裁办评审。
3. 制度模板:为了规范制度形式,确保制度关键要素完整,公司发布统一的制度模板,适用制度编写应遵循的形式格式要求。
制度模板见下:五《模板表单》。
4. 制度评审:起草部门或人员根据制度模板,完成制度草案后提交公司总裁办评审,评审通过后通过公司制度发布渠道予以发布,并进行推广实施。
5. 推广实施: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度形成后要进行必要的推广、培训和辅导,努力将制度的强制力转化为制度主体行为的自觉性和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制度的执行效率,降低执行成本。
6. 制度完善: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制度应当随着实践活动的发展变化,不断优化和完善,让制度保持稳定性和继承性。
五、模板表单***公司***制度版本:1.0内容1. 目的2. 范围3. 定义4. 制度化程序5. 表单6. 控制重点7. 相关管理办法所属类别MS-管理制度文件类型查询位置OA制度目录文件编号文件名称管理部门审批部门版本修订记录发行日期制作1.0 新发行1.011.02格式说明:1、不同制度,内容目录中的具体内容可以有所不同,但应涵盖制度的关键要素。
2、标题:三号宋体、加粗;正文:小四宋体;行距:1.5倍。
3、段前空0.5行;页边距:上下左右:2.5CM。
六、控制重点企业制度化建设是伴随着企业发展的长期过程,首先要形成关于制度化的正确观念:制度不是目的是手段、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度不是僵化的,制度要随着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后优化、要避免因追求制度的完美性而降低制度推进的效率从而延误时机。
为此,特提出在制度化过程中应当注意和控制的重点如下:1. 优先原则:制度化建设要有重点和顺序,优先制定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能产生直接效果和影响的制度;2. 进化原则:任何制度都不能从一出生就成熟和完善,为了解决现实问题,不必过度追求制度完善和完美,可以先粗后细、先原则后具体、先重点后全面,兼顾制度的规范性和时效性。
3. 目的原则:始终不要忘记制度的目的,手段和形式为目的服务,如果制度本身不利于目的的实现,则应当放弃对制度的追求,而寻求其他办法。
4. 简洁原则:制度化是有成本的,编写、评审、推广制度都需要付出时间,而制度的收益只有在正确的制度得到正确的执行后才会产生,所以为了降低制度化成本,应力求制度的简洁,降低制度学习和推广成本。
5. 广泛参与:形成制度的过程是一个沟通协调的过程,要在形成制度前进行必要的调研、交流和沟通;避免闭门造车,脱离实际,不要在执行环节才发现重大缺陷和不适用。
遵循:“调研、沟通、起草、评审、试运行、完善、调整”制度化关键过程。
七、其他1、本制度作为公司制度化推进的规范性指导文件,经总裁办评审通过后生效,并从发布之日起实施;2、本制度授权管理中心负责解释和完善。
深圳市***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批准:***2013年10月30日分享人:李刚,****@***.c*m577*********90012095 579*********9633082 577*********90012386 576*********5760696 577*********90013594 578*********2515512 577*********90012387 577*********1818051 577*********90012138 572*********8918326 577*********90012359 579*********1076053 577*********90012356 576*********3791742 577*********90012355 575*********4693279 170*********355274 101*********5833379 170*********355275 101*********8832008公司制度化管理推进流程规范-分享1 ***公司制度化管理推进流程规范版本:1.0内容起草人:李刚审核/会签:*** *** *** 批准:**** 发布范围:全体员工发布方式:OA 通知公告、OA 制度目录、文控中心1、目的2、范围3、定义4、制度化程序5、表单6、控制重点7、相关管理办法所属类别MS-管理制度文件类型公开查询位置OA 制度目录文件编号MS-001 文件名称公司制度化管理推进流程规范管理部门管理中心审批部门总裁办版本修订记录发行日期制作1.0 新发行2013/11/8李刚,****@***.c*m 1.01 1.02公司制度化管理推进流程规范版本:1.0一、目的为了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和效率,保障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推进公司制度化建设,特制定本流程规范。